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59608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试论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国各级院校对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有效教学成为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小学是人们接受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也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点阶段。语文是一门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的学科。文章从有效教学的基本概念着手,对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教学基本策略 1.引言 教学模式的改革已经成为我国新课改的主要关注对象,而如何在课堂教育中开展有效教学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目标。当今时代,传统的教学
2、理念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教师只有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并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引导性教学,同时充分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发散思维、逻辑观念,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语文是新课改的重点实践对象,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科目,下面通过对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展开分析,拟为丰富我国有效教学理论、促进我国教学改革提供可靠的依据。 2.有效教学的概念4 教育界对有效教学的定义为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提高教学效率,换言之,就是指课堂教学质量高的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坚持以高效的标准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提高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的意义,发展创新思维,从而促进学生进步。 3.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 3.1教学目标不切实际 制定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要求进行具体实现的方法,教学目标需要切合教学实际,目标过高无法实现,目标过低会使学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然而,在教学过程中,部分语文教师往往会将目标制定得不切实际。比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时,教学大纲的要求是让学生对其进行了解,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全面理解甚至是背诵,背离了课纲要求[1]。 3.2学生学习被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常见的现象是教师在讲台上唱“
4、独角戏”,学生却开小差,只有少数学生在认真听讲,这就是学生被动学习的弊端。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往往无法深刻理解课文的内容,存在思维误区,对于知识点接受混乱,最终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3.3师生缺乏交流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忽视学生的存在,只顾自己唱“独角戏”4。学生对于老师所讲的内容毫无兴趣,师生没有交流,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师生双方都是很不利的。老师没有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知道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学生对自己不懂的地方不及时向老师提出来,双方没有交流,教学过程产生脱节,教和学是一个整体,一旦分离,就势必影响教学效率。 4.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5、的基本策略 4.1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 有效教学的教学观念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模式下,课堂教学是从学生的特点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有规律的教学。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但是学习可塑性非常强,因此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学习。 4.2改变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归纳为“讲授法”,顾名思义,就是指教师通过不断地讲解进行课堂教学[2]。然而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影响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改善现状。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6、它是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并进行课堂自主学习的情境,它能够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些形象的、具有启发性的学习情境,或者引用一些生活中的经历,让学生进行自由大胆的想象,从而更好地感受和理解课文。比如教学《桂林山水》、《济南的冬天》等借景抒情类的课文时,我充分利用课本上的插图,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形象生动的描述,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 4.3增加师生互动交流4 语文课是一门需要理解的学科,而不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师生要进行积极的交流互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要求学生分组针对
7、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并提问,教师再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整合,进行重点讲解,并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这样就能让学生和老师都融入到课堂讨论中,对课文进行全面分析理解,提高教学效率。 5.结语 有效教学是一个全新的、综合的教学方式,它涉及学校、社会、家庭等方面。在教学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开展有效教学实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晓红.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实施的基本策略[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09):78-80. [2]鹿丽丽,王玉.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08)
8、:41-43.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