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追问策略

地理教学追问策略

ID:31153243

大小:10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6

地理教学追问策略_第1页
地理教学追问策略_第2页
地理教学追问策略_第3页
地理教学追问策略_第4页
地理教学追问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教学追问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地理教学追问策略  摘要:“追问”可以使课堂探究过程更为精彩、深入,令学生思维活动更加开放、深远。地理教学的追问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追问的主体:变“教师主导”为“学生主角”;追问的内容:变“知识主导”为“关注全面”;追问的解决:变“教师控制”为“学生探究”。课堂追问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灵活运用好“追问”,有利于大面积提高课堂的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追问;课堂;工业  这里的“追问”是指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师生针对他人观点进行的逻辑提问,包括师对生、生对生、生对师,以及师生对教材的追问。合理追问可以使课堂探究过程更为精彩、深入,令学生思维活动更加开放、深远。因

2、此,教师既要追问得巧妙,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又要引导得机智,以引发学生的追问,努力形成师生多向质疑、连锁追问、多元互动的课堂生动局面。  一、“追问”的重要价值  1.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追问”7式教学以问题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不仅需要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去解答教师的提问,更需要学生自主发现、筛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过程中学会学习和思考,进而将教学活动演绎成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拓展学生认知的深广度  追问可能是教师针对教学重、难点进行

3、的连续提问,也可能是学生对自己困惑的或感兴趣的内容展开的连锁质疑,这些刨根问底式的问题或“问题串”往往能直抵知识的本质,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挑战欲望,引导学生在一波接一波的“追问―探讨―解决”过程中,由陈到新、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地探索新知,使学生的认识逐步由模糊走向清晰、由平淡走向丰盈、由肤浅走向深刻。  3.提升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教师的追问能开启学生思路,引导学生反思,促进学生生成属于自己的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思想。学生自发的追问是他们直觉判断和快速思考的结果,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专注性和敏捷性;是他们灵活运用和全面反思新知的结果,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科学

4、性;是他们对别人观点乃至“权威”结论的质疑,无论正确与否,都是一种可贵的求异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客观性。  4.增加课堂活动的灵动性  追问可能是教师基于自己的教学经验,在课前设计好的一系列问题;但多数追问应该是教师在教学现场,根据具体的教学情景即兴生成,或者临时启发学生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具有新颖、有趣、多变的特点,其中不乏师生联系生活实践的“奇思妙想”,可以使课堂充满生成与创造,令教学活动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控制走向转化,将一成不变的静态课堂演绎成精彩纷呈的灵动空间。7  二、“追问”的有效实施  1.追问的主体:变“教师主导”为“学生主角”  在当

5、前的地理课堂上,教师依旧是追问的绝对主体,偶尔有学生发出质疑,也是小声的、非正式的,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点。(1)多数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喜欢循着教师的讲解理解知识,尤其是少数性格内向或基础较差的学生,很少通过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2)“追问”具有即时性和针对性特点,需要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对他人的观点做出反馈、提出问题,难度较大,有的学生即使想到了一些问题,因未能仔细推敲,往往担心不够合理,也不敢提出来;(3)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未能充分认识到学生主动追问的价值,这也是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当他们真正成为追问的主角,才能不断

6、产生新的求知欲望和思维动力,逐步提升思维品质与探求能力;相反,教师的追问虽然能驱动学生思考,但在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方面远不及学生的主动追问,而且,教师的追问过多,还可能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因此,教师既要精心设计问题,把握好追问的时机、顺序、语态和节奏,合理运用“追问”为学生思考问题铺路搭桥;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追问的意识、能力和习惯,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思如泉涌、追问连连:①通过创设情景、故意出错、制造悬念、故作糊涂等多种多样的方式,使学生不断产生认知冲突,继而疑问迭出;②运用肯定、赞赏等评价手段,激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疑问,使学生“心有疑而敢问”;③通过

7、示范、启发、指导等方法,引导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的问题,使学生“心有疑则会问”。7  例如,在观课过程中,有学生在新知教学即将结束时,小声提出:“工业生产到底应该集聚还是分散?”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各有好处,学生自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授课教师没有急于回答问题,而是先陈述“外地笔记本电脑企业在昆山设立大批装配厂”的事实,然后自言自语道“这些笔记本电脑企业的生产是集聚还是分散呢?”并停下来故作思考状。面对教师“不懂”的问题,多数学生立即产生好奇心和好胜心,积极投入到讨论中去,在深入思考、探讨过程中,他们针对这一话题纷纷提出了一些更具体的问题,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