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语文学科中的育人功能

浅论语文学科中的育人功能

ID:31147015

大小:10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7

浅论语文学科中的育人功能_第1页
浅论语文学科中的育人功能_第2页
浅论语文学科中的育人功能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论语文学科中的育人功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论语文学科中的育人功能  语文学科中的育人,说到底就是语文学科中的德育。社会主义时代的教育,把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作为重要任务。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教育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和继承人类传统美德的人才,不仅要把德育放在首位,而且在进行智育、体育、美育时,也要联系德育,把育人渗透到学校的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语言文字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因此,在语文学科中实施德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  一、语文学科中的育人所具有的特点。  (一)情与理的结合。情感熏陶是语文学科突出的特点,也是以艺术的形式进行的;是文与道的统一;是对

2、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就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说,无论是教情感性的还是理论性的课文,都应该投入感情,以高超的教学艺术、丰富的情感影响学生,以雄辩的逻辑论证说服学生,使他们既受到美的熏陶,又得到人生哲理的武装。  (二)在讲授内容与形式中实施。语文学科实施德育,是在完成双重教学任务中进行的。把育人渗透到语文教育之中,缘文悟道,因道解文,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在情感上受到熏陶。3  (三)德育内容的非系统性。它是由语文教材决定的,具有分散性和非系统性,这就给语文科实施德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要求语文教师宏观掌握全套教材,有意识地发现各册中各篇课文的德育内容,宏观把握,微观实施,使语文学科育人的任务

3、得到落实。  (四)明朗性和隐蔽性。如《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介绍马克思生前的革命实践活动和贡献,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马克思的爱戴和崇敬之情。又如《故乡》的结尾写道:“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蕴含的思想内容是很深刻的,如果照字面解释则毫无意义,发挥不了思想教育的作用。语文教师自觉地挖掘课文的深意,便可震撼学生,感染学生,将思想教育寓于知识传授之中。  二、语文科的德育内容丰富多彩,涉及人的道德成长的各个方面。  (一)爱国主义的教育。在语文课中,爱国主义教育包括:  1.热爱领土,热爱祖国壮丽的河山。如《土地》赞美土地上的劳动者

4、,启发、激励人们热爱、保卫和建设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枣核》表现了对故乡土地的热爱之情。如《雁荡山》,可认识祖国植物资源的丰富,山川的秀美。许多课文都有关于祖国的自然山川之美的描绘,对此,语文教师要认真发掘,充分利用,使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2.民族自豪感。研读课文可以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理解古代伟大的作家与作品,理解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发明创造,等等。如读《活版》、《核舟记》、《中国石拱桥》等,都可以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课担负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中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任务,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也是重要任务。3  

5、(二)坚强意志的教育。它有自制性、自觉性、坚持性和果断性。如读《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学习周恩来少年立志的精神;讲读《愚公移山》,学习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等等。  (三)勤劳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勤劳和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是古代作品还是现代作品,表现这方面的内容很多。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批判了贪图安逸的人生态度、倡导忧患意识等。  (四)友谊情怀的教育。高尚的友谊情怀是一个人优良思想品德的标志之一。我们可以通过对《我的老师》、《藤野先生》的研读,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情怀;通过对《荷花淀》、《背影》、《回忆我的母亲》等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骨肉亲情。  总之,语文学科中的育人内容

6、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是十分丰富的,凡是人类生活中一切优良的品质都可作为育人的内容;要注意,应从语文教学的内容出发,不要外加,不要生搬硬套。在把思想教育融于语文教学中时,应注意不能将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不能将语文训练与思想教育割裂开来,应通过具体的形象,让学生愉快地接受。因为育人工作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不能操之过急,应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及工作重点制订阶段性的计划,循序渐进。  纵观当今时代,教师绝不能忽略思想价值。应该教育学生成为有高贵思想的、诚实而敢讲真话的一代人,还应当培养他们高贵的人格品性。语文教学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优良的思想道

7、德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便能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