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体在药剂学研究中的进展

脂质体在药剂学研究中的进展

ID:31131143

大小:6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6

脂质体在药剂学研究中的进展_第1页
脂质体在药剂学研究中的进展_第2页
脂质体在药剂学研究中的进展_第3页
脂质体在药剂学研究中的进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脂质体在药剂学研究中的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脂质体在药剂学研究中的进展脂质体((liposomes)最早是1965年被英国banghan等作为研究生物膜的模型提出的,banghan等发现,当磷脂分散在水屮时形成多层囊泡,而且每一层均为脂质双分了层,各层Z间被水相隔开。后來将这种由脂质双分了层组成,内部为水相的闭合囊泡称为脂质体(见图18-1)o由子脂质体的结构类似生物膜,故又称人工生物膜(artificialbiologicalmembrane)o脂质体的大小从几十纳米(nanometers)到儿十微米(microns),在脂质体的水相和膜内可以包裹多种物质。由天然膜成分组成的脂质体,其脂质体膜的双层结构

2、原则上与天然细胞膜一样,另外,脂质体还可以完全由人工合成的脂质组成,以改善它们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按性能脂质体可分为一般质体(包括上述单室脂质体、多室脂质体和多相脂质体等)特殊性能脂质体、热敏脂质体、PH敏感脂质体、超声波敏感脂质体、光敏脂质体和磁性脂质体等。按脂质体组成,脂质体分为阳性脂质体、隐性脂质体、免疫脂质体及柔性脂质体。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在恶性肿瘤的靶向给药治疗方面极具潜力。为克服脂质体作为载体的靶向分布不理想、稳定性较差的缺点,近年来开发了一些新型脂质体,如温度敏感型、PL敏感型、免疫、聚合膜脂质体。前体脂质体概念的提出和研究,提供了克服脂质体不

3、稳定的较好思路。脂质体作为目前最先进的,被喻为〃生物导弹〃的第四代给药系统成为靶向给药系统的新剂型。0前较为成熟的脂质体制备技术主要冇以下两种:冻于法及组N型脂质体。冻干法采用低温干燥技术,通过反复包封、反复冻干来实现较高的包封率和稳定性。其主要缺点是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且脂质体的稳定性是在体外固态条件下实现的,述原为液态进入人体后,需采用特殊技术来控制脂质体的体内行为。组N型脂质体采用一组特殊的稳定剂來稳定脂质体的内相和外相。其特点是对水溶性物质一次包封便可实现70%以上的包封率、无需采用特殊方法便可实现极高的物理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制备工艺简单,便于工业生

4、产。尤其是用该技术制备的脂质体的体外形态与体内形态相一致,均为液态,从而大大捉高了脂质体体内行为的可控性。脂质体区别于其它普通制剂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具冇靶向性。脂质体的靶向性是通过改变脂质体的给药方式、给约部位和粒径來调整其靶向,另外,还可在脂质体上连接某种识别分子,通过其与靶细胞的特异性结合来实现专一靶向性。靶向性是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最突出的优点,脂质体进入体内后,主要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从而使所携带的药物,在肝、脾、肺和骨髓等富含吞噬细胞的组织器官内蓄积。脂质体的靶向性分为被动靶向性和主动靶向性,被动靶向性是脂质体进入人体后的自然分布,即静注体内的脂质体主要

5、定位于肝、脾、骨髓、血液屮的巨噬细胞等;而主动靶向性是改变脂质体被动靶向性的特点,使其定位于特定的细胞、组织、器官,这受到了脂质体粒子大小及毛细血管种类的限制。脂质体的靶向性可以通过放射性元素标记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验得以验证。目前临床上的大部分药物在体内到达作用部位之前,己被部分降解或排除,使药物的效价降低;另外药物进入到身体后不但作用于靶组织,而且还作用于非靶组织,引起毒性作用.在1972年Gregoriadis和Ryman根拯脂质体的主要原料是磷脂及其衍生物,而磷脂是细胞的固有组分,没冇免疫原性,是生物相容物质等特点,提出可以用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可能性

6、.在研究中发现药物经脂质体包封后,药代动力学岀现了很大的变化,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发生了变化,药物在血循环屮的半衰期大大延长,药物的毒副作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且可以改变药物的溶解性质等.脂质休作为一种药物载体,水溶性的药物可包封于脂体的亲水部分,而脂溶性或两性的药物则直接与脂质体亲脂部分或脂质双分子层相结合.脂质体是一种新的药物载体,对机体无毒,其脂质双分了层与生物膜有较大的相似性和组织相容性,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血液循环,而进入血液循环的脂质体主要被富有吞噬细胞的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而激活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故利用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不仅可以增加药物的溶解性,提高药物的

7、生物利用度,而且可使药物制剂具冇高度的靶向性,从而提高了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药物的治疗剂量.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最突出的特征是靶向性,靶向性是指利用药物载体的释放系统改变药物的动力学,使药物只作用于病变部位的靶组织,而避免作用于正常细胞•如果在脂质体表面联上不同配体,如植物凝血素、肽类激素等,可使其靶位与受体细胞产生专一性结合,并介导释药.利用某些物理化学因素也可捉高靶向性,如温度墩感性脂质体和pH墩感脂质体脂质体作为新型药物载体,当药物被包封后,可降低药物毒性,减少药物用量,进行靶向给药,提高药物疗效。须以提高药效、增强靶向性及降低毒副作用等为目标,合理地选择和

8、开发抗癌药物给药系统。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