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064858
大小:15.64 MB
页数:49页
时间:2019-01-06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6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1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成才之路·政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4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二单元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二单元第1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线索2主干知识梳理3探究提示4疑难突破5随堂训练6课时作业7学海导航1学海导航学习目标必背术语1.识记实践的含义,实践的特点。2.理解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阐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导学线
2、索主干知识梳理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__________的________活动。(1)实践是以________为主体、以__________为对象的________活动。(2)实践是一种____________活动。特别提醒:实践≠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改造世界分为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不是实践。实践及其特点客观世界物质人客观事物物质性直接现实性2.实践的特点(1)客观物质性:①实践的__________,即实践的主体、对象和手段是客观的。②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是客观的。基本要素(2)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
3、________、有________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3)社会历史性:①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__________中的人的活动。②人的实践活动是_______________。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目的意识社会关系历史的发展着的特别提醒: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脱离社会的孤立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实践具有社会性,脱离社会的孤立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但孤立的实践活动并不等于单个人的实践活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既可以采取集体行动,也
4、可以表现为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是社会性的实践活动。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脱离社会的孤立的实践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同时,个人的活动也不排斥实践的社会性。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________。(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__________。(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__________。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需要认识工具认识能力3.实践是检验认
5、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条件: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2)实践处在_____________交汇点上,可以把认识与结果相对照。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主观和客观探究提示1.教材P42“探究问题”提示:(1)同学们可以谈出自己对“实践”概念的感性认识,不必苛求准确,如实践就是人们做事情,譬如农民种田、工人做工、教师教学、演员表演、科学家做实验等。但这里提醒同学们,实践是指人们认识活动以外的活动。(2)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它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点。杜威认为,人的实践活动与
6、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没有本质区别,这种理解混淆了人的实践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是错误的;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社会的活动,理论的活动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费尔巴哈割裂了理论(认识)活动与实践的联系,认为真正的实践应该是一种理论活动,是错误的;黑格尔把实践的客观物质性活动混同于主观意识活动,否认了实践的客观物质性,是错误的。2.教材P44“探究问题1”提示:(1)西红柿的食用之谜是通过“品尝”揭开的,这启示我们,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的。人们只有在实践中同客观事物发生关系,变革客观事物,才能认识到其本质和规律。(2)
7、敢于“品尝西红柿”,敢于“吃螃蟹”,这些事例都告诉我们,人的正确认识只能从实践中来。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3.教材P44“探究问题2”提示: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课题、提供新的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从而推动了科学的发展。所以实践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4.教材P45“探究问题”提示:(1)“齐是非”和“是非莫辩”的思想是不正确的,因为它们陷入了不可知论,认为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判断是非。庄子的这种思想实际上没有认识到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是非是能够说清楚的
8、,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判断是非的标准也看事实,看实践的结果,看主观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5.教材P46“探究问题”提示:这个故事启示我们,知识只有应用于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才能实现认识的目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