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中学德育现状和思考

当前农村中学德育现状和思考

ID:31057357

大小:7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5

当前农村中学德育现状和思考_第1页
当前农村中学德育现状和思考_第2页
当前农村中学德育现状和思考_第3页
当前农村中学德育现状和思考_第4页
当前农村中学德育现状和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前农村中学德育现状和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当前农村中学德育现状与思考唐庄中学李庆朝正在我们步入信息化的社会,教育形势日新月异,素质教育结岀累累硕果时,我们的德育却日显苍白无力、举步唯艰,教育工作者面对着自己的教育对象束手无策、焦头烂额。农村中学如何实施有效徳育,创新徳育正成为摆在所有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个重大课题。近期,县教体局关工委组织我县部分学校的老师到登封参加了河南教育系统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培训活动,会上我有幸聆听了七位专家学者的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感觉收益颇丰,下面结合本次培训的感悟及目前农村中学德育教育方面现状,谈一下几点心得:一、当前中学生的素质现状(一)道德缺失。目前学生素质的最大

2、弊病就在于学生的道德缺失。“道德的真空”绝不是危言耸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难以在现时期的农村中学生身上找到,看一看我们的学生:背地对老师直呼其名、取绰号,课堂上出言顶撞,甚至辱骂对打,何来尊师之说?拾到钱物据为己有本是常事,但偷盗同学钱物之事已是屡见不鲜,甚至还有同学拉帮结派,干起了向同学收取“保护费”的勾当,爱心何在?谎言相欺在学生中更是家常便饭,诚信又在哪里?而那些以破坏公物为荣、以恃强凌弱为傲,以拾金不昧为傻的现象就不必列举了。(-)习惯不良。初中,是形成良好习惯的一个重要阶段。而最让我们的班主任、校领导感到头疼的是习惯养成教育。就连讲究公共环境卫

3、生这个生活中最基本的常识在学生眼中都不屑一顾,被抛之脑后,生活中随手乱扔的现象司空见惯;最基本的读书习惯、自习习惯、集会习惯等良好习惯越来越不为学生所接受。在集体主活中表现为较差的独立生活能力,无法自理,以至因为小小的感冒而打电话请家长的事情屡见不鲜。(三)唯我独尊。当前的独生子女,在父母心中是“皇帝”,是“太阳”。父母及几辈亲人的呵护带来的是学生强烈的“自我意识”。而这种心理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凡事只看重自己的利益得失,不顾他人的感受,宁可我负他人,不可他人负我的自私、任性。(四)心理脆弱。心理脆弱是目前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特点。具体表现为在生活中受不了

4、委屈、挫折和打击。不能正视学习上的困难、生活中的打击、老师的批评和教育,以致离家出走等极端事件频频见于报刊媒体,令学校和老师防不胜防、措手不及。(五)沉迷网络。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学生以更快捷更丰富的信息时,也让众多的学生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有资料调查显示,60%的中学生有过上网经历,钟情于网络游戏和聊天的又占上网的80%,真正上网查资料、浏览信息的只有不到20%。于是,因迷恋网络而出现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如逃课,翻墙外出,偷盗,斗殴等等。当前农村学校的德育现状(一)口头重视,实际落空。“说起来很重要,做起来往右靠。”这是许多人对徳育地位的评价。对于

5、“徳育为首”这条不可变更的教育原则,许多人却在一次次地实施中开出了一张张的“空头支票”。学校的德育系列方案措施也只是“纸上谈兵”。上级组织的德育检查重在查方案、看制度、翻记录,形式重于内容。德育不能落实,教育没有实效,这是首当其冲的问题。(二)形式单…,单调乏味。徳育就是说教,全在班主任的一张嘴。老师学生如是说。难道除了说教,德育就没有了其它内容和形式?调查表明,学生对于老师空洞的说教不仅不愿接受,反而越来越反感。有的班主任长期习惯于对学生的说教、训导,学生懒于听、疏于行。这其实正是有的班主任抱怨“讲了千万遍却屡错屡犯”的根源所在。(三)机制陈旧,效果不

6、力。机制陈旧是许多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弊端,也是德育没有实效的重要原因。政教(德育)处布置,班主任实施、学生会监督这种被动的运行机制沿袭至今,班主任像保姆一样看护着“嗷嗷待哺”的学生,政教处像警察一样监督着“负重前行”的班主任。管理、教育、整顿、奖惩就是德育的全部内涵。(四)负重前行,教育疲乏。孤军奋战,负重前行,正是冃前德育境况的真实写照。先说家教:我校1100名学生,父母外出务工达300人,出省务工占了总数的一半。在众多的务工子女中,更多的是父母双双外出,学生成了“留守孩”。这些留守生的管理重任交给了爷爷奶奶及亲友,推给了学校和老师。学生的教育稍有怠慢

7、,学校要负责任,留守孩现象已成为社会一个普遍现象,也日益引起了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再看社会:影视、网络、舞厅、游戏风靡一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英雄主义思潮等伴随着信息化的进程已使校园不再成为一片净土。曾经沉寂一时的“读书无用论”又再度充斥社会,“打工”成为流行术语、流行潮。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思想让学生一走出校门就遭遇反击和侵蚀。学校和老师孤军奋战,纵然精疲力竭,也是回天无力。三、新时期农村学校的德育创新反思我们的徳育工作,谁才是徳育的真正主体?仍然是学生。只有坚持学生为本的德冇理念才能让我们德育队伍的角色重新定位:德育领导、班主任不再只是“管理

8、”和“教育”,更多的是“指导”和“帮助”。学生既是我们德育工作的对象,更是德育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