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反腐的困境与出路

网络反腐的困境与出路

ID:31034708

大小:116.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1-05

网络反腐的困境与出路_第1页
网络反腐的困境与出路_第2页
网络反腐的困境与出路_第3页
网络反腐的困境与出路_第4页
网络反腐的困境与出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反腐的困境与出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网络反腐的困境与出路  摘要:网络反腐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反腐途径,它因影响范围广、网民参与度高、信息透明度大等颇受欢迎,也在反腐实践中取得不少成果。但网络反腐中依旧存在不少困境,这些困境制约着网络反腐的后续展开和发展。以一种制度性进路的角度审视这些困境,并进而寻求出路,无论对于网络反腐的制度化还是对于整个反腐制度的发展,都有不小的影响。本文就这一制度性进路进行了初步尝试,旨在为该制度构建澄清一些核心概念。  关键词:网络反腐;网络反腐的困境;制度性出路  一、引言  伴随着网络科技日渐发达和人们对网络信息的越来越依赖,网络已经成了许多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生活

2、元素。①对于网络,人们已不再仅满足于信息获取。在某些领域,网络舆论对现实生活的反塑力能达到“超越现实”的状态。网络反腐,无疑就是网络舆论反作用于现实生活的典型。近几年被网友广泛关注的“天价烟事件”、“微笑哥事件”、“雷政富不雅照”等网络热门事件中,涉事官员因贪腐问题被查处,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于党的十八大之后掀起的新一轮反腐风暴中,十名地方高官被查②,其中网络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更加吸引了人们对于网络反腐的热议。网络反腐是“通过网络技术及所引起的社会舆论效应对执政行为的监督和对权力的约束,从而达到有效预防、遏制、惩戒腐败行为的一种全新方式”。③13经过近几年网络

3、反腐行动的推动,互联网现在俨然已成为我国反腐败斗争的“第二战场”[1]。网友们以网络为平台,如火如荼地进行网络反腐,他们面对密切关注官员腐败的蛛丝马迹,并顺藤摸瓜,最终让腐败分子在网络上无藏身之处。但是,网络反腐真是反腐的一剂“猛药”吗?它有副作用吗,如果有,它的“副作用”又在哪里?如何在减缓“副作用”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这剂“猛药”的药效?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其副作用,并克服其副作用,而陶醉于眼下网络反腐的战果,那么这网络反腐行动难保不成为贺卫方们所言的“公众狂欢式”④的反腐”。因此,网络反腐的积极功能便不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探寻网络反腐的困境,并从制度层面寻求解脱此困境的出

4、路,才是本文真正的着力点。  二、网络反腐的困境  网络反腐的成果通过网络的传播,使无论是否参与其中的网友都切实地体会到网络的强大与其在反腐斗争中的作用。但这场由网友主导的如火如荼的网络反腐运动,其光鲜的背后还有什么呢?当我们转换视角,从制度性、规范性、逻辑性等角度再一次审视这种反腐斗争的新形式,再次审视这“第二战场”中潜在的种种因素,我们将对其有了不一样的认识。而正是这些认识,将促使我们探寻网络反腐的困境,探寻网络反腐的出路。  (一)网络反腐基础权利的模糊性  作为网络反腐运动的起点,亦即支撑网友们发起、参与网络反腐的基础权利,对整个网络反腐运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

5、,对该权利的明晰定性,便变得不可或缺。但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目前对于网络反腐基础权利的认识具有模糊性,还未能形成一种为人们普遍认可的观点。13  对网络反腐基础权利的模糊性认识,主要可以从学术界对网络反腐不同涵义的认识中表现出来:有的学者认为,“网络反腐实质上是一种舆论监督”[2];也有的学者将网络反腐视为“一种放大了的举报”[3]。从以上两种看法,我们可以挖掘出它们潜在的权利意味:前一种观点将网络反腐的权利基础集中于公民的言论自由权、新闻舆论自由权方面,其侧重于公民基础性的言论表达自由权利。而后一种观点则将网络反腐的权利基础建基于公民对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检举权、批评

6、建议权等,其侧重于公民的政治性权利。  这两种不同的认识,将两种相似却不同类型的权利引入网络反腐的基础权利领域,不可避免导致了该基础性权利的模糊性。而这种模糊性,因两种权利各自倾向性的不同,对网络反腐运动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言论自由权的支撑下,网络反腐行为被视为一种通过网络的言论自由的表达,其基于宪法得到保护。并且在不触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国家不得进行积极干预。在这个权利框架下,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网友反腐的法律风险,有助于营造更为积极的网络反腐氛围。而如果将网络反腐的权利基础归结为公民对国家工作人员的批评权、检举权、监督权等政治性、举报性的权利的话,其权利形式势必要求网友

7、在通过网络进行网络反腐时遵循法律、法规对该类政治性权利的规定。这些法律规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规范、引导网友对贪腐行为进行监督。但其限制性特征与网络的自由性特征会产生冲突,并且在目前情况下无疑会压缩刚刚兴起的网络反腐的“第二战场”的空间,削弱其作用。⑤13  面对新兴的网络反腐,我们目前尚未在其基础权利认识上取得较一致的意见。因此,现有的关于网络反腐基础权利的争论,正如上文所揭示的,在基础权利上的模糊性,对网络反腐形式后续的发展和完善设置了一条鸿沟。如果我们不能将网络反腐依托的基础权利明确,就无法展开网络反腐的制度性建构工作。而失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