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性与语言教学论

文学性与语言教学论

ID:31033580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5

文学性与语言教学论_第1页
文学性与语言教学论_第2页
文学性与语言教学论_第3页
文学性与语言教学论_第4页
资源描述:

《文学性与语言教学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学性与语言教学论  [摘要]在俄国形构主义者的观念中,非文学的语言乃日常的、实用的的语言。文学语言则是一种极为特殊、不同的语言:它是文人在“裸现”(layingbare)写作技巧时,把日常实用的标准语加以“不寻常化”(defamiliarized),而“前景化”(foregrounded)处理,使之成为“重于表现语言自身”而非“重于传达语言含意”的语言  [关键词]文学语言;非文学语言;前景化  一、引言  开篇之际,不妨以我们国内的英语教学为例。中学教科书中的选文都以一般所谓实用的文章为主,偶尔放进一些故事或诗篇,也是把重点放在教字汇、

2、成语、文法等似乎不关“文学性”的东西。在大专的一般科系里,外语的教授也侧重在让学生学习所谓日常的语言。好像只有在文学的科系里,学生才大量地接触所谓文学的语言。他们做一定的“文本分析”(textualanalysis)时,也往往专注在他们认为与“文学性”有关的成分而已(如主题、意象、象征、人物、情节、背景、韵律等)。他们似乎也认为文学的语言应该与日常生活的语言截然不同。  二、语言教学4  语言教学的目的本来就是要使学习者拥有三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文学智能与沟通智能,从而使他能把听、说、读、写某种语言的能力,在适当场合中,正确、美妙、妥当地表

3、现出来。可是,传统的语言教学却常常忽略了语言的美感教育以及语言的实况训练与运用,好像把教学目标只放在“语言智能”的培养而已。这种教学往往只顾传授字词语句的读法、写法、语法及其意义等,结果学习者虽然能听说读写某个语句,却不知该语句是否美妙,也不知该语句应在何种场合使用比较妥当。比方说,传统语言教学可能会教“Heclaspsthecragwithcrookedhands.”这句话的语法和字面意义,可是却教不到这句话的美学效果,不会让学生晓得那句话用来描绘老鹰是多么美妙。  在语言学界,福尔斯(J.R.Firth)曾提倡“情境研究法”(situa

4、tionalapproach)。他特别强调“语境分析”(contextualanalysis)的重要性,主张学者除了分析语言的内在关系之外,还要考虑其外在关系。与这种语言学观念平行发展出来的语言教学法,便是所谓的“沟通式语言教学法”(TheCommunicativeApproachorCommunicativeLanguageTeaching)。此种教学法以建立学习者的“沟通智能”为目标。按黄自来教授新近所介绍的说法,此种教学法是“对以文法为基础(grammar-based)的语言教学(如文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me

5、thod”或听说教学法“audio-lingualapproach”)的一种反应”。这种教学法,既然重视语言沟通的情境,便能使学习者注意到学话不是学到话本身而已,也要学到讲话的场合。要是这种教学法,也能同时顾到语言本身的美感性,使学话者知道学话就是要学在妥当的场合讲最美妙的话,则该教法将是最完善、最实际、最有效的。  三、文学教学  文学教学当然是以提升学习者的“文学智能”4为目标,是要培养有能力阅读、鉴赏、或批评文学作品的读者,与有能力创造作品的作者。可是传统的文学教学往往侧重在讲述作品的时代背景,引介作家的生平事绩,与讨论作品的道德或哲

6、学主体等,对于作品的语言结构与文字美感往往没有深入的涉及。到了“新批评”(NewCriticism)模式教学的时代,这个传统的教法才有了改变,教文学的人方才渐渐强调作品本身的研析。不过,新批评式的文学教学也有其缺点:它专研作品本身的用字、意象、比喻用语、典故、语气、形声结构、章节组织、主题与子题、人物拟造、观点设定、情节布局、背景建立等所谓“内在的”(intrinsic)题目,而往往只为标榜作品本身的连贯性(unity)、张力(tension)、悖诡(paradox)、或反讽(irony)等他们认定的“文学性”而已,往往忘了作品其实也是一种

7、言谈(discourse),一个有说话者(包括作者及作品中的叙述者)、说话对象(包括读者及作品中的听话者)、和说话情况的言谈,也是可以进行言谈分析(discourseanalysis)。  最近,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或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的思潮弥漫国内外。此时的文学教学更有一种偏激的作法:许多人把文学教学变成在空谈文学的奥义玄理,谈了一大堆“text”的问题却根本没进入实际的“text”中去。  四、结语  近来语言行动(speechact)的理论逐渐受重视,普拉特(MaryLouisePr

8、att)说:语言行动理论能给我们的真正教训就是:文学也是一个情境。的确,每部文学作品都可视为一个语言行动或语言事件(speech4event),因此,教文学作品时,也该教产生该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