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现状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现状

ID:31021173

大小:7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5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现状_第1页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现状_第2页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现状_第3页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现状_第4页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现状_第5页
资源描述: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现状摘要:铜绿假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是目前院内感染重要病原菌之一,且由于自身结构及抗菌药物诱导等作用,该菌极易发生耐药,成为临床上常见耐药菌之一。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目前主要归结于以下六种:①细菌产生抗生素水解酶或钝化酶,如B-内酰胺酶、氨基糖苜钝化酶等,使抗菌药物失活。②细菌改变抗菌药物作用的靶位。③外膜通透性降低,使药物不易进入菌体,故对多种不同结构的抗菌药物高度耐药。④牛物膜形成,营养限制、渗透障碍和免疫逃逸三种学说解释了生物膜导致耐药的原因。⑤主动泵出系统,使药物直接泵出到菌体外。⑥耐药基因的存在。本文将就以上几种耐药机制进行综述。

2、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耐药;机制;基因Abstract:Asopportunisticpathogen,Pseudomonasaeruginosahasbecomeamajorpathogenfornosocomialinfection.Becauseofitsstructureandtheroleofantimicrobialagents,thebacteriacaneasilybecomeresistantandbecomeoneofthemostcommondrugresistantstrainsinclinic.It,smechanismofdrugr

3、esistaneeisasfollows:©bacteriaproduceantibacterialactivity.②Changethetargetofantibiotics.@thepermeabilityofthemembraneisreduced.©Biofilmformation.©Activepumpingsystem.6・theexistenceofdrugresistancegene,wewillreviewthemechanismofdrugresistancebelow・Keywords:Pseudomonasaeruginosa;Infecti

4、on;Drugresistanee;Mechanism;Gene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PA)原称绿脓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对人类而言,属于条件致病菌,长期应用激素、因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进行肿瘤放化疗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某些有创操作(如气管切开),留置体内导管(如导尿管、深静脉置管等)或手术后的病人易感染本菌,故该菌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自身结构的改变及抗菌药物诱导等原因使其极易产生耐药,从而成为临床上主要的耐药菌之一,且其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给临床治疗造成极大困难。本文将就PA耐药机制作一综述。1铜绿假单胞菌细菌学特点铜绿假单

5、胞菌是土壤中最常见的细菌之一,主要生存在潮湿环境中,属于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细长,形态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菌体一端有单鞭毛,无芽胞,在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可看见细菌运动活跃。该菌含有0抗原(菌体抗原)以及H抗原(鞭毛抗原)。0抗原包含两种成分:①是外膜蛋白,为保护性抗原;②是脂多糖,具有特异性。2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现状我国临床分离的P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处于比较高的水平,这在2010年CHINET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中已明确提示,且多药耐药的PA逐年升高,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我国美罗培南监测研究(ChineseMeropen

6、emSurveillanceStudy,CMSS)结果显示在2003年、2004年、2006年及2008年间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MDR株约占该菌检出总株数的比例分别为11.3%、14.9%、13.3%及17.1%[1]。ICU是我们重点监控的科室,这是由于ICU患者基础疾病多而重,常需应用广谱抗菌素甚至联合用药,并且体内置管及机械通气的应用,使感染耐药菌的机会大大增加[2],2010年度卫生部对ICU来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显示PA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达到T40.4%和34.9%[3],耐药现状令人堪忧。3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患者治疗效果不

7、理想的重要原因就是铜绿假单胞菌产生耐药性,其耐药机制异常复杂,总括之,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3.1细菌可以产生抗生素水解酶或钝化酶使之失活,如B■内酰胺酶、氨基糖昔钝化酶等。PA产生的B■内酰胺酶主要包括头抱菌素酶(AmpC)、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及金属酶(MBL)。B■内酰胺酶通过水解B■内酰胺环,使抗菌药物失活。「内酰胺酶的产生可以是染色体依赖的,也可以是质粒介导的,即获得性耐药。获得性耐药作为耐药菌流行的主要方式,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氨基糖昔类药物通过不可逆结合到细菌30S核糖体亚单位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产生杀菌作用,而细菌可通过质粒编码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