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课程概述

幸福课程概述

ID:31016790

大小:11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05

幸福课程概述_第1页
幸福课程概述_第2页
幸福课程概述_第3页
幸福课程概述_第4页
幸福课程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幸福课程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幸福课程概述  摘要:幸福课程是以提升学生幸福指数为核心目标的课程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反映在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文章梳理了国内外幸福课程实践的发展脉络和既有经验,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依托建构了有中国特色的幸福课程体系。  关键词:幸福课程幸福教育幸福感积极心理学  进入新世纪以来,积极心理学在全球掀起了一场“幸福革命”,它势不可挡地冲击着传统心理学,也为教育学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当今以幸福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席卷全球,它强调教育要关注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注重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丹麦等国家纷纷启动幸福

2、教育实验、开设幸福课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我国,幸福教育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反映在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幸福课程做为幸福教育的载体,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今全国各地一些高校、中小学已经仿照国外的课程模式开设了幸福课程,但收效不尽相同。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入发展,其理论与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与困惑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理清幸福课程的产生背景与发展道路,把握幸福课题的体系框架,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具中国特色的幸福课程,这样才能使幸福教育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一、幸福课程的产生背

3、景  (一)现实呼唤10  现今学生在享有先进教育资源的同时也承受着多方的压力、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他们的精神状态和幸福水平令人担忧。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学生不仅仅需要获取知识、提高素质,也应该习得提升幸福水平的能力。  在西方国家,青少年的抑郁水平和抑郁程度令人震惊,近20%的青少年在中学前患过临床阵发性抑郁症,并且抑郁症的发生率已经年轻化,首次发病的年龄段从成年期转移至青少年。  我国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幸福水平也不容乐观。国家卫生部发布的资料显示,我国在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

4、行为问题的困扰,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1.6%~32.0%,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不能很好适应等方面的问题。有学者对中学生的幸福水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普遍偏低,其中主观幸福感极低的占被试总人数的21.1%;较低的占被试总人数的61.5%。显然,如此低的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不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良好品质,将妨碍终身学习理念的确立。有的研究还显示学生的学历与幸福感水平呈反比,表现为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要高于高中生,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高于大学生。  (二)理论依托  教育学和

5、心理学具有天然的联姻关系。在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幸福感面临危机的时期,心理学家与教育学家又一次站在了一起,并且催生了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依托的幸福课程。10  积极心理学以幸福感为研究中心,它提出的幸福感是一种状态类的、具有伸展性的能够开发和提高的积极心理能力,强调增加积极情绪和实现潜能、人生价值与意义。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了获得积极情绪和幸福感可以抵御心理疾病的侵袭,并且与良好的学习水平具有协同作用。一些奋战在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积极心理学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的实际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积极教育理念。塞里格曼指出积极教育

6、事实上就是在既关注传统知识技能教学同时又致力于幸福的教育,15年来他的项目组一直使用严谨的科学方法去研究学生是否可以在学校教学中习得幸福,并于2008年在澳大利亚的季隆语法学校展开了积极教育实验,这些实证研究得出的成果证实了提高心理韧性、积极情绪、充实感和意义感的技能是可以习得的,这为实践幸福课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指导。  (三)教学积淀  十余年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蓬勃发展取得可喜的成绩,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的心理工作者,为社会树立了心理教育的意识,为学校积累的大量的心理教育经验,这一切都为幸福课程实践提

7、供了开展教学实验的平台和大量可直接利用的资源。10  1999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2001年教育部又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之后全国大中小学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心理教育工作和活动去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成立心理健康中心等工作机构,为学生提供心理测验、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建立心理卫生档案。全国性的学校心理教育学术组织也相继成立,许多省市的教育机构在心理教育师资培养上做了大量工作,

8、包括举办心理教育专职兼职教师培训班或研究生课程班、编撰教师培训用书等。各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读物、教材和参考用书也不断翻新,同时,我国心理健康工作者还不断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模式创新研究,以及开展国内外比较研究与本土化研究。  二、幸福课程的发展历程  (一)国外进展  十余年来,美国和欧洲十几所大学开设了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幸福课程,美国共有200余所高校开设了积极心理学课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