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016161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5
《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研究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社会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使用状况调查入手,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结合新媒体提高大学生社会化水平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社会化 新媒体(NewMedia)是依托当今社会最新的数字传输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通讯技术等新技术向广大媒介受众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的新型媒体。新媒体主要包括: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
2、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社会化”是一个广泛应用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与教育学范畴的名词,意指人类学习、继承各种社会规范、传统、意识形态等周遭的社会文化元素,并逐渐适应于其中的过程。个体社会化会受到地区文化的影响,因个人的成长背景不同,社会化的过程、内容也会随之改变。大学生社会化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大学生社会化是指青年在中学阶段社会化的基础上,以大学校园生活为依托,通过进一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技能,不断融入社会、适应社
3、会、服务社会的过程。4 伴随着现代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新时期的大学生社会化进程受其影响和冲击更直接、更充分。因此,研究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具有极其显著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影响 新媒体对大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影响主要从个性社会化过程的性格行为、自我认知、人际交往这三个维度来考察。第一,性格行为。通过调查发现,性格外向的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频率并不是很高,而性格内向的大学生则更倾向于使用新媒体开展活动。第二,自我认知。大多数学生把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视为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他们不愿意
4、去考虑他人对自己的认识,而更多的是沉浸在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之中。第三,人际交往。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虚拟世界日益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很多学生认为纷繁复杂的网络虚拟世界使自己沉迷其中而脱离了实际生活。现在,如果一个大学生不会上网,没有QQ号码,那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大学生的虚拟人际交往呈现出三个特点:交流语言符号化、交往形式多样化(电子邮件、QQ聊天、BBS、社交网站、娱乐游戏等)以及交往程度的弱联系性。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的影响 大学生作为整个社会的高素质人群,其社会化进程应在一定的
5、社会价值体系内完成,符合特定的社会规范。然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其不仅带来了经济和技术上的革新,更因其独特的影响力而导致了整个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4 目前,大学生的价值观已显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大学生普遍能够认识到新媒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自己的较直接的影响,但对其较为深层次的影响力的认识还不到位。长此以往,这种忽视非常有害,大学生很可能会因此在不知不觉中由于缺乏对新媒体的谨慎选择和适当解读而陷入其负面影响之中。 三、新媒体对大学生生活技能社会化的影响 在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中,最基础同时也是非常重
6、要的内容就是掌握生活技能。新媒体因其具有信息容量大、时效性能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其对大学生掌握生活技能有着较大的影响。 生活技能社会化是大学生作为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必备要求。大学生的生活技能主要是通过大学阶段的校园集体生活来获得的。主要包括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初步的谋生技能。生活自理能力对在校大学生来说是最为基本生活技能,例如:正确认识自我、合理安排个人生活、恰当处理人际关系等。谋生技能是判断一个人能否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对大学生来说,初步谋生技能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大学期间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实践
7、的实施来完成的。 通过调查显示,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情绪体验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大部分学生仍坚持认为新媒体给其带来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居多,不过也有少数学生对此持相反的观点;大多数学生认为新媒体有助于拓展他们的朋友圈子,有助于增进朋友之间的友谊和亲密关系。由此可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除了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合理安排上稍有负面作用外,其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和知识获得的影响还是积极的。 四、新媒体对大学生角色社会化的影响4 通过对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开展调查研究,大学生在网络中的身份认同、网络角色和现实角色间的差距、价值实现度
8、三个方面来反映大学生群体的“角色社会化”过程。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在网络中自己仍然是学生的身份,而少数学生则在上网时不把自己当作学生来看待,且大多数学生在网络中不认为自己要有责任感。由此看出,大学生的角色认知尚不够成熟,他们不认为自己参与到网络中角色就应有所改变,仍然把角色定位于“学生”,他们对网络角色的认识不够清楚;大多数学生认为在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