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ID:31010414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5

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发挥学生主体地位_第1页
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发挥学生主体地位_第2页
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发挥学生主体地位_第3页
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发挥学生主体地位_第4页
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发挥学生主体地位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摘要:高中语文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心动”、放手让学生“行动”、注重师生交流互动,真正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心动”“行动”“互动”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侧重单向的知识灌输,“霸占”原本属于学生的课堂;越俎代庖,代替学生参与原本属于他们的学习过程。那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唤起

2、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呢?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呢?我们从以下方面进行探析。  一、引导学生“心动”  叶圣陶先生曾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己学,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即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心动”,即产生学习兴趣。5  一个人对事物产生兴趣,无外乎两种原因:一是好奇于未知,二是体验到快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抓住人的这两个心理特征,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心动”的感觉。  首先,如何引起学生对“未知”的“新奇

3、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导语、问题,创设“未知”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真相的欲望,引导学生带着“好奇”、“探索”的心理学习,主动挖掘知识。例如,在讲授巴金的《小狗包弟》一文时,教师可以通过人们对宠物的喜爱引入,谈及著名作家巴金舍弃了他心爱的小狗包弟并产生深深的自责之情。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作家不得不如此“绝情”呢?由此引导学生挖掘真相,在对真相的挖掘过程中,文章主题渐渐凸显。  其次,教学中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总是能几个小时专注地玩游戏,并且玩得很溜,原因在于他们对此有兴趣。为什么有兴趣?是因为他们有直接的快乐感受。那么根据这一规律,教师应在快乐

4、和学习之间建立联系,把学习的过程转化成快乐的情感体验,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启动了,学习的主动性自然就提高了。我认为,使学生产生快乐的学习体验,一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心理学上有“皮格马利翁效应”,应用于语文教学就是: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良好期望,给予肯定、赞扬和鼓励,使学生对教师有更真诚的尊敬和信赖,产生上进信心和决心。“亲其师,信其道”,这种愉悦的精神体验,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更多快乐。二是发挥学科本身的美感。语文是一个美丽的学科,诗词歌赋、散文小说戏剧,既源于自然、社会、人类的本真,又高于这一切。因此,语文学科本身的美感,很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老师应不断提高文化素养,

5、认真钻研和组织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用学科本身的美感染学生、陶醉学生,使其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到审美、思考的快乐。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动是行动的开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并感到愉快时,他才能把所有的心理活动指向学习,让自己的智力潜能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才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二、放手学生“行动”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吴忠豪教授认为:“语文课程的一大特点是它的实践性,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通过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才能形成。语文课不是看教师讲得如何,而是应该看学生参与了哪些语文活动,参与的面如何

6、,有效性如何。”  一些语文教师在评判语文课堂优劣时,惯常的评价方式是:教师表现如何。这种评价方式,忽略的是:课堂的本质是什么。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学生吸收营养的沃土。一堂优秀的语文课不是教师讲得多么生动,环节设计得多么精彩,而是学生如何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学生收获了什么。教师再精彩的讲解,也不如学生精彩的活动;教师再优美的语言,也不如学生积极求真的思考。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转变观念,改变教学行为,变讲师为导师,放手让学生“行动”。  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捷夫把活动分为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哲学和心理学的启示告诉我们:“活动”不局限于动手动口,更重要的是要有学生

7、灵魂的参与,是外显活动和内隐活动的统一。因此,让学生“行动”时,教师需注意的是,避免“为活动而活动”。为“活动而活动”的课堂看似热闹,实则徒具其表,空有虚名,学生在其间既不能参透文本的意义,更不能产生“灵魂的思考”5。因此,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应注重学生参与中所获得的“内心体验”。  应该说,课堂中放手让学生“行动”,是较“填鸭式”“满堂灌”更难的一种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除了要有分析、处理教材的较强能力外,还要具备对课堂环节实时监控的能力,学会在课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