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009327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5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探讨 摘要:阅读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营造积极的氛围,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在热烈的辩论中,接受知识,接受教育,使课堂教学创造出无穷的生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学生参与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203-01 初中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
2、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体验性阅读教学 1、将阅读权交予学生5 要想让学生对文学作品达到理解的程度,首先对于文字先要搞清楚才能透过表层进入文章的实质,理解文章的内涵进入深层次的阅读境界。这种深入的阅读需要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领悟、去体会其中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在这一过程中通过阅读达到丰富体验的感知。感知体验不是凭空就会生成的,是需要学生通过一定量的阅读才能实现,这就要求教师利用留白的教育方法,不能
3、占用课堂的多数时间进行课文的讲解,将阅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课文,去感受其中的语境。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将作者的认知情感生成自己的体验,也要注意不要匆匆放手,简简单单的用眼睛过一遍就开始让学生说出读了本文的具体感受和体验,这种状况是硬“生成”。我们要肯花时间并指导学生读书,让他们读通、读顺、读出问题,通过思考、理解,最终解决问题,这样看似”无为”,却能体现教师的”有为”。 2、营造体验的情境 在体验教学中,为了引发学生相应的体验,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如教《风筝》一课时,可物化情境,运用多
4、媒体课件生动的画面(儿童喜放风筝的镜头和优美的音乐笛子独奏《江南春》)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文化情境,学生齐背清代高鼎的诗歌《风筝》(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唤起美好回忆,渲染情境气氛,激发”易起反应”。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通过背诵诗歌渲染气氛,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情感。在体验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途径很多,如陈设相关的实物、绘制图画、展播录像节目、情景剧表演等。 3、意言不尽,教师补充 学生对于新的知识的
5、接受和掌握情况,其实是与他们已经具备的知识结构相关的,原有的知识结构一定要和新的需要掌握的知识存在梯度的、递进的关系,之间要有一定的衔接关系或是小的跨度,这样学生才能产生认知接受的需求和不抵触的愿望,从而利于体验的生成。这时,当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表”意”5不尽时,就需要教师对于课文背景、生活知识经验,情感价值观体验等给予相关的经验补充,帮助学生进入情境,生成应有的体验。如,讲授《风筝》时,通过风筝事件,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评介鲁迅先生呢?怎样让学生正确理解鲁迅的兄弟之情、鲁迅的自省精神呢?由于鲁迅的生活环境与现
6、在这一代学生的生活环境相差太远,教师就要及时补充介绍鲁迅的生平背景以及当时的生活状况,并让学生走进他的世界。 二、创新阅读,自主阅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笔者的指导思想是: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获得审美体验,最终养成阅读的习惯。有节阅读课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给学生范读了一篇名为《家乡,在童年的记忆中成长》的散文,学生们不仅记下了其中大量优美的句子,并且还深情款款的背诵下来”家乡是一种思念;家乡是一种依恋;家乡是一种宗教;家乡是吟咏不完的诗歌
7、,写不尽的文章;家乡是潺潺如流水的梦;家乡是凝固在眉宇间的一杯愁绪”。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感受,并进行赏析、评价,学生都很踊跃,回答得也非常精彩。其中对“家乡是一种宗教”一句的理解,经过交流、订正、补充等过程,认识上的变得清晰而深刻。 “宗教是神圣的,而家乡在游子心中也是神圣而庄严的;宗教是古老的,而家乡给人的感觉也是悠长的……”5,学生大都能从结构、立意、内容、语言等角度推敲、斟酌和评判。最后,来不及在课堂上思考完整的,课后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完成。读读、品品、说说、写写,培养学生的语言审美情趣,懂得、
8、欣赏、运用,培养学生理性的怀疑与批判精神,塑造良好个性。让学生自主阅读,旨在增强能力,参与感悟。《读者》上有一篇名为《有种水果叫香蕉》的文章,经我推荐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大家认真阅读,反复揣摩,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如:“文中的老史是个怎样的人?”、“你如何理解老史老婆掏钱的细节?”、“长大后的我为什么给老史寄来在香蕉树下的照片?请你设想一下老史接到照片的情景”、“为什么文章开头不说,问’香蕉是什么’的孩子是我,而在结尾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