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007422
大小:121.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1-05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网络道德行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网络道德行为研究 [摘要]网络道德是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必须遵循的伦理规范,不同网络道德行为的体现需要网络技术的支撑。而掌握网络技术对于大学生个人来说又是一种技术接受的过程,因此从技术接受的角度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非常具有参考价值。本研究在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现状的基础上,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并提出研究假设,利用回归分析验证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最后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技术接受模型;网络道德;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张景生(1962―),男,山东泰安人。教授,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网络教育研究。E-mail:478743207@qq.com。 引言14 网络应用的普及使得青少年的网络道德危机问题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中,社会、学校和家庭多关注于在学生中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制定网络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和心理辅导,加强对学生上网的管理和网络防火墙管理,净化网络环境,等等。[1]但是这些研究的着眼点在于网络道德知识的传授和习得,却忽略了养成教育才是德育的根基这样一个基本的前提。[2]从养成教育的角度来看,网络道德教育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这些基本的网络行为规范,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这些行为规范的指导下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因此,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养成成为网络时代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很多学者基于理性行为理论(TRA)和计划行为(TPB)对网络道德行为在经验层面展开实证研究,[3]但是TRA和TPB模型虽然在预测行为意向和行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功,但在信息技术的采用研究中却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理论中提出的主观准则对采纳行为的影响还没有在实证研究中得到充分证实。[4]由于网络道德行为是主体在接受和使用网络技术的过程中产生的,而网络技术是一种具体的信息技术,这样基于TRA和TPB研究网络道德行为,其科学性就会受到影响。而戴维斯(Davis,1989)提出的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AcceptanceModel,简称TAM)是运用理性行为理论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接受时所提出的一个模型,是在理性行为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很多人的研究都为该模型提供了实证支持。[5]因此,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研究网络道德行为将有助于提高研究的科学性。本研究主要是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揭示影响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因素,构建影响因素模型。这对于提高网络道德教育的成效,促进网络技术的有效应用,丰富技术哲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技术接受模型的综合模型是本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技术接受模型是运用理性行为理论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接受时所提出的一个模型。1989年,Davis提出了最早的技术接受模型,其最初目的是对计算机广泛接受的决定性因素作一个解释说明,用来预测和解释用户在面对新技术时的态度和行为。最早的技术接受模型指出,感知有用性(PerceivedUsefulness)和感知易用性(PerceivedEaseof14 Use)是影响用户接受技术的两个关键因素。其中感知有用性反映一个人认为使用一个具体的技术系统对他工作业绩提高的程度,感知易用性反映一个人认为容易使用一个具体的技术系统的程度。后期的研究对TAM模型不断丰富与修改,Venkatesh和Bala提出的技术接受和使用的综合模型便是其中之一。如图1所示,综合模型认为用户对系统的使用行为是由行为意向决定的,而行为意向由感知的有用性和易用性共同决定。感知有用性还受到感知易用性的影响,同时感知的有用性和感知的易用性受用户个人差异、系统特征、社群影响和便利条件等外部变量的影响。 二、研究模型的构建14 对网络道德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美国学者Leonard等人在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用社会环境、信仰体系、个人价值观、个人环境、职业环境、法律环境、商业环境和后果等变量来解释主体的网络道德行为与态度,并用主体的感知行为控制、自我强度、控制信念、个人特征、感知重要性、组织道德氛围和情景等因素来解释网络道德行为意向,并构建出了网络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6]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借鉴,但是该研究把环境因素分得过细,而且模型所提出的信仰体系、职业环境、法律环境等因素更多的是影响道德行为的因素。而网络道德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对人们通过网络而发生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的伦理准则,是调节网络主体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因此,网络道德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需要考虑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差异性。基于这些考虑,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理论反思和访谈,根据技术接受模型的综合模型得出如图2所示的网络道德行为影响因素模型。 从图2可以看出,这个模型的核心仍然是技术接受模型,即行为意向决定行为,而行为意向又受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影响。根据技术接受模型的综合模型,感知的有用性和感知的易用性受用户个人差异、系统特征、社群影响和便利条件等外部变量的影响。本研究从性别、年级两个方面研究个人差异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影响,把便利条件具体化为上网条件,通过网络道德氛围研究社群影响。由于网络道德行为是主体在应用网络的过程中产生的,有很多学者已经指出网络自身的一些特性会影响到主体的网络道德行为,因此本研究在构建系统模型时,就没有考虑系统特征。 三、研究假设的形成 在形成研究假设之前需对相关概念作简单界定。本研究中的网络道德行为按照课题组前期成果徐恩芹《信息技术价值观与网络道德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中界定的网络道德行为的结构框架,包括:网络信息公开与安全中的道德、网络知识产权中的道德、网络言论自由与责任中的道德和网络技术与情感中的道德。另外,关于图2研究模型中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更多地侧重于各种网络道德行为发生的时候主体对这种行为的感知。对于感知有用性来说,更多指的是发生网络道德行为时主体感觉有用的程度,如方便链接到很多交友网站涉及的网络技术与情感中的道德行为;可以免费获得论文、软件等涉及的网络知识产权中的道德行为等。对于感知易用性来说,更多指的是发生网络道德行为时主体感觉容易使用的程度,如网络中更容易与人交流涉及的网络言论自由与责任中的道德行为等。14 主体的网络道德行为是由网络道德行为意向决定的,而根据本研究的模型可以看出,网络道德行为意向由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共同决定,感知有用性还受到感知易用性的影响,同时感知的有用性和感知的易用性又同时受性别、年级、上网条件和网络道德氛围等外部变量的影响。根据这些分析,可以形成如下研究假设。 H1:性别因素对感知有用性有直接的影响; H2:年级因素对感知有用性有直接的影响; H3:网络道德氛围对感知有用性有直接的影响,并通过感知有用性影响网络道德行为意向; H4:上网条件对感知的有用性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并通过感知有用性影响网络道德行为意向; H5:性别因素对感知易用性有直接的影响; H6:年级因素对感知易用性有直接的影响; H7:网络道德氛围对感知的易用性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并通过感知易用性影响网络道德行为意向; H8:上网条件对感知的易用性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并通过感知易用性影响网络道德行为意向。 四、实证分析 为了检验上述各研究假设是否成立,需要开展具体的实证研究。根据研究的具体过程,实证研究的过程包括调查问卷的编制、问卷发放与回收、数据统计与分析等三个阶段。 (一)调查问卷的编制14 本研究确定以所选学校在校大学生为总体,从中抽取样本开展实证分析,所以,研究模型的构建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年级、家庭城乡分布和最早接触网络的时间等因素。徐恩芹(2012)的前期研究成果《信息技术价值观与网络道德养成的相关性研究》显示,学生的家庭城乡分布和最早接触网络的时间与网络道德行为无显著相关,而信息技术价值观会直接影响网络道德行为。因此问卷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这些实际情况。 为确保问卷的质量,课题组还对研究模型的理论构件进行操作化处理,即确定了每个层面的测量指标。本研究测量项目主要来自于自编项目,以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小组讨论方式进行确定。小组人员全部是本课题研究人员,为了保证题项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每次讨论都由主持人详细介绍每个层面,并对讨论内容进行记录整理,然后生成题项,最后再对题项进行修正反馈。 最后形成的问卷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独生子女情况等;第二部分是技术接受模型的核心部分,其中感知有用性设计了3个题项,感知易用性4个题项,网络道德行为意向6个题项;第三部分主要是针对网络道德氛围和和上网条件两个外部变量,各设计了3个题项。问卷的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和第三部分采用Likert5分计分。 (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阶段研究选择了山东、江苏、湖南等省6所高校的学生进行调查,其中包括1所教育部直属高校、3所省属高校、2所高职院校,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9份,有效问卷482份。14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1.问卷效度和信度检验 对于全部有效问卷,所得数据利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首先进行项目分析,结果表明,所有题项决断值(CR)均达显著,具有一定的鉴别度。接下来对问卷的每部分变量进行了信度检验,本研究的信度分析采用Cronbach’s(α系数),各部分的信度分析如表1所示。根据统计学原理,只要α系数大于0.7就说明具有良好信度,本问卷各变量α系数都大于0.7,因此可以说具有良好的信度。 另外,从研究问卷题项的设计、发放一直到回收统计,访谈一直没有中断,其中包括课题组成员对校外专家和学生的集体访谈,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问卷的内容效度。 2.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问卷全部数据经过分析,结果显示本次调查的学生中,男生占38.9%,女生61.1%;一年级学生占27.4%,二年级学生占37.3%,三年级学生占24.2%,四年级学生占11.1%;56.7%的学生拥有个人电脑,43.3%的学生没有个人电脑。本次调查男女学生比例相差不大,各年级也都有分布,样本选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较为合理。 另外,本研究五个部分的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本次调14 查的大学生群体上网条件和网络道德氛围得分都较高,超过了4分,这说明目前大学生的上网条件和网络道德氛围处于较好的层次上。对于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来说,得分也超过了4分。只有网络道德行为意向得分稍低,为3.1934,而本次研究所设定的网络道德行为意向都是正向的,即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的意向。从五个部分的描述性统计来看,网络道德行为意向得分稍低,因此下一步利用回归分析来测定外部变量与网络道德行为意向的影响关系。 3.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的目的是找出一个自变量的线性结合,以能简单说明一组预测变量与效标变量间的关系。本研究通过回归分析对变量的关系以及其密切程度进行考察,并通过各变量间回归线性的分析对提出的8个假设进行逐一验证。本研究假设模型需要通过多元回归分析预测法进行验证,多元回归分析是指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与一个因变量的相关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进行预测的方法。 (1)回归分析指标 本研究回归分析涉及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 判定系数R:其系数值在0~1之间,数值越接近1表明变量间的线性关系越密切,反之,越接近0表示变量间的关系越不密切。 序列相关:是指不同编号的样本值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本研究借助Durbin-Watson来检验假设模型的序列关系。当DW越接近2时,表示相关系数越接近0,不存在序列相关现象;当DW越接近0时,表示相关系数越接近1,存在正相关的序列现象;当DW越接近4时,表示相关系数越接近-1,存在负相关的序列现象。 (2)回归分析 ①感知有用性的回归分析 以感知有用性为因变量,以性别、年级、网络道德氛围、上网条件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表3和表4。14 表3感知有用性回归的模型概述(b) aPredictors:(Constant),上网条件,性别,年级,网络道德氛围 从表3可得DW值为1.966,非常接近于2,表明该回归中不存在序列相关问题。由表4可以看出,性别和年级与感知有用性的显著值分别为0.010和0.000,达到显著,说明性别与年级对感知有用性有直接影响,因此H1和H2成立。但是上网条件和网络道德氛围与感知有用性的显著值都大于0.05,说明上网条件和网络道德氛围对感知有用性没有显著影响,因此H3和H4部分不成立。 表4感知有用性回归的系数矩阵(a) aDependentVariable:感知有用性 ②感知易用性的回归分析 以感知易用性为因变量,以性别、年级、网络道德氛围、上网条件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表5和表6。 表5感知易用性回归的模型概述(b) aPredictors:(Constant),上网条件,性别,年级,网络道德氛围 从表5可得DW值为1.925,非常接近于2,表明该回归中不存在序列相关问题。从表6可以看出,性别与年级对感知易用性的显著值都大于0.05,说明不存在显著影响,因此H5和H6不成立。另外,上网条件和网络道德氛围对感知易用性的显著值分别为0.000和0.009,呈现显著,说明存在显著影响,因此H7和H8部分成立。14 表6感知易用性回归的系数矩阵(a) aDependentVariable:感知易用性 ③网络道德行为意向的回归分析 以网络道德行为意向为因变量,以性别、年级、网络道德氛围、上网条件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表7和表8。 从表7可得DW值为1.950,非常接近于2,表明该回归中不存在序列相关问题。从表8中可以看出,性别与年级对网络道德行为意向的显著值都大于0.005,说明不呈现显著影响,因此性别与年级对网络道德行为意向没有显著影响。上网条件和网络道德氛围对价值行为意向的显著值分别为0.002和0.000,达显著,因此H3和H4部分成立。 表7网络道德行为意向回归的模型概述(b) aPredictors:(Constant),上网条件,性别,年级,网络道德氛围 表8网络道德行为意向回归的系数矩阵(a) aDependentVariable:网络道德行为意向 ④研究模型的修正 由技术接受模型的综合模型(见图1)及本研究的研究模型(见图2)可以看出,外部变量中的上网条件和网络道德氛围是通过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来影响网络道德行为意向的,但是通过研究假设的验证数据来看,这两者对网络道德行为意向有直接影响。另外,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外部变量中性别和年级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有显著影响,但是通过数据验证来看,性别和年级只对感知有用性有显著影响,对感知易用性没有显著影响。14 图3修正后的模型 通过以上分析,本研究构建的模型,需要修正的地方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外部变量上网条件和网络道德氛围会直接影响网络道德行为意向; 二是外部变量性别和年级只对感知有用性有显著影响,对感知易用性没有显著影响。 经过修正以后的模型如图3所示。 五、研究结论与思考 根据前面的分析,说明了本研究提出的各研究假设的成立与否,各研究假设的具体检验情况如表8所示。 表8研究假设的检验情况 研究假设检验的具体分析如下。 (1)性别对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网络道德行为意向的影响。 从数据的回归分析可以看出,不同性别仅与感知易用性有显著相关,与感知有用性、网络道德行为意向没有呈现显著相关。从实际情况来看,男女学生的技术素养有些差异,这种技术素养的差异体现在网络道德行为范畴中就会表现出对感知易用性的显著差异。与学生访谈中也发现在网络知识产权范畴内,男生会明显觉得更容易从网上搜寻合适的作品或者作业、搜寻合适的收费软件进行破解使用等;在网络言论与自由范畴内,男生也会更容易地进入论坛随意发表言论等。 (2)年级对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网络道德行为意向的影响。14 不同年级仅与感知易用性有显著相关,与感知有用性、网络道德行为意向没有呈现显著相关。这也很容易理解,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会进一步提高,因此对于网络道德行为范畴中所涉及的网络技术会更加熟练,使用起来也更加方便。 (3)网络道德氛围对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网络道德行为意向的影响。 对于网络道德氛围来说,除了对感知有用性没有呈现显著差异之外,对于感知易用性和网络道德行为意向都呈现显著差异。本研究中的网络道德氛围包括学校网络道德规范、与网络道德相关的制度、行为准则等,从数据结果来看意味着良好的网络道德氛围会有利于感知易用性和价值行为意向,从而会促进学生网络行为中道德的养成。从访谈中也可以发现,网络道德规范整体氛围比较好的班级和网络道德制度准则相对完善的班级中,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会明显改善。 (4)上网条件对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网络道德行为意向的影响。 对于上网条件来说,除了对感知有用性没有呈现显著差异之外,对于感知易用性和网络道德行为意向都呈现显著差异。本研究的上网条件包括学生拥有个人电脑、手机等上网工具,从访谈来看,拥有这些上网工具的学生有更多机会涉及网络道德行为范畴,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网络道德规范,因此良好的资源是利于促进学生网络行为中道德养成的基础。 (5)讨论14 根据技术接受模型的思路,本研究列出研究的假设模型和框架,并对这些研究假设一一进行了验证,从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可以根据技术接受模型的思路对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养成进行培养,即通过培养学生对网络道德行为范畴所涉及的网络技术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入手,并进一步改善其网络道德行为价值意向,就能够促进良好网络道德的养成。 根据课题前期研究成果,信息技术价值观从元结构上分为三个纬度,即价值判断、价值态度与价值行为,这与网络道德中价值行为意向培养的思路一致;另外影响信息技术价值观的外部因素与技术接受模型中的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的思路一致。这样后续的研究就非常明确地显示了出来,即个人信息技术价值观会影响到网络道德养成,从而课题的申报意图――信息技术价值观与网络道德的养成就顺理成章。因此在实践中进一步研究价值观视野下的网络道德教育养成成为课题组今后研究的重要课题,后续研究中将通过专题辅导、案例讲座等形式培养学生信息技术价值观,从个人技术接受的角度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 [参考文献] [1]张茂聪,王培峰.网络交往伦理: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新视域[J].教育研究,2007,(7):66~70. [2]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养成教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7. [3]黄少华,刘赛,袁梦遥.国外网络道德行为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72~79. [4]理性行为理论[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4204767.htm. [5]14 高芙蓉.信息技术接受模型研究的新进展[J].情报杂志,2010,(6):170~176. [6]Leoanrd,L.N.K.,Timothy,P.C.&Kreie,J..WhatInfluencesITEthicalBehaviorIntentions――PlannedBehavior,ReasonedAction,PerceivedImportance,orIndividualCharacteristics?[J].Information&Management,2004,(1):143~158. [7]闫秀红.基于价值选择视域的技术接受模型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10):33~37. [8]张景生.浅论教育技术价值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4,(11):26~28. [9]崔志蕊.科学技术价值观研究综述[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2):45~46.1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