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数学例题教学强化数学能力培养

重视数学例题教学强化数学能力培养

ID:30993371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5

重视数学例题教学强化数学能力培养_第1页
重视数学例题教学强化数学能力培养_第2页
重视数学例题教学强化数学能力培养_第3页
重视数学例题教学强化数学能力培养_第4页
重视数学例题教学强化数学能力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视数学例题教学强化数学能力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重视数学例题教学强化数学能力培养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为学生练习用的有练习题、习题、复习题,这些数学题原则上都要求学生会做,但在课堂上不可能给学生一一去讲解。对于例题,一般必须作为正式内容向学生传授或在课堂上练习,这是因为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还要转化为技能和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触类旁通;能力培养  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要想对课程标准的深度、广度作为定量分析,例题就是最好的对象和体现者。例题在思路、方法、格式等方面为学生作出了解题的典范。在教材中,例题占了很大的分量,所以必须重视例题教学,以强化学生数学能力培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一、熟悉

2、例题,提高效率  要搞好例题教学,首先必须了解例题的性质、编排原则及相互关系,还要弄清例题与相应的练习题、习题的关系。每一个例题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和教学目的。为了发挥例题的典范作用,课前还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对口练习题。同时课前还必须把例题重演一遍,防止在课堂上出现“卡壳”现象。课前有了充分准备,哪些该详解,哪些该略解,哪些可由学生自行阅读理解,哪些需另辟蹊径,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可节约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感受过程,触类旁通5  讲解一个例题,最重要的不是给出最后结果,而是思维过程,要给学生树立一个典范,即要归纳、总结

3、解此类题型的思路、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案例:已知线段a、b.求作:线段c,使c2=ab.  分析过程是执果索因的过程。由于所作线段c必须满足c2=ab,这时可联想到相交弦定理推论,假定符合条件的线段已经作出并绘出草图,在草图上标出已知条件,然后找出已知与未知间的关系,寻求哪些图形可以先作出。很明显只需作出以(a+b)为直径的半圆,再过线段a、b交接点作垂线段,即可作出图形。  通过对例题的分析,使学生由具体到一般,触类旁通,掌握尺规作图这种类型题的解法。所以对例题教学,如果认为例题的解题过程课本上有,只让学生看看就行了,不审题,不分析思路,而是按课本内容照

4、本宣科一遍,这样就达不到例题教学的目的。  三、一题多解,融会贯通  例题讲解还可以通过采取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以审题和寻求解题思路为重点的练习。  案例:已知:P为?O外一点。PA、PB为?O的切线,A和B是切点,BC是直径。求证AC∥OP.  本题可作如下引导分析。方法一:由BC是直径,可联想到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故可先连接AB,得AC⊥AB,由PA、PB是切线联想到切线长定理,易证OP⊥AB,从而证得AC∥OP。方法二: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要证AC∥OP,可通过证明哪两个角相等得到?又由PA、PB切?O于A、B可推出[AF][⌒]=[

5、FB][⌒]=1/2[AB][⌒],又由圆周角∠5C所对弧是[AB][⌒],圆心角∠FOB所对的弧是[AB][⌒],可得∠C=∠FOB,从而证得AC∥OP。  通过一题多解,使学生总结出此类型题的解法。证平行利用垂线的性质,也可通过证同位角、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去证明。尽管方法一简单容易叙述,但通过一题多解,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分析、思考,寻求总结出各种不同的解法,能克服学生机械套用的倾向,又能沟通前后知识,开阔学生思路,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听课有新意,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四、一题多变,启迪思维  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

6、的核心。而在例题教学中善于利用一题多变的手法,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更灵活地应用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定理等基础知识。  案例:已知:?O和?O′经过A、B两点,AC是?O′的切线,交?O于点C,AD是?O的切线,交?O′于点D.求证:AB2=BC∥BD  此例应用了弦切角定理及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解题思路明显,学生不难掌握。我考虑到本课时教学内容较少,时间安排有一定的余地,所以我把例题的题设与结论调换,图形不变,改为:已知:?O和?O′都经过A、B两点,过点A作割线AC、AD分别交?O于点C,交?O′于点D,且AB2=BC∥BD,∠AB

7、C=∠ABD。求证:AD是?O的切线,AC是?O′的切线。  通过一题多变,可以让学生破坏原有的思维定式,真正理解和灵活应用所学基础知识。  五、因势利导,诱发创新5  在例题教学中,除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外,更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激发学生的大胆发疑,强化学生的求知欲。学生要深入探究数学中的处处奥妙,养成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两点的对称性”教学中,我出示了下面一道例题: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如下各点,并指出每两点间的位置关系。(1)A(4,3)和B(4,-3),(2)A(4,3)和C(-4,3),(

8、3)A(4,3)和(-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