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岐山臊子面的调研报告

关于岐山臊子面的调研报告

ID:30974805

大小:61.1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5

关于岐山臊子面的调研报告_第1页
关于岐山臊子面的调研报告_第2页
关于岐山臊子面的调研报告_第3页
关于岐山臊子面的调研报告_第4页
关于岐山臊子面的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岐山臊子面的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岐山臊子面的调研报告关于岐山臊子面的〉调研报告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开始迈向市场化、国际化,在社会化进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参差不穷岀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人们在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饮食文化。作为地道的关中一份子,谈到关屮饮食文化就不得不说到面食。臊子面是陇东、关屮地区的一种传统特色面食,历史悠久,尤以岐山臊子面最为著名。本文追溯岐山臊子面的渊源,研究其现状及发展瓶颈,以探求岐山臊子面的发展前景。关键词:岐山臊子面、地域文化、发展瓶颈、前景岐山臊子面顾名思义发源于岐山,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名。这种血筋韧

2、爽口,料精味美,老幼皆宜,名噪三秦,誉满西北。第一节孕育岐山臊子面的地域文化一、地理特点岐山又名风凰山,相传有一只风凰栖息于此,起飞时鸣叫一声形成这座风凰山,岐山县县政府所在地凤鸣镇正是由此而命名。岐山县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境内,总面积达856.45平方公里,全县辖10镇。地处陕西关中西部,南接秦岭,北枕千山,中部为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南北狭长,东西较窄,境内山、川、嫄皆有,渭河、韦水河穿境而过,形成了“两山夹一川,两水分三嫄”的地形地貌特征。二、文化特点岐山地处古代丝绸之路,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岐山是炎帝生息、周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享有“青铜器Z乡”、“甲骨文

3、Z乡”、“民间艺术之乡”和“陕菜之乡”的美誉。岐山是民族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古代哲学宏着《周易》的诞生之地。博大精深的周文化所包含的典章礼乐制度、道德行为规范,是中华文明、现代法制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源头。三、旅游资源岐山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及浑厚的文化底蕴,主要旅游景观有周原遗址、周公庙、五丈嫄诸葛亮庙、周原博物馆、冲凌霄汉的宋太平塔、崛山森林公园等。周原遗址是周王朝最早的京城所在地。自汉代以来,在周原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甚多,其中大盂鼎、毛公鼎最为著名,与外地出土的虢季子白盘、矢人盘被誉为晚清四大国宝。周原遗址文物遗存数量繁多,因之被称为“青铜器之乡”。1982年,国务院公布周原

4、遗址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周公庙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陕西省岐山县城西北方向的凤凰山南麓,东、西、北三面环山,唯南边与平地相接。为纪念西周曾帮助武王灭商立国和辅佐成王平叛安邦的箸名政治家周公姬旦,在此修建了周公祠。后经历代的修葺、扩建,形成以周三公(周公、召公、太公)殿为主体,姜嫄、后稷殿为辅,亭台楼阁点缀辉映的古建筑群。庙区东北角有一自然泉眼,其泉水数年一涌,数年一涸,水来则时泰岁丰,去则天旱不收,当地人称Z为灵泉。2004年5月,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周公庙景区发现周代高等级墓葬22座、贵族墓葬192座、甲骨700多片,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考古发现”。

5、位于三国古战场五丈原上的诸葛武侯祠,是全国四大武侯祠2—,五丈原是古代关中通往巴蜀的要冲,为兵家必争之地。为纪念诸葛亮,后人于唐初建庙,每年2月20口(古历)古庙会祭祀。其仅存的岳飞手书诸葛亮《出师表》被世人誉为书法、文章“双绝”。景区内还有闻名海内外的古战场遗迹一斜峪关、豁落城等10多处。现己成为陕西西部著名的涉外旅游胜地,宝鸡市“十大旅游景点”,国家AA级旅游风景区。第二节岐山臊子面的发展一、岐山臊子面的起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岐山县志》中,关于臊子面的记录有两条。第一条,相传文王姬昌在渭河畔狩猎,遇见一条蛟龙残害无辜,便除掉了恶龙。听说蛟龙的肉吃了可以驱恶除邪,延年益寿,于

6、是让厨师将蛟龙剁方肉丁加上佐料烂成臊子,给煮好的面条浇上汤和蛟龙臊子。只吃面,不喝汤,再把汤倒进汤锅,如此循环不但将士们吃上了蛟龙面,就连当地乡亲也沾了光,品尝了鲜美的蛟龙面。从此,西岐人仿效这种吃法,将猪肉烂成臊子,浇汤而食,这就是世代流传至今的臊子面。另一条说岐山有户人家娶了个贤慧能干的媳妇,她做的面条家人食后无不称赞滑爽鲜美。后来,她的小叔做了地方官员,邀请同僚到家里做客。当人们吃了嫂子擀的面条后,赞不绝口。从此“嫂子面”便出了名。由于“嫂”与“臊”谐音,嫂子面便叫成了臊子面。岐山文化馆李辛儒先生还专门写了一本小册子,书名叫《神来Z食歧山哨子面》。据他考证,岐山臊子面起源于西周

7、早期祭祀礼仪,源于周代尸祭制度的“竣余”礼仪,即先敬神灵祖灵,剩下的才轮到君卿,最后才是一般人。这种遗俗在岐山长期存在,不论谁家办红白喜事,第一碗臊子面先不上席,而山小字辈端出门外泼两次汤,象征祭祀天神地神,剩下的汤称“福把子”,泼向正堂的祖灵牌位,然后才上席,并按辈数和身份次序上饭。二、臊子面的发展自古以来在我省西府一带民间,生日做寿、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接朋待客都要以它款待客人,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被誉为“神来Z食”。1998年,周公庙附近民俗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