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新发展与“四化”新里程

“红学”新发展与“四化”新里程

ID:30948478

大小:8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1-04

“红学”新发展与“四化”新里程_第1页
“红学”新发展与“四化”新里程_第2页
“红学”新发展与“四化”新里程_第3页
“红学”新发展与“四化”新里程_第4页
“红学”新发展与“四化”新里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红学”新发展与“四化”新里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红学”新发展与“四化”新里程摘要:鉴往而知今,回顾与反思红学的发展历程可知,目前的红学研究要实现新的发展,首先必须注重并且实现研究模式科学化、学术格局多元化,以及学界风气的净化、学者素养的优化。关键词:红学;模式;格局;风气;素养中国分类号:1207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673-2111[2008]09-019-05作者:汪大白,黄山学院副院长、学报主编、教授;安徽,黄山,245041历经二■B■年艰苦探索的红学,目前正面临研究队伍新老交替、学科建设推陈出新的历史契机。值此,我们应该看清的是,为了开创新的局面、实现新的发展,正在前行的红学必将经历一段“四化”新里程。一

2、、研究模式科学化早在1997年北京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上,红学界着重对红学研究的重点及方法进行过酝酿,对红学发展的趋势与前景作出了展望。就在那次会议上,梅新林提出融合文献、文本、文化研究于一体的初步构想,他的基木观点是:《红楼梦》既是古典的,又是现代的;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其中积淀着博大丰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与人类文化精神……红学界首先有必要在系统回顾和总结一百多年来红学历程的基础上,确立一个融合文献、文本、文化研究于一体的基点。然后由这一基点出发,对小说中的所积淀的中国文化底蕴进行深入的开掘和阐释,并在与世界文学的对话中进一步揭示其为人类所共通的文化象征意义。在文献

3、、文本、文化研究三者之间,当以文献研究为基础,以文本研究为本位,以文化研究为指归……红学界应站到新的历史高度,消除曹学与红学的分野,打破外学与内学的樊篱,更好地将文献、文本、文化研究三者融为有机的整体,相互沟通,相互促进,共同把红学研究事业推向前进。他的主张既有鲜明的实践针对性,又有极大的学术包容性,理所当然地为红学界特别是屮青年学者广泛认可。张庆善先生旗帜鲜明地表示「'我们非常赞成梅新林教授提出的以文献为研究基础,以文本研究为轴心,以文化研究为指归的构想。正确地摆好三者Z间的关系,认真地总结百年红学的经验和教训,红学才会有新的发展随即“三文研究的融通和创新”成了1999

4、年全国中青年《红楼梦》研讨会的主题,梅新林再次发言就主题作出阐释。他指出“三文”研究的各自范围及相互关系,认为文献研究主要指有关作品的背景、作者、版本、源流等材料的钩稽考证;文本研究注重于作品自身的研究,包括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叙事模式、语言艺术、美学风格、艺术价值、主题意蕴等各个方面的研究;文化研究具有更为广阔的学术视野,包括神话文化、宗教文化、儒家文化、家族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艺术文化等方面。《红楼梦》文化研究的最高层次,是从文化哲学的高度对其中蕴含的人类文化精神进行深度发掘与阐释。由于《红楼梦》具有特别突岀的文化包容性和文化深邃性,因而在文献研究与文本研究之上

5、进而走向文化研究,显得尤为重耍。梅新林认为,“三文”研究虽然各有不同的研究范围与研究重心,但彼此之间乂相互衔接、依次递进,甚至存在着交叉叠合。因此,它既反映了当代学术研究从分到合的必然趋势,也反映了红学研究世纪转型的内在要求。他的发言精彩处在于揭示了“三文”研究的融合创新对于红学学科重建的意义,他说:文献、文本、文化研究的从分到合,以及三者从自发的融合到自觉的融通,实际上意味着对原有红学研究传统的一次新的学术重建。文献研究的视角,是从作品Z外看作品,文本研究的视角是从作品内部看作品,文化研究的视角又回到作品之外看作品,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依次展开、相互融通、不断超越的过程

6、。从文本Z外回到文本Z内,是回归文本的第一次否定,是对长期以来文本研究一直受到忽视、受到冷落,未能从边缘进入学术中心的反拨和矫正,这当然十分必要;但有道是“不识庐山真而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仅仅站在作品之内看作品之局限,也正如仅仅站在作品之外看作品一样,只有作品之内与作品之外视点的不断转换与比较,才能真正把握作品的精髓。有鉴于此,在从文本Z外回归于文本Z内的第一次否定之后,还须继续走向从文本之内超越于文本之外的第二次否定一一否定之否定。第二次否定中的文本之外一一文化研究,实质上是在文献、文本研究基础之上的综合与超越。离开文献研究的基础和文本研究的轴心,文化研究不仅会失去根

7、基,而且会偏离方向。其实,在以往的红学历程中,“三文”融通的研究已经不同程度地存在,只是当时论者缺乏方法论的自觉,尚未形成整合性理论走向与建设性理论构架。在金华会议上,俞晓红也曾指出这一客观事实。然而梅新林关于“三文”研究融通与创新的这样一种阐述,实质上已经超越通常方法探讨的理论范畴,而切实进入了学科重建的理性观照,其中表现出来的思维之高度与探讨之深度,向来还未曾有过。这样的思维与构想,对于红学的发展,必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了“三文”研究融通与创新的思维与构想,红学原有的某些困惑或许能够逐渐消除,比如说,如何走出文献研究的某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