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942898
大小:35.0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4
《教育心理学(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心理学一、教育心理学的创建创建人及其著作:俄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的《与教师的谈话》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及扩充后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大纲》二、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分类1、观察法:指教育过程中,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收集研究资料的研究方法。2、调查法: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见解地收集研究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材料,从而弄清事实,通过概括、分析等方法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3、实验法:指在控制条
2、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三、心里发展的特性(简答或论述)1、连续性与阶段性:心理发展既表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2、方向性和不可逆性: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如个体动作的发展就遵循动作发展的头尾律、远近律和大小律等;如个体内各大系统成熟的程序等……3、不平衡性:个体从出生大成熟体现出多元化的模式,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不同,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如人体八大系统中,神经系统发展速度最快、成熟最早,生殖系统前期发展缓慢,到青春
3、期才快速发展并成熟。4、个别差异:每个人的发展优势(方向)、发展的速度、高度(达到的水平)是千差万别的。5、发展的关键期:(印刻)关键期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如小鸡小鸭的追随行为;与动物一样,人类个体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获得,这个最容易形成的时期,极为发展的关键年龄或关键期。给人的启示: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低下
4、),且难以通过教育与训练得到改进。四、学生心理发展历程1、同化:是人的一种适应机能,当外部信息作用于人时,大脑通过各种水平的作用与转化,将信息纳入已有认知结构中,构成自身新的知识系统,这就是“同化于己”2、顺应:是人的一种适应机能,是人在适应外部环境过程中改变自身认知结构以实现对环境的适应,这就是“顺应于物”。3、皮亚杰智慧发展的四大阶段⑴感知运动阶段(出生后至一岁半、两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行为发展经过三个层次(本能时期、习惯时期、智慧活动萌芽时期)⑵前运算阶段(2岁到六七岁):此期儿童思维特点以自我为中心,很难从别人的观点(角度)看事物
5、;另一特点是思维的直觉性以及思维的集中性,他们的判断受直觉调节的限制。⑶具体运算阶段(六七岁到十一二岁):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开始进行心理运算,能在头脑中依靠动作的格式对事物的关系系统逆反、互反、传递等可逆运算。⑴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岁到十五岁):本阶段已达到成人的成熟思维,是认知发展的最高阶段,能在头脑中将内容和形式分开,能根据假设进行逻辑推理。2、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⑴第一阶段: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从出生到18个月左右婴儿期)⑵第二阶段: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和羞耻感(从18个月到三四岁的童年期)⑶第三
6、阶段: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四~五岁的学前期)⑷第四阶段: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六岁到十一二岁的学龄初期)⑸第五阶段:获得同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乱(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的青春期)⑹第六阶段:获得亲密感而避免孤独感(十七八岁到三十岁的成年期)⑺第七阶段: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⑻第八阶段:获得完美感觉而避免失望感(老年期)3、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⑴遗传:①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②遗传素质影响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和水平⑵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4、群体⑴概念:所谓群体,又叫社会群体,是两个以上的人在同一目标指引和同一规范的约束
7、下,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活动的集合体,还可称为团体。⑵特征①共同的目标②共同的情感③共同的价值规范④一定的组织结构⑶分类①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②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③大群体和小群体④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5、社会惰化: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些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也称之为社会惰化作用,另也叫社会干扰、社会致弱、社会逍遥、社会懈怠。6、从众:是人们在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行为的心理状态,即
8、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的表现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五、非智力因素的差异1、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的差异2、学习兴趣的差异①直接兴趣:由客观事物或学习活动本身所引起的,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