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助产护理模式对糖尿病产妇分娩质量效果研究

全程助产护理模式对糖尿病产妇分娩质量效果研究

ID:30908549

大小:53.7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4

全程助产护理模式对糖尿病产妇分娩质量效果研究_第1页
全程助产护理模式对糖尿病产妇分娩质量效果研究_第2页
全程助产护理模式对糖尿病产妇分娩质量效果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全程助产护理模式对糖尿病产妇分娩质量效果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全程助产护理模式对糖尿病产妇分娩质量效果研究【摘要】糖尿病产妇分娩期可发生较多并发症,并对母婴可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对在我院分娩的糖尿病产妇实施全程助产护理模式,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关键词】糖尿病产妇;全程助产护理模式;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I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177-01糖尿病为一种常见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糖尿病产妇为产科常见产妇,主要可分为妊娠期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期糖尿病是指产妇在妊娠期才首次发现有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而糖尿病合并妊娠是指产妇在妊娠前已经确诊有糖尿病。不管是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还是糖尿病合并妊娠

2、产妇都为高危产妇,她们在分娩前可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导致进食量减少[1],而且她们在分娩中容易消耗糖原,导致分娩中血糖控制障碍,进行影响胎儿的娩出,甚至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因此有必要对这类产妇分娩中进行一定的护理干预,以保障母婴安全。全程助产护理模式主要内容为在产妇分娩时,由专门护理人员全程陪同,并提供安全,综合,科学的系统护理服务,以保障产妇分娩顺利进行。本文对在我院分娩的糖尿病产妇实施全程助产护理模式,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40例,均为糖尿病产妇,纳入标准,(1)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即糖耐量

3、试验血糖超过11.lmmol/L,而且空腹血糖超过5.8mmol/L,或口服50g葡萄糖1小时后血浆葡萄糖含量超过7.8mmol/L;(2)所有产妇无合并其它严重心,肺,肝及肾等疾病;(3)无合并妊娠并发症。将所有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0例。其中观察组产妇年龄21-31岁,平均(26.9±3.1)岁,孕周37-42周,平均(39.7±1.2)周,初产妇46例,经产妇24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34例,糖尿病合并妊娠产妇36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1-31岁,平均(26.2±3.2)岁,孕周37-42周,平均(39.4±1.3)周,初产妇45例,经产妇25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3

4、6例,糖尿病合并妊娠产妇34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及体质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护理方法两组产妇均实施常规产科基础护理,主要有,(1)产前心理护理。无论是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还是糖尿病合并妊娠产妇,对即将来临的分娩难免存在一定的焦虑紧张,甚至恐惧消极等负面情绪,或多或少的担心自身的糖尿病及糖尿病治疗药物对即将诞生的婴儿产生巨大影响,担心出现发育不良,畸形婴儿。而且产妇的情绪波动可能进一步导致血糖控制的障碍,从而加重产妇生理及心理负担。因此护理人员在产前需多于产妇进行沟通[2],向其介绍成功案例,并支持及鼓励产妇,使产妇树立积极乐观的情绪以面对即将来临的分娩。

5、(2)饮食护理。血糖较好产妇需严格控制饮食,故护理人员需为产妇设计合理有效的饮食计划,主要目的即为保证母婴营养及维持产妇正常血糖水平。一般来说产妇摄入的蛋白含量在20%-30%之间,碳水化合物含量在40%-50%之间,而脂肪摄入量一般为30%-55%0(3)运动护理。护理人员需指导产妇在病床上进行一定的四肢伸展运动,对与体力允许产妇,护理人员也可陪同产妇下床散步等,主要目的即为控制产妇血糖,但运动量不宜过大。观察组产妇在分娩时由经验丰富的助产士进行全程陪同,在宫缩间隙提醒产妇放松肌肉,在宫缩时指导产妇用力及呼吸,并对产妇进行鼓励和支持,帮助其树立信心。1.3效果评价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产后

6、出血,分娩疼痛,总产程及新生儿质量等情况。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以土s表示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