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ID:30880164

大小:62.8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4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_第1页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_第2页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_第3页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_第4页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摘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知识经济赋予中学历史教育的新课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摆脱历史教育危机真正实现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方法与途径。关键词:历史教学;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052一、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的能力1.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具体问题

2、的能力,大多是在启发提问、让学生积极思维和教师对教材进行分析中进行的。具体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在对历史事件发展过程的学习中,启发学生得出结论。如在讲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以后,让学生思考美国获胜的原因。学生答出两点:一是独立战争属于正义战争,美国人民积极支援,民兵奋力参战;二是得到国际上法国、荷兰等国的支援。在此基础上再让他们分析其中哪个是主要原因。学生回答:是第一个原因。在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美国独立战争的史实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历史经验?最后得出结论:(1)正义战争,最后一定取得胜利;(2)在国

3、际斗争中必须善于利用矛盾。这样,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进一步深化,得出规律性的认识。第二种是通过对历史事件内容的讲解,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性质。1.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一般做法是在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时,由教师先讲授史实,然后根据史实导出结论。如在讲日本的大化改新时,笔者先根据教材对学生说明了以下三点:第一,大化改新是日本奴隶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第二,大化改新是在我国隋唐政治制度的影响下进行的;第三,大化改新使日本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在讲述以上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大化改新

4、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可以采用把知识归类的方法。分析和综合两者既相对独立,又互相依存,它们是密不可分的,都必须用具体的史实来阐明抽象的原理。2.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比较是思维的表现和发展的开端,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常是从区分事物开始的。要区分事物,就要进行比较,因为有比较才有鉴别。如在讲完《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战后世界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两章后,笔者让学生思考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观原因是什么,德国十一月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什么。通过对比和比较,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要使革命取得胜利,就

5、必须有一个成熟的、能正确执行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在历史教学中,最经常运用的是同异的比较、正反的比较和前后变化的比较。通过不断进行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认识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的能力,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必须帮助学生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这是历史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转化为实际能力的关键。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当帮助学生掌握关于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历史按规律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6、二是在课堂上教师训练学生的思维,最好的方法是启发式教学。启发提问,是促使学生用脑的重要手段。因为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是由事物矛盾所引起的,知识是从不断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所以教师如何在讲清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结合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因势利导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历史认识和自然科学认识的最大不同点之一,就是在被认识的历史客体中更容易渗透着认识主体的思想意识。如果说主体意识和社会意识可以相比的话,主体意识更强调认识个体的特点,社会意识更强调社会群

7、体的时代性。对于历史科学来说,不论是历史认识的中介史料还是认识得出的结论或概念,都不可避免地打上认识主体的思想烙印,而且不管认识的主体是成年人还是中小学生,是知识渊博的名人还是普通社会成员。但是,在我们以往的史学界,人们却不敢公开正视和勇敢承认这个事实。从前,人们一般都坚定地认为,历史研究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尽可能占有大量历史资料,公正无私地进行探讨;不夹杂个人的主观意图,就会得出完全纯客观的符合历史实际的客观真理和统一的科学结论。承认主体意识的影响就被认为是扭曲历史的面貌。这种潜在的认识偏见,

8、不仅束缚了我们的历史研究工作者,造成了我国史学界学术空气的沉闷,而且影响到中小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中不敢承认主体意识对历史认识渗透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主要表现在历史教师往往绝对地否认学生主体评价历史对象的独立性,教师一贯地完全以个人的观点和教学参考书或教科书的观点作为评定学生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根据,根本否认学生不同于教材的和教师个人的有理有据的合理见解,这实际上是不承认历史认识的基本特征,把历史认识和自然科学的认识等同起来。每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