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颅咽管瘤mri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讨MRI对颅咽管瘤的诊断价值庄浪县人民医院放射科王明王周林【摘要】目的:分析颅咽管瘤的MR1彩像特征及诊断分析。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5年6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15例。结果:实质性肿瘤9例,囊性肿瘤5例,囊实性肿瘤1例,其屮13例行了Gd-DTPA增强扫描。结论:MRI影像町清晰地显示肿瘤所在鞍区及周围结构,其信号变化多端,MRI多方位多参数成像可有效的诊断颅咽管瘤,为临床拟定手术方案提供可靠依据。颅咽管瘤是由外胚叶形成的颅咽管残余的上皮细胞发展起來的一种常见的胚胎残余组织肿瘤,为颅内最常见的
2、先天性肿瘤,好发于儿童,成年人较少见,好发于鞍上。笔者分析了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的MR1影像特征,以探讨颅咽管瘤的MR1表现及诊断。1材料与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5年6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6〜56岁,其中小于18岁者8例,平均年龄29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昏、视力下降等。15例患者均采用GEOptima1.5TMR1扌描。常规采用矢状位及横轴位T1加权SE序列:TR/TE=300/16ms,横轴位T2加权FSE序列:TR/TE二5000/105ms,部分
3、病人加作冠状位扫描。层厚5〜10mm,层间距0.5〜1mm,信号釆集次数4〜6次,矩阵256x256。其中13例行Gd—DTPA增强扫描。2结果11例肿瘤位于鞍上,3例位于鞍内及鞍上,1例位于鞍旁;其中实质性肿瘤5例,T加权呈等、低混杂信号,T2加权为等、高或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扌「I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囊性者9例,T1加权呈高于脑脊液的低信号7例,呈高信号2例,T2加权均为明显高信号,增强扌「1描中,5例呈环状明显强化,2例强化不明显;囊实性者1例,T1加权呈等信号,T2加权均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扌「I描实质成
4、分及囊壁明显强化。肿块边界清,占位明显,呈不规则形,分叶状或类圆形。并脑积水6例,瘤周水肿1例。3讨论颅咽管瘤为颅内常见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5〜7%,占鞍区肿瘤的1/3工,颅咽管瘤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生长缓慢,病史长,易向上压迫视交叉,引起视力障碍、视野缺损;累及室间孔时可引起脑积水;而儿童颅咽管痫可造成垂体性侏儒。肿痫多见于鞍上,鞍内及鞍上,也可侵及鞍旁。肿瘤多为囊性、囊实性及实质性,常发牛钙化。囊性肿瘤不发牛恶变;囊液内含有不同数的胆固醇结晶、角蛋口脱屑以及正铁血红蛋(MHB);壁由上皮细胞组成,易引起邻近组
5、织粘连或使脑组织发生神经胶质反应。囊实性肿痫可含有一个或多个囊性病变。实质性肿瘤质地坚硬。囊性颅咽管瘤最多见,在囊性颅咽管瘤的诊断中,肿瘤发生的部位较ZMRI信号表现具有更重耍的诊断价值⑵。颅咽管瘤MR1信号多样,因其囊液成分复杂:当肿瘤呈明显爨性变时,MRI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当肿瘤内及囊液含有较高胆固醇时,因胆固醇与高浓度蛋口质能明显缩短T1值效应,故T1WI呈高信号;而当肿瘤及囊液内胆固醇含量较低时,T1W1表现为等信号,T2W1仍衣现为高信号;而当囊液内含有高角化蛋口及脆弱骨小梁时,T1W1及T2W
6、1均表现为低信号;瘤体内发生小血管炎时可引起肿瘤出血,此时T1W1及T2W1同表现为高信号;虽然钙化是颅咽管瘤的典型特征之一,但由于钙化组织水份含量低,几乎不产生MRI信号,木组15例患者均未有明确显示;实性颅咽管瘤因肿瘤内实质、囊液及钙化同时存在,故T1加权像常呈等、低混杂信号,T2加权像呈等、高或高、低混杂信号。注射Gd-DTPA增强扫描示肿瘤实质性部分强化明显,囊性病灶囊壁环状强化。因肿瘤实质及囊壁部分均可呈中度或显著不均匀强化,故强化形态不一,斑片状、不规则团块状或环状强化,或多种形态Z强化同时并存。完全
7、囊性的颅咽管瘤主要与表皮样囊肿及皮样囊肿相鉴别,后两者增强扫描时囊壁无强化。完金实性且强化显著的颅咽管瘤,则需要与突出到鞍上的垂体瘤及生殖细胞瘤鉴别,血后两者无钙化对为鉴别依据。MRI可从不同方位显示肿瘤的形态、范围及邻近结构的关系,更利于判断病变的起源"IMRT成像参数多,对了解肿瘤内部结构较敏感⑶,很易判断病变是囊性或实性⑸,因此相对于其他影像学检查,MRT对颅咽管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更大,为临床的手术方案的制定、判断预后及术后随访可捉供准确直观的影像学依据。[1]隋邦森,吴恩惠,陈雁冰主编.磁共振诊断学
8、[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tt,1995.241—24512J高元桂,蔡幼銓,蔡祖龙主编.磁共振成像诊断学[M].第I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J999.165-167
9、3
10、MichaelGK,KlausS,JamesDW,elal.SuprasellarLesions:EvaluationwithMRImaging.Radiology.1986,161: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