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813517
大小:56.26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1-03
《德性与规范:师德建设的基本取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德性与规范••师德建设的基本取向心陈旭光(关键词)德性臥、粹嵩言人水平、保证加强师德建设是加::;;队;眷建和谐校园、和谐教育与域倍加关注的课题。、/八一、师德的内涵与时豐爲律现象,是教育实践的产物。师德作为’教成了一絆优良疝;甞;;心教常囂專—r不可不慎也”③孟子从人性论的角度提出培养人的“恻隐之心,善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④。人要学会“反省、知耻与改过”。韩愈在著名的《师说》中调强教师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强调“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朱熹则将德性要求推向了极端,他提出
2、存天理、灭人欲,他说“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⑤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王夫之提出知行统一、行重于知的主张,他提出“行而后知有道,得而后见有德”⑥道德实践先于道德认知。陶行知先生则更是伟大的师德楷模,他脱下西装革履,穿上布衣草鞋,用他的行动实践他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者”的师德主张。从孔夫子到陶行知,一代代先贤先哲成为中国千千万万教师心目中的师德典范。许多师德主张虽然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但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并不代表这些师德主张就是封建社会的思想,相反,他们的许多正确的主张是中华文明几千
3、年优秀成果的结晶。他们强调的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热爱学生、奉献社会时至今日,仍然是熠熠生辉的道德思想。当然,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先贤的师德主张中存有致命的弱点,就是只讲社会本位,忽视个体本位。因此,传统的师德在以人为本的今天,必然要受到时代的挑战。我们面临着新的师德发展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在国际范围内,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对整个道德领域乃至师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信息化、全球化为师德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国际间更为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所形成的共识与差异又
4、对师德发展提出了新的价值取向和规范要求。在国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经济关系决定道德性质。全社会经济利益格局的调整与变化,冲击和挑战着教师的道德规范,影响着许许多多的教师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素养。民主、平等、自由、竞争、主体精神等现代价值对师德建设提出了充实、更新和重新构建的要求。从教育自身发展情况来看,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专业精神和专业道德,需要专业合作、专业态度、专业信念、专
5、业伦理、专业义务和专业责任。新的发展背景,需要对师德建设进行新的审视。这些新的背景为揭示师德内涵提供了社会基础。时代、社会、教育和教师自身发展规定了师德发展的基本取向。从教师自身发展而言,师德集中地表现为德性,教师需要进行德性塑造,完善自身人格,获得道德生命的成长;从教师与社会的关系而言,师德集中地表现为规范;教师需要适应社会规范,认同社会规范,并养成自身的专业规范。长期以来,在传统的伦理框架下,人们更多地重视师德的规范要求。人们一直认为,所谓道德,就是调整人和人、人和社会、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道德是以一系列原则、规范、范畴
6、组成的人们行为规范的体系。因而,习惯于将师德理解成对教师的道德规范要求,教师是服从师德规范的个体。这种理念与实践对规范教师行为、稳定教育秩序、加强行风建设和维护教育形象无疑起到了保障和约束作用。然而,对于教师生命与精神的张扬,对于教师生命的表达和潜能的释放,对于教师发现、构建生命的意义,对于教师生命的自我超越、甚至对于体验个体的幸福都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在重视规范伦理的同时进一步关注德性伦理是师德建设的更为重要的取向。因为,无论如何,师德总是在主体间围绕着知识、情感、价值展开教育性交往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也是在这种教育性交往
7、的过程中建构意义世界的,在教育性交往中领悟生命和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德性则是这种教育性交往的动力与产物。没有德性,就没有主体的主动性的教育性交往。因此,德性是现代师德建设的基本追求。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社群主义的代表人物麦金太尔在《德性之后》⑦中指出:“德性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践行,使我们能够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缺乏这种德性,就无从获得这些利益。”德性是那种能使我们懂得人的好生活是什么的人类品质。他还指出:在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中,当“规则”取代“德性”成为道德的基础时,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使用的道德语言只
8、是一个破碎了的“道德传统”所遗留下的残章断片。所以,德性是教师自我追求的道德,是教师开展教育性活动基础,在师德建设中具有主体性意义。因此,在新的背景下,要充分重视和关注以德性为基础的师德建设,形成“培养德性为主,遵循规范为辅”的师德建设新格局。“德性为主、规范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