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746324
大小:55.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1-03
《(原创-初稿)教育扶贫在应对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问题的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扶贫在应对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问题的模式研究一、引言11.1研究背景11.2国内外研究现状11.3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二、教育扶贫12.1教育扶贫的含义12.2教育扶贫的意义22.3教育扶贫的主要问题22.3.1理论研究不足22.3.2多元合作机制具有局限性22.3.3扶贫方法缺少适用性3三、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3四、精准教育扶贫的思考与建议64.1精准教育扶贫的含义64.2实施精准教育扶贫的意义74.3实施精准教育扶贫的方法8五、总结11参考文献12—、引言1.1研究背景贫困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它在各种社会形态中都有所击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
2、贫困问题在中国仍然存在,而能否处理好贫困问题将直接关系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教育扶贫是一个具有系统性的工程,它不仅有着长远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具有社会的综合效益。因此,在教育扶贫策略上应当具有超前的意识,克服急躁的心理,以使得教育扶贫具有持久性和可操作性。对贫困的人口予以政策上倾斜,防止教育贫困所带来的危害性,而这就需要国家乃至社会的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1.2国内外硏究现状(待写)1.3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待写)二、教育扶贫2.1教育扶贫的含义教育扶贫指的是国家为贫困地区提供教育经费,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通过投入教育经费使贫困地区的人口得到高等的科学知识,掌握技能使贫困地区摆脱贫困,不断
3、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并口最终实现脫贫致富的一种扶贫方式。要解决教育扶贫问题,就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吸收了中国和外国的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自我激励,使教育扶贫成为社会主义共同心理的思想基础。作为贫困地区的一项输血工程,教育扶贫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一些学者认为,教育具备切除贫困恶性循环的功能,在扶贫系统应该把扶贫项目放在比较突出的位置,教冇资源要向一些贫困的地区倾斜。政府加强对教冇扶贫资金方面的投入,会有助于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素质,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也有利于
4、贫困地区劳动力生产要素的提升,并为脱贫致富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教育扶贫既是一种特殊的输血项目,又是一种特殊的公共物品。耍缩小贫困的范围,提高贫困人口的就业率,就必须建立普遍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一些贫困地区的经济环境。2.2教育扶贫的意义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在过去,扶贫开发的过程屮,扶贫模式的基本形式以输入物质层面的东西为主,缺乏对贫困人口自我脱贫能力的培养与重视,因此在扶贫项目中应该注重教育扶贫的作用。邓小平曾经告诉外国记者「'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教育扶贫是社会主义致富道路上的一部分,我们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资源的优
5、化配置。在某种程度上,贫困是生产要素的缺乏,使人们依靠当地的生产资源要素不能满足牛活的需要。通过教育扶贫可以帮助人们摆脱贫困,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同时,教育扶贫可以改变一些贫困地区的落后观念,逐步接受教育是摆脫贫困和扶贫投资的有效途径,且这种方式对贫困人口的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正如俗话所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意味着人们逐渐发现了教育对于改变贫困的作用。教育扶贫既有助于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也有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更有助于缓解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压力所造成的社会压力。因此,教育扶贫应该成为全社会扶贫工程战略的重点。2.3教育扶贫的主要问题2.3.1理论研究不足
6、从发生机制分析贫困的原因,其因素有很多种,它是由区域的历史起点、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政策环境、文化环境等引起的,如何应对贫困和教育扶贫的现实孑盾问题,如何使政治和经济环境、教育坏境和人口环境互相,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教育扶贫在这些方面的理论研究还没有起到有效的作用,也没有足够的实证研究,一些研究结论概括性很强但并不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2.3.2多元合作机制具有局限性目前,我国的扶贫包括以政府为主的教育扶贫、以扶贫资金为主的社会资金扶贫和以非政府组织为主的教育扶贫,教育扶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扶贫主体是否是有效的扶贫对象的角度来探讨,更多关注于政府教育扶贫政策的制定、政策的实施以及教育扶贫的
7、效果等一些方面,评价视角局限于政府绩效或见习所得,对在教育贫困地区扶贫的多元合作机制缺乏全面的研究。2.3.3扶贫方法缺少适用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扶贫主体是不是对客体有有效的作用,或是从扶贫主体的角度来探讨,很少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身需求方面进行研究,在参考国外模式的时候,忽视了提升当地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从救济型的扶贫转化为自发型的扶贫,没有考虑经济投入和生存环境等外部环境的变量引起的一些偏误的影响,应用方法缺乏实用性和可靠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