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611450
大小:10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1
《小评价 大智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评价大智慧 摘要: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的学习目的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标将评价的最终目的定位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的语言要讲艺术,充分尊重学生,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尊、自信的个性品质,使学生爱思考、敢思考、会思考,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的语文课堂将会绽入更加灿烂的思维创新之花。 关键词:鼓励;提高;赞赏;享受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4-206-02 在投身语文课程评价的实践中,让我深切感受到
2、: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是否积极、得法,与学生各种学习行为关系密切,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用很大。积极、真诚、得法的评价频频出现在课堂,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反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的主动性则受到挫伤,会闭塞创造性思维,会削弱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的学习目的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7新课标将评价的最终目的定位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重视并优化课堂学生学习
3、过程的评价,是摆在教师面前要解决的课题,以下就此谈几点个人探索的浅见。 一、评价要把握好“度” 所谓“度”,即教学对象总体的语文素养,及其运用语文知识对自己或他人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或教师要引领学生间学习情况的互相评价,都要量“度”而行。对于年纪低的或整体评价水平不高的教学对象,偏高、偏难、偏全的评价要求,会令学生望而却步。对此,教师直视“低起点”、定下“小目标”。降低评价内容的难度,设置单一的评价目标。当教学对象评价能力得到不断训练,到达一定水平时,过于低小、简易的评价要求,难以唤起学生对评价内容的兴趣,但会造成其探究欲望的消失
4、。如教师在朗读教学中要进行朗读训练评价,初始学生评读爱习全面肯定的语言:如:“读得很好”、“读得有感情”或以“读不好”、“没有感情”全面否定之,这反映出学生朗读评价的“度”处于低位。此时,教师应积极帮扶学生评会,问学生“好在哪里”、“不好在什么地方”、“读出了什么感情”、“还缺少什么感情”。如此,以问引评,以问促评,在教学生学评价中,保护学生参评的积极性。这样,学生经历了大量的评价训练,评价能力与日俱增时,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内容和要求,也随之提高,用以保持学生参与评价的兴趣。教师应清楚学习中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师应当以发展、变化的眼光量准学生评价之“度”。7 如《珍珠鸟》的教学
5、,课始时我给学习困难的学生一个朗读的机会,并送上一句“你第一遍就能读得比较正确,很不错”,有效地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等到课堂教学逐渐进入高潮,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时,教师的激励语也臻于“高温”,一句“你读得真棒,把我们都带入人鸟相亲的美好境界中了!”使学生成就感满足感也趋于“高温”。只有这样,教学中评价活动才会充满生机。 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激励学困生,善待我们的每个学生,给他们提供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机会,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抬起头迎接每一天。如:“你的回答条理性很强!”““今天你又有进步了!”“再细心一点!”即使回答错了也说:“你虽然碰壁了,但你的探索精神是可贵的!”在批阅
6、学生课堂作业时,每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也要在上面批上“很好!”“你能行!”等鼓励性语言,让其从内心深处受到鼓舞和震撼,并情不自禁地去努力学习。 二、评价要抓准“时” 从广义上说,评价伴随着学习过程,在课堂上随时可以发生。但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在学习的重要环节,或是针对不周的学习内容,找准评价的最佳切入点,激发学生踊跃参评。学生自学生疑与课堂教学后再生疑时是评价进行的良机。学生预习产生的疑问深浅不一,难易混杂,学后学生个体对课文理解有深浅之别,所生之疑同样良莠不齐,有些能提携全文内容拓展文本主旨,且有深度思考价值的问题也会淹没其
7、中。这时,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评评看谁的问题提得好,好在哪里,学生会在倾听别人评说或发表己见评判他人问题之优劣中,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探究。7 适时帮助。在教学评价活动中,教师会发现总有那么一些发言积极分子,他们参评热情比一般同学高,但发言未必流畅,或是词不达意,设身处地想一想就能感受到这时的孩子多么需要别人帮扶一把。教师及时地疏通其受阻的思维,学生即有豁然开朗之感。看到学生一时选择不出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时,发动学生提供一些合适的词语给以帮助或师生接过话茬,把学生要说的意思表达清楚。教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