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浅谈

农村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浅谈

ID:30606793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1

农村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浅谈_第1页
农村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浅谈_第2页
农村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浅谈_第3页
农村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浅谈_第4页
农村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浅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村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浅谈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因而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就是开启教学生命之门的钥匙。历史课堂的生命力取决于课堂的有效教学,只有课堂教学策略和学习方式发生变化,才能构建乐学、自主、探究、灵动的历史课堂,真正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  关键词:农村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成为课堂教学改革和研究的主旋律,取得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成果,但就目前情况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有效教学策略,造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缺失,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学策略

2、呢?有效教学策略,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学环境、研究媒体等诸多的前提下,有效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方法和途径。怎样的教学策略才算有效?这是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经常思考和探究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就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浅谈自己的几点拙见,以求教于同仁。  一、创设情境,构建乐学课堂  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有时间的距离,也有空间的距离,这种“有距离”的教学,学生往往感到陌生而遥远,很难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从目前的教学现状看,课堂上的“

3、注入式”5教学,使学生看不到历史人物丰满的个性,感受不到历史现象的复杂性、联系性,规律的深邃性、哲理性和现实性。因而历史课堂教学需要情境的支持。情境是学生学习创新活动的心理场和实践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以“激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以“生惑”为动因,启动创造性;以“陶情”为纽带,渗透教育性;以“培智”为核心,贯穿实践性。要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分别创设所需要的情景。  1.抓住“课眼”  创设情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戊戌变法》一课中变法的主要内容多而且枯燥,维新派主张前后的变化及其原

4、因、帝党与后党之争及其同变法兴衰成败的关系等理解不容易到位。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课文中有这样一段细节描写:光绪帝在颐和园勤政殿召见康有为,君臣相谈达两个小时(详文略)。这段文字虽然不是以教科书的正文出现的,但它与《戊戌变法》一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紧密相关,十分关键,在实施情境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查阅相关文史影视资料,利用这段戏剧性很强的文字,编、演一出历史剧《勤政殿君臣长谈》,效果更佳。  2.切入“现实问题”创设情境,设疑激趣,引发反思  如,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

5、晋国神社及修改历史教科书这一重大时事新闻为背景,创设首尾呼应的教学情境。首先是从现实问题切入,引导学生探究,最后在分析战争影响时又从历史回归现实,引导学生得出“没有哪一次历史的灾难不是以历史的巨大进步作为补偿的”“只有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发人深省的历史结论。  3.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知情合一,加深理解5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过程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一个重点,而战争的尾声――日本无条件投降更是学生关注的热点。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操作计算机,选择所需了解的日本无条

6、件投降某些片段进行思考、研究,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场面;苏联红军进入东北的壮观以及毛泽东向中国人民发出“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号召和日本外相重光葵、参谋长梅津美治郎在东京湾“密苏里”号上垂头丧气签字的神态。所有这些活生生的场面,会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对日本无条件投降这段历史刻骨铭心。  二、紧扣问题,构建自主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要做到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问题。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的一半。”围绕“问题”进行教与学应当是教师与学生高度重

7、视的结合点。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创设具有启发性、探究性、趣味性,能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独立思考、相互启发或争辩中掌握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课堂上创设启发探索问题的方法主要有:(1)激趣法。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中找到“激发点”,把问题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探究问题的热情。(2)诱导法。教师抓住时机,提出问题,激活学生思维,从而通过讨论、查阅资料等获得新认识、新观点。(3)引申法。教师逐步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

8、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4)激疑法。教师要设计出一种使学生感到“惊疑”5的问题,有意设置矛盾,使得思维波澜起伏,把学生引入思考的境地。(5)递进法。为了培养学生思维具有逻辑性的品质,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设计问题。(6)比较法。即教师引导学生把一种观点和另一种观点进行比较,让学生质疑,从而获得新认识或新观点。(7)矛盾法。就是制造知识的“矛盾”让学生充分讨论,从而明白正确的道理。(8)悬念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期待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