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2.0技术对大学教学的机遇与挑战

Web 2.0技术对大学教学的机遇与挑战

ID:30601520

大小:11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1

Web 2.0技术对大学教学的机遇与挑战_第1页
Web 2.0技术对大学教学的机遇与挑战_第2页
Web 2.0技术对大学教学的机遇与挑战_第3页
Web 2.0技术对大学教学的机遇与挑战_第4页
Web 2.0技术对大学教学的机遇与挑战_第5页
资源描述:

《Web 2.0技术对大学教学的机遇与挑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Web2.0技术对大学教学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本文将探讨Web2.0对于90后大学生的本科教学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介绍Web2.0的基础概念,梳理了Web2.0对于教学的机遇,分析了Web2.0的出现对于教学的挑战,尤其是信息过载、信息可信度和信息依赖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本文在最后还提出了一个基于维基的教学应用框架,以促使学生应用Web2.0的手段参与团队讨论、主动整理所学的知识。  [关键词]Web2.0大学教学维基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

2、08-0010-03  一、引言  Web2.0是当前万维网的热点,它指一系列网络应用的集合,例如维基、人工社会网络、博客、微博等。与TimBernersLee提出的Web3.0(即SemanticWeb)不同,Web2.0和Web1.0相比在技术上并没有太多的创新之处,它的创新主要是在用户角色的变化上。Web2.0的精髓在于其内容是由在一个虚拟社会中的普通用户贡献的。在Web1.0中,内容是由少量的可信来源提供的,用户只是读者。Web2.0是“读-写”网络,这实际上是万维网最初设计的本意。9  如今的大学生都已是90后

3、,而00后的到来也并不遥远。与以往的大学生不同,他们出生在互联网时代,思维模式也有所变化。一些研究者甚至认为他们的神经连接也不同。因此,90后的学习模式变化了,这使得教学模式也要相应改变。这也就是为什么本文要探讨Web2.0的问题,因为这是学生所熟悉的信息获取和沟通方式。  对于当前大学教学而言,由于课时的削减,教师无法像以前那样在课堂中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需要完全地自主地学习,而非被动地听讲。正如构建主义者所说,知识是由学习者在社会交互的过程中创建,也是社会交互的结果。Papert指出如果学习者有意识地参与到构建某个

4、公共项目中,那么他们的知识构建是非常恰当的。因此,人工社会网络或者维基类应用是符合90后教学需要的构建主义工具。另外,Web2.0应用可以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团队合作,对于90后来说这更为重要。因为他们几乎所有人都是独自成长,缺乏沟通的技巧。由于Web2.0提供了90后所熟识的交互机制,其对于团队合作是有效的一步。  二、相关研究  从本质上看Web2.0就有利于大学教学。Ullrich等注意到Web2.0和现代的教育理论相一致,例如:连接主义和构建主义。Web2.0在教育中的应用有一些实例,例如:有面向研究的社会化书签的

5、服务CiteULike,面向教师评价的RateMyProfessors等。但是,大学教学并没有完全利用Web2.0,一些工作只是局部的和小规模的。Franklin等注意到一些英国的高校给学生提供博客服务,但是这些博客并没有和现有的虚拟学习环境相结合。Glogoff介绍了亚利桑那大学将维基和微博带入学生学习的努力。也有一些其他的基于维基的学习系统,例如:Geneseo。Alexander介绍了美国的社会书签服务在教育中的应用,例如:哈佛的H2O系统。9  在本文中,作者将分析Web2.0时代对90后学生的大学教育的影响。作

6、者将首先超越于具体的技术手段,从宏观的角度论述Web2.0对大学教育的挑战和机遇。例如,作者将讨论Web2.0对于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将提出一个基于构建主义的Web2.0学习平台框架,在这个智能平台上,知识不是“教”的,而是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搜索、组织来构建而得。  三、Web2.0对于大学教学的机遇与挑战  Web2.0的革命性变化在于知识不再是由少数权威专家系统地组织整理而成,而是由大量的“草根”团体离散地提供。Web2.0使得师生之间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来分享知识。  (一)Web2.0对

7、于大学教学的机遇  首先是大数据。Web2.0时代的数据是大数据,数据不仅在规模上大,在深度上也更深。在Web1.0中,学习用的数字内容是由“权威”提供的,因此构建和维护网站都很困难。师生所拥有的一般是数字化教材或练习,其内容并不会超越课堂教学或者图书馆中的内容太多。但是在Web2.0的环境下,普通的教师或者学生都可以将他们的经验发布到网上,他们一般不会分享成系列的知识,但是分享的知识往往是针对某个非常具体的知识点或者问题。因此,考虑到这些数据的量,可以说在Web2.0上能找到更为具体的知识。9  其次是知识的自出现性。

8、随着在Web2.0环境下用户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针对某个问题的协作,网络上的知识会更容易地产生。这背后的理念是尽管单个用户的知识可能有错或不完备,但是大量用户通过讨论所得到的知识往往是正确的。换句话说,知识会从大量部分正确的信息中“浮现”出来。一个应用案例就是维基百科,Giles注意到维基百科和大英百科全书在科学条目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