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模式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以创新模式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ID:30570811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1

以创新模式激活语文课堂教学_第1页
以创新模式激活语文课堂教学_第2页
以创新模式激活语文课堂教学_第3页
以创新模式激活语文课堂教学_第4页
以创新模式激活语文课堂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创新模式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创新模式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1  语文课标准的核对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核心有三根支柱撑着:知识的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动态和价值观。他们整合交融,共同构筑了语文教育的立体空间。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语文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知识观、能力观,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通过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我探索出一套五步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特述

2、如下。  第一步:自主学习,发现积累  自主学习是语文课堂教学流程的第一步,体现出超前性的特征。我通常的做法是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对与新课相关的知识进行回忆和接触,发现和强化;对必备的旧知识缺陷进行补救,架起“知识的桥梁”;对新知识进行初步的理解,以便从中提提取信息和发现问题,实现“常识反馈”5。具体是指学生通读课文,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理清课文结构,结合课文提示及课后思考题以及教师提供的有关信息,把握课文主体内容和主题思想,记下自己疑惑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感悟和受到的熏陶启示,摘抄下精彩语段(句)并加以点评。做好了这一步,课堂

3、教学就有了针对性,学生学起来更有方向感,享受到不断充实、不断清晰、不断开窍的学习快乐,为课堂完全活起来做好充分的准备。还有,通过这样长期的训练,培养出学生主动搜集、选择、积累材料的鉴赏辨别能力,写阅读札记和读书笔记,特别是思考、推理、联想、想象、探索和研究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步,创设情景,激发共鸣  语文是一门富有情感的人文学科,其最高境界就是鉴赏共鸣。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都是文质兼美的好作品,是作者心灵的产物,情感的结晶。因此欲使学生积极思考,更好地理解语文课文,获得知识,教师必须根据文本特点和

4、学习任务,创设一种体验的情景,营造一种思考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引领学生进入激情的“状态”,让他们全身心投入,自觉地忘我地积累、感悟、探究、创造,与作者和教者和谐共鸣,达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境界。李镇西、于漪、洪镇涛等名师无一不是创设情景的高手。创设情景的方法很多,或激情洋溢、意味深长巧妙幽默的导语,或有声色俱佳、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或信手拈来的旁征博引,营造一种跃跃欲试,奋勇争先的语文实践氛围,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被激活,语文课堂也就自然会出现“一石激起千层浪”生动活泼景象。  第三步:启发点拨,质疑讨论  启发点拨是创新课

5、堂模式中教师主导作用的集中体现,也是课堂围绕教学目标不枝不蔓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个体差异、学习心态、情感倾向、信息反馈,因材施教,因时施教,掌控课堂;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当的启发点拨,让学生更好更快的体会诗文的思想美、艺术美、语言美以及作者的谋篇布局的匠心等等。5  再说质疑讨论。这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创设情景中,在教师的点拨下自己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或思考问题,然后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主讨论辩论,寻求答案的过程。  对于教师和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适时的讨论,这是一种师生双边活动性质的启发式

6、教学方法,以是体现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全,经过学生积极思考,以求得问题解决和认识深入的一种发展性教育方法。它能最大限度的激发人的智慧,同时在讨论中集思广益,相互启发,交换信息并扩大信息和思维量,及时对各种意见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思维和评价思维。在讨论中还能发展即席反馈能力,敏捷的思维反应能力,以及即席口头表达能力。讨论时教师要积极营造开放的、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全体学生都勇于发方,乐于合作,大胆质疑。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允许有一个或多个结论,不但要重视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习的过程,要鼓励肯定能自圆其说的有创见性的观点。  质

7、疑讨论体现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互动性特征,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模式,创建一个开放鲜活的课堂结构模式。但教师一定要有的放矢,绝不能只求热闹的形式,而忽视教学目的和效果,还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宽广的胸怀接纳学生的挑战。  第四步:总结归纳,感悟反思  即将学生的在课堂讨论的问题进行系统归纳,引导学生运用讨论总结出的新的认识规律来发现探索新的问题教学环节,这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5  学科基础结构是前人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的成果,是认识发展规律的结晶。因此课堂讨论结束时应适时进行即席归纳,可以由师生双方合作完成,联系实际,对

8、照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总结回顾,延伸拓展,以利于理解、记忆、沟通,达到举一反三,实现迁移。通过总结,让学生认识得到升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拓展知识面,获得更深的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