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康健的启示

《道德经》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康健的启示

ID:30560456

大小:10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31

《道德经》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康健的启示_第1页
《道德经》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康健的启示_第2页
《道德经》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康健的启示_第3页
《道德经》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康健的启示_第4页
《道德经》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康健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德经》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康健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道德经》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康健的启示  摘要:社会的高速发展,对高职院校的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问题,本文借鉴《道德经》的有益启示,通过自我意识、情绪、人格等几方面的分析,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形成起到实际指导作用。  关键词:心理康健《道德经》启示  《道德经》又称《五千言》,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在春秋时期的所撰写的著作。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共81章,分为《道经》和《德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巨作。在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状态下,给人们带来了丰厚的物质待遇的同时,也

2、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心理问题。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是国家的发展和建设的栋梁,更是国家的未来富国强民的基石,但同样面临着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和困惑等所带来的心理问题。《道德经》博大而精深,本文将借鉴《道德经》的中道德教育思想,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康健作初步探讨。  1.高职生的自我意识与《道德经》  1.1高职生自我意识问题5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个体对自身存在、自己与周围事物之间关系的意识。刚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容易出现以下几种自我意识的问题:第一,过度自卑与过度自负,过度自卑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

3、,有的因分数的差异没考上本科,有的只看到自己缺点,有的就是进入大学后视野大的,有的因贫困,在当前比较重视物质享受的社会氛围下,他们会在认知中有自卑的心理。与过度自卑相对应的问题是过度自负,有时他们会过高地评价自己,容易出现妄自尊大、自以为是的自负心理。第二,过度依赖与过度逆反,当代的高职学生独立意识不断发展,但独立能却不强,如在经济上需要家人支持,在生活的判断与决策方面由于缺乏经验而不够果断,因此易形成过度依赖的心理。过度逆反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一种非理性活动,是他们为了寻求独立和自我肯定而产

4、生的一种偏激的自我意向。第三缺乏目标与自控力差,从小学开始目标就是上好的大学,一旦上了大学反而没了目标,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在刚进入大学时有一段迷茫期,还有就是自控能力差,在以前的学习中有老师一直在管着,进入大学后发现没有管了,不课教师也不会知道,经常通宵游戏等就出现了。第四个自我中心与过度自恋,这类学生凡事皆从自我出发,不进行客观的思考,就可能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中心倾向或自恋倾向。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与自我意识  对于高职生自我意识问题,可借助老子在《道德经》中的哲学思想带给我们的启示,

5、他在第三十三章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说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道德经》第七十一章又说“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5。在这一章里老子说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有道的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应正确认识自己,学习老子的思想,了解自己,认识

6、自己,看到自己长处,也认清自己的不足,区分好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对今后在学校的学习及走上社会工作都非常有指导意思。  2.高职生的情绪与《道德经》  2.1高职生的情绪特点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有着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是心理健康的核心标志。高职生的情绪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开朗乐观,积极向上,充满朝气和激情,但又经常会出现一种矛盾和复杂的情绪状态,如希望自己具有独立性与希望依赖于他人的心理同时存在。第二,相对中学阶段,学生的情绪趋于稳定

7、和成熟,但另一方面,与成年人相比,带有明显的起伏波动,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表现为大起大落、大喜大怒的两极性。第三,情绪的隐藏与掩饰,但因外在表现与内在的体验不一致,这无形中会给学生的相互交流带来障碍,会使一些学生出现孤独和苦闷的情感困惑。  2.2“轻则失根,躁则失君”与情绪  在高职学生情绪问题上,借鉴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六章中说“轻则失根,躁则失君”,意思是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老子认为有人们应拥有虚寂沉静的心态,磨练致虚守静的精神。《道德经》第十六章中又说“致虚极,守

8、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5。老子说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因此,一个人只有保持了良好的情绪,顺应自然,克服烦燥不安的心态,保持心静平和,才能发挥个人的智能和最佳的心理状态。  3.高职生的人格与《道德经》  3.1高职生的人格特征  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