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浅谈

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浅谈

ID:30559760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31

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浅谈_第1页
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浅谈_第2页
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浅谈_第3页
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浅谈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浅谈  学习文言文从文字语言,文学欣赏和感情陶冶等方面去丰文言文,是在古汉语口语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简洁、典雅为特征的书面语体,富学生的思想内涵,以提高他们的文字修养,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入选教科书的文言文都是经过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一些脍炙人口、情文并茂的名篇,是诗文中的极品,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内容丰富多彩。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古时的私塾先生教学一开始就让学生读背,以各种启蒙读物开始,直至四书四经,而老师并不急于讲解,等积

2、累了一些语言材料以后,老师才开始讲解,这时头脑已有的那些语言材料,就会被逐渐吸收并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在理解字词、句子的基础上加强文言文的诵读,培养学生文言语感,使学生充分感受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基于以上要求,新课改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猜译”。  1关于“猜译”4  文言文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原则是忠实于原文的意思,不走样。通常,文言文的翻译采用六字法:留、删、扩、换、补、

3、调。在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中,应注重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辨识多义字、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辨识单音词和双音词),注意常用文言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等)。对于文中的一些尚存疑义或自己把握不准的字词,根据文言文所反映的时代和上下语境,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先根据上下文猜测其意思,然后对照几种理解展开小组讨论和探究,从而更准确地理解字词,进而全面到位地把握全句、理解全文的意思。经常性的“猜译”,会不断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语感,及时总结文言语法,增强学生学习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猜译”例举  2.1语境释

4、义。文言文中的字词不能脱离文章所反映的时代和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并且有一些字词在文言中比较活跃,只有通过语境中才能确定其含义,以便总结该字词在文言文中的用法。“而”字,在文言文中主要作连词,表示前后词句修饰、并列、递进、承接、转折等关系。如“佣者笑而应曰”(《陈涉世家》)中“笑”是“佣者”的表情,“而”表示修饰关系;“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中指“泉水香甜,酒水清洌”,“而”表示并列,可不译;“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同上)中“而”后的内容较前更进一层,可译为“而且或并且”,表示递进关系;“

5、水落而石出”(同上)中“水落”和“石出”有先后顺序,“而”在其中表示承接关系;“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同上)中“而”字前后意思有了转折,可译为“可是或但是”等。“为”读“wéi”作动词时非常活跃,依上下文语境变换其意思。如“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隆中对》)中《梁父吟》是古歌曲名,“为”在这里应释为“唱”;“为坛而盟”(《陈涉世家》)中“坛”4是盟誓的高台,“为”即是“修建”之义;“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陌上桑》)中“青丝”和“桂枝”都是名词用作状语,是“用青丝”和“用桂枝”的意思,而“笼系”和“笼钩”是罗敷手所用

6、器物,“为”在这里应是“做”的意思。  2.2因义定音,因音定义。古汉语中一些常用实词,因处在不同的时代和语境音不同,义也不同。有时可以根据字的读音而知其义,有时可以依据字的意义而知其音。正是在读音的变化中,字义也在发生着变化。对于“觉而起,起而归”(《始得西山宴游记》)中“觉”字的理解,有的同学读“jiào”,意为“睡觉”,而有的同学读“jué”,意为“睡醒”,两种意见争执不下,前者说“睡觉起来”,后者说“睡醒起来”。通过讨论,根据上下文,学生明确此处“觉”应读“jué”,意为“睡醒”。借此机会,我向学生解释了古汉语“觉醒”二字:觉,本

7、义为睡醒:醒,本义为酒醒。后来引申为觉悟、醒悟。  2.3常用通假知音义。古汉语中的某些字,如果用它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不能解释时,我们就应该考虑它是否是通假字了,况且许多字在古汉语中已成了通用的通假字了。如:亡──无、尔──耳、见──现、说──悦、直──值、反──返、食──饲、邪──耶、不──否、曾──增、女──汝、要──邀、信──伸、被──披、衡──横、有──又等。如此之例,不胜枚举,在文言文中应该培养学生在释义的同时,及时总结通假字使用的情况,提高辨别文言文中通假字的能力。  2.4词类活用释义。词类活用指古汉语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一

8、类词临时用作另一类词并且改变了原来的语法语义的语言现象。其特点:①4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②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当一些词在具体的语境中无法用原来的语法语义解释的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