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实践与综合应用”教材内容与教学策略

例谈“实践与综合应用”教材内容与教学策略

ID:30547913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31

例谈“实践与综合应用”教材内容与教学策略_第1页
例谈“实践与综合应用”教材内容与教学策略_第2页
例谈“实践与综合应用”教材内容与教学策略_第3页
例谈“实践与综合应用”教材内容与教学策略_第4页
例谈“实践与综合应用”教材内容与教学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例谈“实践与综合应用”教材内容与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例谈“实践与综合应用”教材内容与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变化之一,就是安排了“实践与综合应用”单元,其目的是想通过简单的事例或变化的图形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教材的编排中,只有相关的框架性目标与个别活动案例,不仅教师在把握教材方面存在困难,而且在实践中也出现了偏差。本文试就相关问题做如下思考。  一、把握教材有效解读――预约精彩  (一)读“厚”文本,教“薄”教材  “实践与综合应用”能否顺利开展,关键是看有没有适合教学的素材和内容。活动题材

2、的确定,必须以教材为线索。作为教学的有心人,教师应有“大教材”的观念,对“实践与综合应用”在整个小学阶段各册的分布情况、知识体系情况,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对不同教学内容应采取什么教学方法,用力多少,学生起点怎么样,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当然,教师若要解读教材,笔者认为可以从梳理教材开始,寻求素材的来源与线索。下面是笔者以四年级上册为例(本文涉及的综合实践素材是以北师大版教材为蓝本)整理出的相关专题情况(见表1)。  (二)合理取舍教材,守候有效课堂  北师大版教材在编写上都安排了一定量的“实践与综合应用”6的活动素材,在编排方式上有的安排在教材的正文之中,有的放在练习巩固

3、中,有的单列实践专题。对于教材中形式灵活、与生活联系紧密、适合学生探究和体验的活动素材,可以就地取材,为我所用。如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实践活动“激情奥运”,可以利用学生对刘翔、郭晶晶等奥运明星的喜爱,将有关小数的加减法及其混合运算的学习与奥运的情境融合在一起,学生不仅学习了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猜想、实验和验证的过程中,获得了愉悦的情感体验。  不可否认,教材的编写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原因,难以使教材上的所有内容符合各地的生活实际,这种地域风情的差异是在所难免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合理取舍,对不适合学生学习的素材要进行适当调整、挖掘和拓展,对学生身边适合学习的素材,也可以进行适当

4、改编,将其引进到“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中。  例如,一年级上册第55页的“分类”: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一看,图书是怎么分类的,并与同伴说一说。对农村学生来说,明显缺少这样的条件,倘若开展这样的实践活动就成了无源之水。这时教师就不能仅仅拘泥于教材,完全可以让学生到学校的图书室看一看,或者看看家里衣柜里的衣服是怎么分类的,厨房里的用具是怎样分类的,等等,这样的活动给农村学生的学习体验创造了条件,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二、目标定位张弛有度――凸显本色  “实践与综合应用”6的总体要求是:帮助学生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

5、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是具体到某一节课或某一专题,究竟该“综合”到怎样的范围、怎样的程度?这里面存在一个很大的弹性空间,关键是教师要根据“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不同专题做不同的目标定位,只有真正做到张弛有度,才能凸显出“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特色。  (一)不是简单的告诉  “实践与综合应用”既不是新课,也不是单纯的“解决问题”课,更不是练习巩固课。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地告诉学生怎么做,而应该让学生充分经历、体验、感受,在适当的时候与他人合作交流、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

6、100页“图形中的规律”时,有些教师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每多摆一个三角形就增加2根小棒”。这种避开活动过程“删繁就简”的做法,如同蜻蜓点水般浅尝辄止,无法让学生体验数学思考。n个三角形的小棒总根数为什么是2n+1呢?学生没有经历过,没有活动经验,就谈不上教学效果了。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显然不可取。  (二)不必刻意拔高  数学思想方法属于默会知识,需要经历长期渗透和不断地体验来感悟,绝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有些教师认为,教材挖得越深就是思维训练的层次越高,正由于这个误识,很多课堂成了“奥数训练课”,比如鸡兔同笼、图形中的规律等。这样的话,无形中增加了对学生思维的挑战,许多后

7、学生几乎无从下笔,这种刻意拔高教学要求的做法,自然会增加学生对数学的畏难情绪,挫伤其学数学的积极性。  (三)力求“保底”而“不封顶”6  由于学生的学习起点不同,思维水平不均,因此很多课堂中只让优等生唱独角戏,其他学生充当“看客”旁观。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差异的知识技能目标,尽量让更多的人参与,处理好面向全体与关注差异的关系,真正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比如,四年级下册第36页“数图形中的学问”,教材呈现的是三个三角形的组合图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确定不同的实践活动:数线段、数角――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