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543095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31
《浅析小学品德课堂的现状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小学品德课堂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小学品德是提高孩子的德育水平和个人素养的主要课程,提升品德课堂教学魅力,准确定位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非常重要。每一位品德课老师都应当引导学生去做一个高尚的人。 【关键词】思德课堂;准确定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 做一名《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老师的确是幸福的,品德的魅力是指导孩子去过高尚的生活、有质量的生活。怎样才能提升品德课程的魅力指数,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这里就如何准确定位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摒弃无效行为、提升品德课程魅力指数来谈一谈个人的见解。 一
2、、品德课堂中存在种种教学问题 课堂形象一: 课堂很沉闷,教师在照本宣科,把知识点圈给学生,完全为了应付考试,学生脱离课堂,缺少真诚的交流,课堂上多的是假话、套话…… 课堂现象二: 课堂看起来紧张有序,师生之间一问一答,对答如流,滔滔不绝,很流畅,没有知识难点教学的卡课现象,重点、难点都讲到了,没有遗漏,但整节课老师有无数个问题,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被划分为细碎的知识点。 课堂现象三:4 课堂热热闹闹,有游戏、有表演,生动逼真的课件看得学生心花怒放,学生整节课参与性很强,积极性空前高涨……但热闹之后,学生却没有自己的体验和收
3、获。 二、问题成因分析 这些无效或低效课堂的出现,背后都有一个原因:有效课堂教学目标的缺失。 那么究竟什么是教学目标呢?这里摘录一段专家的定义: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的、明确的表述。那么什么是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呢?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目标是通过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素质发展的规格性要求。它有其自身的特点。 第一,注重知识性。品德与社会学科作为一门学科,也是一门知识。教师要准确地把教材中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 第二,注重过程与方法。在讲
4、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过程,要注意方法,多多采用探究法,案例法等,把要传授的知识传递给学生。 第三,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要帮助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价值取向。 品德与社会学科的三维目标制定,既应该恰当,又应该适合学生的实际,只有这样,学生的受益才会是无穷的。 三、解决对策 以上阐述了品德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分析,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品德老师如何让品德课堂充满魅力,让学生充分参与呢?以笔者几年来品德课堂教学经验来说,品德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4 1.制定课堂教学目标
5、,首先要明确教学内容。品德教师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详细阅览,只有知道要教哪些知识,才能设计教学要达到怎样的目标。 2.参考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品社学科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那种把品社学科教学目标分割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贴标签式的表述法,人为地将三维目标进行分割,会对教学造成严重的伤害。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也必须体现这三个维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不能单独分列出“知识与技能目标有哪些”、“
6、情感态度目标有哪些”。 一方面,课堂教学中要落实教学目标,必须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来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 另一方面,从教学目标的角度制定真正促进师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课时教学目标的设定,首先要服从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目标体系。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实际把文本的意义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经验中去,制定出明确、具体、可操作、易检测的阅读教学目标。从总目标到学段目标再到课时目标,做到上一级目标制约下一级目标,下一级目标体现上一级目标。4 3.参考《评价标准》。小学品德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知、情、意、行的整体发展。
7、在教学中,强调以学习实践为重点,发挥出评价的导向作用。而运用多种的评价手段,使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反馈和总结,在总结中探索和创新。可以说,实践活动是素质的内化和外显的中介,在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科学地运用好评价,并着力于帮助学生发展评价能力,将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4.参考教参。教参只是教师教学的参考,而不能迷信教参而全部照搬。另外经过实际教学应用,现用的品生、品社教参编制较好,我们可以取长补短。 《品德与社会》课,在教育与实施过程中可能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育者克服种种困难,创设一个开放式的
8、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自主的环境中充满兴趣地学习,让学生的现实生活成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使品德与社会课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真实的课程。 (责任编辑:龙贤东)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