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536502
大小:10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31
《关于亚里士多德悲剧概念的梳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亚里士多德悲剧概念的梳理内容摘要: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不但是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著作,也是世界文学理论的瑰宝。由于时空的隔离与文化背景的迥异,我们对于亚氏的“悲剧”市场出现误读,因此,系统梳理亚氏“悲剧”的概念,对于正确理解西方戏剧和戏剧理论尤为重要。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悲剧严肃完整亚里士多德《诗学》第六章对“悲剧”是这样定义的:“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
2、陶冶。”①亚氏“悲剧”概念是从形式和美学效果定义的,为方便解读,我将其分解为以下几个关键词: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行动并一一进行考察。首先,悲剧是严肃剧。亚氏在《诗学》中三次提出悲剧和喜剧的比较。第二章中这样写到:“悲剧和喜剧也有同样的差别:喜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悲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②同时,第五章又说:“如前面所说,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摹仿,然而,“坏”不是指一切恶而言,而是指丑而言,其中一种是滑稽。滑稽的事务是某种错误或丑陋,不致引起痛苦或伤害”。③第十三章在讨论情节安排的时候写到:“7
3、此外还有一种介于这两种人(好人和坏人)之间的人,这样的人不十分善良,也不十分公正,而她之所以陷于厄运,不是由于她为非作恶,而是由于他犯了错误,这种人名声显赫,生活幸福,例如俄狄浦斯、堤厄斯忒斯以及出身于他们这样家族的著名人物。”④这三段话似乎有矛盾的地方,但我们如果紧扣“严肃”二字分析的话,可看出这三段话实际上不但不冲突,而是一种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当然,我们首先要明确亚氏说所说的“好人”的含义。亚氏认为悲剧是要摹仿好人,这些好人又不是完人,最好有着显赫的身世,高尚的品质,但往往会犯一个具有宿命色彩的错误,而且这个错误无
4、法摆脱、无从避免。因此,从人物类型上来说,他没有滑稽色彩;从故事情节的发展来说,都是由于一个宿命的错误演化而来,因此带有宿命的严肃意味,带有了探讨问题的严肃性。中国的悲剧作品从人物表现上来说,主人公一般是悲苦人物,或者是出身不好,遭遇悲苦,结局悲惨,但这些人一般也是好人、善良的人,因为只有善良的人遭遇不幸才能引起悲伤情绪。从反映现实来讲,它也具有严肃性。从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大多以好人遭遇了社会不公平的待遇或者恶人的算计所致,但不似希腊所说的自己本身所犯的错误,这是一个根本的区别。即人物与社会的关系紧密度不同,古希腊式的
5、悲剧是人物自身决定的,而中国式的悲剧大多是社会悲剧,即人物的悲惨命运多是社会造成的。悲剧是对一个完整的故事的模仿。第七章这样写到:“所谓‘完整’,指事之有头、有身、有尾。所谓‘头’,指事之不必然上承他事,但自然引起他事发生者;所谓‘尾’,恰与此相反,指事之按照必律或常规自然的上承某事者,但无他事继其后;所谓‘身’,指事之承前启后者。”⑤7这是亚氏给完美的悲剧立下创作的一个原则,也比较符合悲剧演出的规律,在一个封闭的时段观看演出,完整是必须的,否则观众无从看明白。此外,完整的要求有助于剧作家将情节安排的紧凑,演员台词比较简
6、洁。正如第八章所言:“里面(指情节)的事件要有紧密的组织,任何部分一经挪动或删削,就会使整体松动脱节。要是某一部分可有可无,并不引起显著的差异,那就不是整体中的有机部分。”⑥亚氏欣赏的悲剧往往是预设一个“严肃”的前提,或称之为事情的引子,即事之不必然上承他事,但自然引起他事发生者的“头”,比如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预言。这也能看出亚氏悲剧的宿命色彩。除此之外,从文化上寻找源头到话,我个人认为亚氏对悲剧“完整”的论述,实际上体现了西方的严谨和重视逻辑论证的文化特征。即对悲剧的演绎不在乎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原型,真实性上是否合乎
7、生活逻辑,而重视的是故事本身要符合内在逻辑,运用逻辑推理就可以形成一个故事。这点与中国悲剧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的文学传统是从“载道”发展而来的,悲剧出现时,就顺理成章沿袭了这一传统,即从生活中汲取故事,又反映生活,重视故事的真实性,合乎生活成为判断悲剧成功与否的重要砝码。由此可见,西方的悲剧直指人心,有神话和宿命色彩,而中国的悲剧直指社会的黑暗面,具有现实主义的色彩。当然,中国式的悲剧在叙述上也要遵循一定的逻辑,并且有一个体系,比如元曲四折一楔子的结构形式,但这并非是悲剧作品独具的结构形式。悲剧需有一定的长度。亚氏在第七
8、章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给出了原因:“一个美的事物――一个活东西或一个由某些部分组成之物――7不但他的各部分应有一定的安排,而且他的体积也应有一定的大小;因为美要依靠体积与安排,一个非常小的活东西不能美,因为我们的观察处于不可感的时间内,以致模糊不清;一个非常大的活东西,例如一个一千里长的东西,也不能美,因为不能一览而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