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反思

ID:30536006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31

对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反思_第1页
对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反思_第2页
对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反思_第3页
对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反思_第4页
对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反思  摘要针对正常时间准备下的“常态课”,有效教学应该具备史料教学、问题探究、自主学习这三个基本要素。以“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课为例,探讨高中历史有效教学。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效教学;问题探究;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3-0005-02  一堂好的历史课有许多不同的评价体系和指标。但是作为一堂好的“常态课”,既要实现教学目标,又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应该具备这样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史料教学、问题探究、自主学习。如果不能用史料将真实

2、的历史告诉学生,历史的真实性就无法体现,这也会导致学生对相关知识缺乏深刻的认识,无法“知其所以然”;如果没有问题探究,学生的思维就无法有效地激活;如果学生不能自主学习,学生的主体性就无从体现。史料教学与问题探究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如果这三者能够在一节课中得到很好的实践,将极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1史料教学6  历史讲求真实性,只有告诉学生真实的历史,才能得出有益的教训,避免重蹈历史覆辙,而真实的历史往往需要通过阅读史料才能获得。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史料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从目前历史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师在多数情况下

3、都是将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意义等内容以结论的形式告诉学生,要求学生记忆掌握。实际上,教师以这样简单的方式告诉学生,学生也只能是机械地“知其然”,而无法“知其所以然”。其实,史料的应用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将史料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就可以从史料中得出基本结论。同时,经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如在“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课中,学生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为什么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都要干预经济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笔者给学生展示了四则材料:  材料一:3

4、0年代,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所发展,随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加速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  材料二:二战后,科技开发与研究日益社会化。一些科技项目的开发和研究,往往需要跨学科、跨部门的协同配合;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等更是投资巨大、回报率低,私人垄断资本要么无能为力,要么不愿进行投资建设。  材料三:二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都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发展上,这使得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问题日趋严重。为了获得更多利益,垄断资本要求利用国家的力量来保护和扩大国内外市场。6  材料四:从1928年到1

5、932年,也就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的那几年,苏联实施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从农业国一跃成为工业国,整个社会一派欣欣向荣。苏联五年建设计划的成功引起了西方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  ――《大国崛起》  学生根据这四则材料就可以概括出四点原因:1)是为了应付战争或经济危机;2)是国家大规模建设巨额投资的需要;3)是扩大国内外市场的需要;4)是学习社会主义国家的结果。  很显然,在这个问题的讲解过程中,如果没有史料的应用,不仅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有困难,而且教师的讲解也会显得生硬难懂。当然,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可能有相关的史料

6、,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在采用史料教学时既要学会取舍材料,又要做到史料引用要恰到好处,还要能做到史料收集全面、准确。只有全面而恰到好处,才能有助于教学知识的透彻讲解。同时,史料的应用要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不能在一节课引用过多的史料,否则就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也会占用过多的时间,从而导致最终的教学目标无法实现。  2问题探究  “思起于疑”,疑问是学生思维的触发点。历史教学要以问题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等思维能力为核心。在新教学大纲和新课程体系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而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者、学法的指导者、讨论的组织者

7、,即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而学生也要由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其最终结果是培养学生能够自觉学习、独立学习、学会学习。  那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从何而来?一方面,教师可以整合教材内容并设计相关问题;另一方面,学生也可6以根据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出问题,或针对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提出新问题。此外,教材课后安排中也有一些现成的问题。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师通过整合教材内容并设计有效问题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做法,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毕竟有限,很难提出有效的、好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就“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8、一课设计几个探究性的问题:  思考探究一:为什么西欧国家一改过去的自由放任政策,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思考探究二:有人说,凯恩斯不仅是“二战后的繁荣之父”,也是“战后滞胀之母”。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思考探究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对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反思  摘要针对正常时间准备下的“常态课”,有效教学应该具备史料教学、问题探究、自主学习这三个基本要素。以“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课为例,探讨高中历史有效教学。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效教学;问题探究;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3-0005-02  一堂好的历史课有许多不同的评价体系和指标。但是作为一堂好的“常态课”,既要实现教学目标,又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应该具备这样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史料教学、问题探究、自主学习。如果不能用史料将真实

2、的历史告诉学生,历史的真实性就无法体现,这也会导致学生对相关知识缺乏深刻的认识,无法“知其所以然”;如果没有问题探究,学生的思维就无法有效地激活;如果学生不能自主学习,学生的主体性就无从体现。史料教学与问题探究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如果这三者能够在一节课中得到很好的实践,将极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1史料教学6  历史讲求真实性,只有告诉学生真实的历史,才能得出有益的教训,避免重蹈历史覆辙,而真实的历史往往需要通过阅读史料才能获得。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史料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从目前历史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师在多数情况下

3、都是将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意义等内容以结论的形式告诉学生,要求学生记忆掌握。实际上,教师以这样简单的方式告诉学生,学生也只能是机械地“知其然”,而无法“知其所以然”。其实,史料的应用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将史料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就可以从史料中得出基本结论。同时,经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如在“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课中,学生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为什么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都要干预经济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笔者给学生展示了四则材料:  材料一:3

4、0年代,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所发展,随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加速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  材料二:二战后,科技开发与研究日益社会化。一些科技项目的开发和研究,往往需要跨学科、跨部门的协同配合;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等更是投资巨大、回报率低,私人垄断资本要么无能为力,要么不愿进行投资建设。  材料三:二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都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发展上,这使得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问题日趋严重。为了获得更多利益,垄断资本要求利用国家的力量来保护和扩大国内外市场。6  材料四:从1928年到1

5、932年,也就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的那几年,苏联实施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从农业国一跃成为工业国,整个社会一派欣欣向荣。苏联五年建设计划的成功引起了西方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  ――《大国崛起》  学生根据这四则材料就可以概括出四点原因:1)是为了应付战争或经济危机;2)是国家大规模建设巨额投资的需要;3)是扩大国内外市场的需要;4)是学习社会主义国家的结果。  很显然,在这个问题的讲解过程中,如果没有史料的应用,不仅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有困难,而且教师的讲解也会显得生硬难懂。当然,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可能有相关的史料

6、,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在采用史料教学时既要学会取舍材料,又要做到史料引用要恰到好处,还要能做到史料收集全面、准确。只有全面而恰到好处,才能有助于教学知识的透彻讲解。同时,史料的应用要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不能在一节课引用过多的史料,否则就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也会占用过多的时间,从而导致最终的教学目标无法实现。  2问题探究  “思起于疑”,疑问是学生思维的触发点。历史教学要以问题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等思维能力为核心。在新教学大纲和新课程体系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而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者、学法的指导者、讨论的组织者

7、,即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而学生也要由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其最终结果是培养学生能够自觉学习、独立学习、学会学习。  那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从何而来?一方面,教师可以整合教材内容并设计相关问题;另一方面,学生也可6以根据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出问题,或针对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提出新问题。此外,教材课后安排中也有一些现成的问题。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师通过整合教材内容并设计有效问题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做法,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毕竟有限,很难提出有效的、好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就“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8、一课设计几个探究性的问题:  思考探究一:为什么西欧国家一改过去的自由放任政策,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思考探究二:有人说,凯恩斯不仅是“二战后的繁荣之父”,也是“战后滞胀之母”。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思考探究三: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