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535540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31
《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 摘要: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的发展、完善,知识经济体系下的终身学习已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在创新文化的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只有遵循教育内容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形式创新和传播手段创新的思路,才能推动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创新文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8-037-01 一、我国成人教育办学模式的总体格局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主要办学模式格局是业余函授等本科专科学历教育,还有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在职研究生教育、远程教育、岗位培训
2、、高等职业教育岗前培训、各类自学考试、助考辅导班、对外合作办学模式,这些模式共存而相互补充,满足了成人教育发展的需要。在构建新时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成人教育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创新文化背景下,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4 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不缺政府教育官,但缺少推动和促进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政策;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不缺少校长和党委书记,但缺少能引领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教育家;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不缺少专家、学者,但缺少为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传道授业解惑的行家。 多种办学模式共存
3、,比例不尽合理。在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成人学历教育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我国很多成人提高了学历补偿的机会。随着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以及社会教育资金进入高等教育办学领域,进行各种民办教育,普通全日制高校的入学率逐步提高,成人学历教育的历史使命出现了深刻转变,学历教育的比例应该适当进行调整。作为四大教育体系之一的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非学历教育力度不够,成人高等教育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发和研究非学历教育项目。 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却不能适应信息科技的发展水平。成人教育的教学没有合理地结合成人的实际和要求,有的仍然是复制普通高教。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
4、化传媒技术已经非常发达,有的学校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资源承载能力设置招生计划,导致教学设备不能与成人教育的办学规模相匹配,以至于本该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却没有使用,有的甚至沿用了一支粉笔加一本书的老先生式授课模式。对于自学辅导的方式上,也没有完全做到网络平台及时互动,教学资源的共享度极低。 三、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性的途径 要随时关注时代发展趋势,实现教育结果和社会需求同步的发展,达到与时俱进的目的。当今,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一时代的鲜明特点就是迅速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4这就要求教育者紧跟时代发展方向,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和时代发展同行。另外
5、,成人教育要确立终身学习的教学目标,教育者要不断对教育形式进行改革化创新,达到提升服务品质,完善教育过程中的要求。成人教育要以终身教育、现代教育和继续教育为重点,促使人们获取知识,充实自我,提高素质,以优化学习途径。 成人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终身教育,是一种被公认的教育形式之一,国际化程度的加快促使成人教育的地位和育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人教育正在从教育的边缘向教育的中心靠拢。成人教育可以借助教育国际化的东风,大力开展高层次的继续教育,为成人教育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继续走校企合作办学道路。在我国,财政教育拨款一般仅能勉强维持学校的日常运转,而对成人教
6、育的投资则更少。成人教育办学条件若要改善和变革,则主要取决于它争取到的外界的支持,尤其是企业界的支持。走校企合作办学道路的好处还在于,学校与企业合作后,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充分利用企业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根据企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设置,从而改变学校脱离社会需求,只热衷学历教学的现象;还可以根据企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改变课程单调、陈旧的问题。其次,企业在职职工可利用业余时间授课,学员利用双休日和晚上时间到学校学习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达到规定学时后,由学校对学生进行统一鉴定考核,颁发结业证书。 四、创新文化引领下成人高等继续教
7、育发展与改革的现实任务4 在中国计划生育和成人高等教育机制双重限制下,适龄青年群体和成人学历补偿群体参与成人学历教育的人数正在逐年减少,但随着学习型社会的日渐成熟,终身学习日益成为人们接受文化的发展趋势之一,成人层面的休闲娱乐和不以文凭为目的的非功利性的、放松式学习行为将逐渐变为常态,这就要求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必须积极应对学习目的的变化,要做到两手抓,既要及时调整现有成人学历教育的专业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更要设计非学历教育的课程模块以满足学习者对提高知识和加强能力的渴求。 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办学理想的状态是办学主体的小环境和国家教育的大环境整体和谐。当
8、前,如何激活各办学单位的小环境是适应大环境的首要举措,办学单位应重点突出特色,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