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507696
大小:3.66 MB
页数:95页
时间:2018-12-30
《古玉器受沁机理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古玉器受沁机理初探姓名:王荣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科学技术史指导教师:王昌燧;冯敏2007040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整个古代世界,除南美洲玛雅地区、新西兰毛利人地区曾有过不长时间的玉文化外,唯有中国的玉文化长盛不衰,绵延八千余年,因此玉文化常被视为中西方文明最古老的分水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之一。最近几十年来,我国各地大量玉器文物的陆续出土,使玉器研究长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物考古学者和博物馆学者从各自学科领域对古玉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地质学者的逐渐介入也为古玉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由于古玉器的珍
2、贵性和不可还原性,稍有不慎就会对古玉器产生永久的破坏,因此,为了有效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首先应正确判断出土文物的物理化学性状,然后再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保护条件。从机理层次探讨埋藏环境下古玉器的化学风化过程,将有助于认识出土古玉器内、外层物化性状的形成原因。虽然属于基础研究,但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国内外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拟从模拟溶解实验和出土古玉实物分析两个方面对古玉入土之后的受沁机理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服务于古玉器的保护及科技鉴定事业,以下简述论文的主要工作。第一章首先从考古发掘资料佐证中国玉器的悠久
3、历史、中国玉文化的独一无二,阐明玉器研究的重要意义,指出玉器研究体系的博大精深、包罗/I了象。然后对中国玉的概念进行了简单论述,对论文中玉器的命名进行了统一规范。第二章从玉质鉴定、玉料产地以及次生变化三个方面对古玉器的地质(科技)考古学研究进行了综述。玉质研究,其对象多为西汉及其之前的出土古玉,同时由于新石器时代玉材的种类繁多、用途多样,因此,大多数玉质研究工作更集中于这一时期。玉材科学鉴定结果的统计数据显示,闪石玉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最主要的玉材,其次是蛇纹石、大理岩、石英、绢云母等玉材。结合历史时期的研究结果显示,从新石器时代至西汉,闪石玉一直是
4、中国古代玉器最主要的种类;玉料产地研究表明,新石器时代各文化区域内出土玉器的原料应来自当地文化区域圈内,即史前玉料“就近取材”。不同产地的玉料,其6”0值差异明显,可以结合6D值和玉石成矿年代判别古玉的原料产地:古玉的次生变化研究显示,国内外学者主要对古玉器的颜色变化,诸如白化、变黑、变红、变黄等现象的原因进行了一些探讨,许多工作至今尚未得以开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三章从模拟实验的角度对古玉埋藏后的共性特征进行了探讨。模拟中不仅注意到中国土壤“南酸北碱”的分布特点,而且考虑材质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材质玉料的主量元素均有流失,但并不是
5、按照化学计算量等成分流失的,而是按照化学键被破坏的难易程度流失的,即流失量Ca2+>M92+>Si4+;不同材质玉料酸性环境下的流失量大于碱性环境;酸性或者碱性环境下,蛇纹石矿物M92+的流失量均高于透闪石矿物M矿+的流失量;方解石Ca2+在酸性环境下的流失量远远大于透闪石和蛇纹石阳离子的流失量。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很好地解释许多出土古玉呈现的现象。第四章指出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著名遗址,如良渚文化遗址、凌家滩文化遗址、北阴阳营文化遗址以及薛家岗文化遗址出土的部分受沁古玉中,普遍存在着“外实内松”现象,这是有悖于一般“由表及里”的风化机理。该章对具有
6、此典型现象的透闪石玉和蛇纹石玉的外观形貌、显微结构和化学成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在前一章的基础上对透闪石古玉和蛇纹石古玉入土之后的受沁过程进行了探讨,认为它们均经历了风化淋滤阶段和渗透胶结阶段。表明古玉的风化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失”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得”的过程。出土古玉的整体性质状况是在长期的地下埋藏过程中,“失”和“得”两个过程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此外,本章还对镶嵌玉种类入土之后的受沁过程进行了简单论述。U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Throughouttheancientworld,Chinawastheonlycountrywi
7、thprospemusandcontinuousjadeculturelastingover8000years,whileamongothersjustMayaregionofSouthAmericaandtheMaoriregionofNewZealandusedtohaveshort—termjadeculture.SojadecultureWaSoftenregardedastheinitialwatershedbetweentheeasternandwesterncivilization,andalsooneofthemostimport
8、ant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symbols.Inrecentdecades,alotofjadeartifa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