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fdi与中国经济增长

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fdi与中国经济增长

ID:30436442

大小:284.2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9

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fdi与中国经济增长_第1页
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fdi与中国经济增长_第2页
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fdi与中国经济增长_第3页
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fdi与中国经济增长_第4页
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fdi与中国经济增长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fdi与中国经济增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3期总第114期浙江工商大学学报No.3Vol.1142012年5月JOURNALOFZHEJIANGGONGSHANGUNIVERSITYMay2012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FDI与中国经济增长曾慧(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杭州310018)摘要:从东道国技术创新能力的视角,构建了研发活动影响FDI经济增长效应的理论模型,运用2000—2008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研发活动在推动FDI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实证检验结果表明,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受到技术创新能力的限制,而且技术创新能力

2、对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FDI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技术创新能力中图分类号:C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505(2012)03-0032-07一、引言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以下简称FDI)与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理论上,FDI内生的技术和知识溢出可以提高东道国国内生产率水平,促进当地的经济增长。然而实证研究结果却表明,FDI仅能促进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对发展中东道国的检验却存在着不一致性。究其原因,学者们普遍认为是由

3、于发展中东道国对FDI的吸收能力不同而造成。他们尝试运用Cohen和[1]Levinthal(1990)在分析企业研发作用时首次提出的“吸收能力”的概念来解释FDI经济增长效应的[2]国别差异和地域差异,并从人力资本水平(Balasubrananyam等,1996)、金融市场效率(Alfaro等,[3][4][5]2004)、贸易开放程度(Holmes和Schmitz,2001;陈福中和陈诚,2011)、知识产权保护(汤易兵[6]和丁卫明,2011)等多个角度诠释东道国吸收能力对FDI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然而遗憾的是,纵观现有文献,

4、从东道国技术创新能力的视角来阐释吸收能力对FDI经济增长效应影响的研究却非常少见。关于东道国技术创新能力与FDI关系的讨论源于对技术扩散的“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之争。新增长理论在视知识产品具有非竞争性的前提下,假定落后国家对技术领先国家的技术模仿成本要远远小于后者的技术创新成本,并且模仿成本与可供模仿的知识产品选择集成反比,进而得到技术外溢效果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尤其是初始的技术水平差距呈正比,技术落后国家完全有可能利用这一后发优势实现赶超效应,即存在技术趋同效应。然而,对FDI技术外溢的实证检[7]验却并不支

5、持这一观点。Imbriani和Reganati(1997)对意大利的研究表明,外资企业知识和技术外收稿日期:2011-12-2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03084);浙江省教育厅基金项目(Y201119486);浙江省2011年度统计学术类重点课题;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度校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Xgy1177)作者简介:曾慧,女,湖南临湘人,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社会经济统计方法与应用方面的研究。第3期曾慧: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FDI与中国经济增长33[8]溢效果的大小与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程

6、度呈反向变动关系。Kokko(1994),Kokko、Tansini和Ze-[9]jan(1996)对墨西哥、乌拉圭的研究也发现,如果外资企业技术水平显著高于国内企业,则几乎不存在任何外溢效应。新增长理论仅仅考虑模仿知识产品选择集的“技术收敛”实际上是一种技术扩散的[1]“绝对收敛”。与新增长理论不同,Cohen和Levinthal(1990)认为知识产品具有很强的自我累积性和路径依赖性,任何新知识都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较大的现存知识量意味着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去开发更多的知识。研发投入不仅能够直接带来新的技术成果,更重要

7、的是增强了本国对外来技术的模仿和学习能力。因此,技术差距水平对技术外溢效果的影响是两方面的:如果内、外资企业技术水平差距过大,虽然可供国内企业进行技术模仿、学习的机会很多,然而由于内资企业本身没有足够的能[10]力去吸收、模仿外资企业的先进技术,导致最后外溢效果很小。Verspagen(1992)在Cohen和Levinthal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条件收敛”假说,即技术趋同假说的成立必须依赖于其它条件,其中之一就是技术落后国家自身的技术能力能否有效地吸收发达国家的技术外溢。此后,大量的研究结论都证实了“条[11][12]件收敛”假

8、说(Kathuria,2000;Griffith、Redding和Van,2003)。近年来,国内部分学者也开始探讨技[13]术创新能力对FDI技术外溢、东道国(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代表性的文献有,吕世生和张诚(2004)的研究表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