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岳麓区麓谷地块可行性研究报告

长沙市岳麓区麓谷地块可行性研究报告

ID:30344004

大小:1.67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2-29

长沙市岳麓区麓谷地块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长沙市岳麓区麓谷地块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长沙市岳麓区麓谷地块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长沙市岳麓区麓谷地块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长沙市岳麓区麓谷地块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沙市岳麓区麓谷地块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长沙市岳麓区麓谷地块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部分城市简介一、城市概况长沙是湖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信息中心,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辖芙蓉、天心、岳麓、开福、雨花五区,长沙、望城、宁乡三县和浏阳市,长沙市土地总面积1.18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55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70平方公里;总人口601.8万人,城市人口160多万。在国家公布的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中,长沙名列第19位。长沙,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有风景独秀“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岳麓山,有水洲相拥“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湘江;长沙,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有在海内外享有盛名的世界第八

2、大奇迹马王堆汉墓、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及三国东吴简牍;“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长沙更涌现了一批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长沙交通便利。已基本形成了水陆空现代化交通体系,长沙黄花机场是国际空港,已开通39条航线,可直飞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曼谷等特大城市和地区。以长沙为中心的全省高速公路网已经形成,107、319、京珠高速等公路均汇于市区,长沙已列为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长沙又是全国铁路交通枢纽,京广复线贯穿南北,湘黔、浙赣、石长线连接东西;长沙港口主枢纽霞凝港区一期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具备千吨级生产能力。项目所在的岳麓区是长沙市内五区之一,位于古城

3、长沙湘江西滨,与长沙市中心区隔江相望,是长沙市的西部门户。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岳麓山而得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我国著名的“智能密集区”,具有丰富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和极强的科研开发能力。全区面积145平方公里,总人口41万人。岳麓新城分别与望城县的雷锋镇、星城镇、含浦镇及坪塘镇相邻,往西通过长常高速公路、三一九国道可与宁乡、益阳、常德紧密联系。通过绕城公路、城市环线与市区各片以及京珠高速公路联成网络,与机场、车站、港口等城市交通枢纽形成快速联系通道。通过湘江五一大桥、北大桥、南大桥、黑石铺大桥等大型桥梁,架立多条交通走廊,实现河西与河东的分而不隔,联系快捷。在长株潭经济一

4、体化和湘江生态经济带体系中,岳麓区是整个湘江河西体系的北端经济圈,处于河西龙头地位。自古以来,这里人文荟萃,是著名的高校文化区,是长沙“以文立市”的根基,聚集了长沙市的行政办公中心,独具高新技术与高教科研文化及自然人文风景等优势。二、经济环境据市统计局的有关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长沙实现GDP总值995.5亿元,同比增长16.1%;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19.82亿元,同比增长32.7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615.7元,增长16%,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348元,增长19.8%,同比提高5.5个百分点。上半年长沙经济运行突出的特点有五方面:一是经

5、济发展速度加快。上半年长沙市地区生产总值继一季度达到16.2%之后,二季度仍然保持快速增长,为近年来最好水平,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个百分点左右;二是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上半年地方财政收入、企业效益、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同步增长;三是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上半年长沙市非国有经济完成投资增长43.6%;技术改造投资增长87.6%,占比分别达70.8%和19.4%,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5.9个百分点和5.4个百分点;四是商品房结构进一步优化,上半年高档商品房开发面积占全部商品住宅开发面积比重下降,普通商品房与经济适用房比重提高;五是就业等关注民生工作卓有成效。长沙是湖南省重要工业基地,已

6、初步形成了以轻纺、机械、电子、食品、家电为主体的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体系。按40个工业大类划分,除石油、天然气外,其他39个工业大类都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长沙市现有工业企业42442家,其中大中型企业109家。常年产品万余种,其中优质产品逾千,国优35项,部优178项,省优788项。大型水泵、罗茨风机、柴油机、汽油发动机、农用汽车、摩托车、计算机、汽车吊车、冰箱、电视机、油漆、日用化工等产品,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重要位置。湘绣、鞭炮、烟花、陶器、瓷器、花岗石等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近年来,岳麓区举全区之力抓城市建设,合万众之心建经济强区,GDP连续多年保持15%以上的

7、高增长,财政收入四年翻了两番多,掀起了一个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2006年实现GDP1542015万元,同比增长15.8%,增速位居五区之首。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3392万元,同比增长21.9%。工业持续大幅增长,传统产业在改造中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加速。三次产业的结构比由2005年的1.9:32.8:65.3调整为1.7:34.9:63.4。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5%、45.1%、54.4%。2006年全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907元,同比增长11.06%。其中人均工薪收入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