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历史课程教学方式地转变

高中的历史课程教学方式地转变

ID:30214121

大小:102.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2-27

高中的历史课程教学方式地转变_第1页
高中的历史课程教学方式地转变_第2页
高中的历史课程教学方式地转变_第3页
高中的历史课程教学方式地转变_第4页
高中的历史课程教学方式地转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的历史课程教学方式地转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转变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新课程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学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教师要创设丰富的历史教学情境,积极营造宽松、活泼、让人思考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成为一个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而不是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这就意味着历史教师必须改变习惯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意味着历史课堂教学必须发生质的变化。一、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一)传统历史课堂教学的审视“改革的中心在课堂”,“学校改革倘若不以课堂改革为中心,就不可能有丰硕的成

2、果”。钟启泉:《课堂改革:学校改革的中心》,《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3期。因此,追问、梳理传统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是进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哪些问题呢,我们认为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1、教学目标:知识要求具体,能力要求泛化,情感目标缺位长期以来,中学历史课程追求知识本位和学科中心,以向学生传授完整、系统的历史学科知识为取向。因此,原先使用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对历史教学的知识目标提出了过于烦琐的要求,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高中历史课本“繁、难、偏、旧”。有一位历史学者这样分析传统历史课程的弊端:(旧课程)始终不

3、敢把过繁过多的知识点削减下来。凝固的“学科体系”几乎成了紧箍咒,历朝历帝,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四大板块,事件、人物、典章、制度四大样式,什么也不能短缺,以致面面俱到,琐琐屑屑,不仅使中学教材成了大学教材的“压缩饼干”,而且势必蜻蜓点水、语焉不详,比大学教材更概念化和教条化。……结果,每堂课有那么多知识点,概念多于史实,老师上都上不下来,更不用说讲活、讲透。学生呢,记不胜记,不堪重压,产生逆反心理是情理之中的事。可以不无刻薄地说,(旧课程)实际上是让教师和学生戴着镣铐跳舞,按着单调乏味的节奏操练,怎么会感到快乐呢?王家范:《感受历史智慧是一种愉悦》,《

4、历史教学问题》,2002年第1期。例如,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鸦片战争的经过”一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就有几十处。请看下面的归纳:○事件:禁烟运动、三元里人民抗英、英国割占香港岛。○时间:(1)1840年6月,战争开始。(2)1841年初,英军扩大侵华战争。(3)1842年8月,鸦片战争结束。○地名:广东珠江口、广州沙角和大角炮台、广州虎门、香港岛、三元里、浙江定海、上海吴淞、江苏镇江、天津白河口、南京下关。○地图:《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人物:林则徐、道光、义律、琦善、关天培、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裕谦、陈化成、海龄。由此学生不得不

5、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记忆、背诵、抄写这些过细的知识点上,致使历史教学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等目标流于形式。相对于历史知识具体而繁重的教学要求,原先高中历史课程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则较为泛化和模糊。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虽然指出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大纲》对能力要求不具体、操作性差,使用的是诸如“掌握”、“形成”、“归纳”、“分析”、“判断”等术语,缺乏行为例证,结果还是知识教学落实得多,能力培养贯彻得少。美国的历史课程从低年级开始就逐步进行能力训练,如,查文献,写论文,搞社会调查,写

6、调查报告。而中国的学生除了会背诵干巴巴的知识点和解题以外,对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历史学的基本方法几乎一无所知。实际上高中三年的历史教学,我们仅仅培养了学生一种能力,即通过记忆的手段达成应试目标的能力。历史课程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敬业精神、开放胸怀、高尚情操的极好载体。但是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以完成知识性任务为主旨,因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或抽象、或附带,往往成为“聋子的耳朵——摆设”。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和规定了高中历史教育的基本目标。其突出特点在于,把知识与能力有机

7、地结合在一起,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明确提出,同时把政治思想教育拓展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从而实现了历史教学中学生知识学习,能力提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统一。2、教学过程:以讲为主,教材至上,格式化教案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几乎是清一色的“五段教学法”,“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五个连续的教学步骤在历史课堂中有板有眼地上演着。在这一模式下,教师预设教学目标,规划反馈问题,左右教学流程,控制课堂讲坛,学生完全处在“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教我学”的被动状态。我的困惑我有一次去听30多岁D老师的历史公开课。通过讲述、提

8、问、板书、课堂作业等方式,她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明末农民战争”的“讲授任务”。课后交换意见时,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