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5程序文件资料资料资料-2017版

17025程序文件资料资料资料-2017版

ID:30209365

大小:282.5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8-12-27

上传者:linlin921
17025程序文件资料资料资料-2017版_第1页
17025程序文件资料资料资料-2017版_第2页
17025程序文件资料资料资料-2017版_第3页
17025程序文件资料资料资料-2017版_第4页
17025程序文件资料资料资料-2017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17025程序文件资料资料资料-2017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实用标准文案XXXXXXXXXXX检测中心文件编号AA.BB-01-2017版本第A版第0次修改保护客户的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的程序页码共1页第1页1目的确保客户在商业、法律上的机密信息和专有权得到保护,维护客户的利益和中心的信誉。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一切涉及客户机密和专有权的信息保护工作。3职责检测中心主任负责在对客户服务过程中的客户机密与专有权保护工作,并负责泄密行为的处理。资料管理人员负责有关客户合同、检测报告、检测记录等信息(包括电子存储和电子传输的客户信息)的保密工作,综合管理室负责客户样品信息的保密工作;全体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本程序中规定的保密措施。4控制程序4.1保密内容保密内容包括客户提供的信息(包括合同、信用证和有关单据,以及货物的品质、价格;客户名称、地址)、样品和样本以及一切将对客户在商业上、专有权上、法律上造成损失或危害的信息。保密内容还将间接涉及到检测中心的检测记录、检测结果报告、统计报表等内容以及计算机中存储和传输的相关信息。4.2保密措施4.2.1检测中心主任负责在对客户服务过程中的客户机密信息和专有权保护工作。4.2.2质量负责人对各室人员进行保护客户机密和专有权教育。任何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其他人员传递需要保密的任何信息。4.2.3资料管理人员负责客户查询信息的接待工作,客户只能查阅与其本身委托工作相关的信息。在查阅前,资料管理人员要查证查阅人有关证明文件并报检测中心主任批准。4.2.4对于违反上述规定工作人员,检测中心主任有义务查清问题并追究责任。5相关文件5.1《检测中心公正行为控制程序》5.2《文件控制程序》编制审批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XXXXXXXXXXX检测中心文件编号AA.BB-02-2017版本第A版第0次修改保证检测中心诚信度的程序页码共1页第1页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1目的确保检测中心人员在公正性、判断力以及工作诚实性方面的可信度。2适用范围适用于检测中心所有人员。3职责质量负责人检查考核检测中心人员的行为,并按规定对不良行为进行处理。4控制程序4.1检测中心人员公正行为教育综合管理室根据检测中心《年度培训计划》,对检测中心人员定期进行公正行为教育和相关知识的培训。4.2不良行为的控制4.2.1检测中心主任应保证检测人员免受来自于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影响。4.2.2检测中心要确保检测人员不参加与工作和服务内容相关的经商行为;确保检测中心全体人员不因财经问题影响工作的公正性和诚实性。如发现检测中心人员有这些不良行为,质量负责人应马上停止或调整其工作岗位,及时、尽量挽回对客户造成的影响(如存在),并上报检测中心主任处理。4.2.3检测中心人员要自觉遵守相关法规和检测中心质量手册及管理制度的要求。主任负责监督质量和技术负责人的管理行为;质量和技术负责人负责监督检测中心人员,发现违规人员,应马上逐级上报处理。4.3不良行为的处理4.3.1质量负责人负责对各室人员不良行为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负责对违规人员进行停止工作、工作岗位调整等处理并上报检测中心主任。如发现由于检测中心工作人员不良行为对客户造成了影响,质量和技术负责人还要负责尽量挽回对客户所造成的影响。4.3.2检测中心主任负责工作人员违规行为的最终行政处理。4.3.3综合管理室负责对各室人员不良行为处理结果的记录和记录归档。5相关文件5.1《人员培训程序》QSPl4-20076记录6.1《工作人员不良行为处理记录》Q10HYJZ008编制审批XXXXXXXXXXX检测中心文件编号AA.BB-03-2017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版本第A版第0次修改文件控制程序页码共2页第1页1目的对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相关场所使用的文件为有效版本。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检测中心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审批、发放、修改和归档管理等,包括外来文件的控制。3职责检测中心管理办公室负责建立《有效文件目录》,负责受控文件的登记、标识、发放、回收、保管和处理。4控制程序4.1文件的批准4.1.1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制,检测中心主任负责审批。4.1.2质量、技术文件由质量和技术相关技术人员组织编制,技术负责人审批。4.2文件的更改、换版和作废4.2.1文件更改应由原文件起草人或部门负责;文件更改的审核、批准亦应由原审核、批准人进行;当原起草人和审批者不在职时,可由其他相关人员负责,但必须有相应的背景经验。4.2.2管理体系文件更改采用划改、局部修改、换页等方式,局部修改应在更改文字处加下划线,换页时在所换页的文件注明修改次数。《质量手册》的更改以换页的形式进行,换页后更换的页面修改状态从A/0,依此改为A/1,A/2…...填写《文件更改通知单》并按《文件发放登记表》的名单发放修改后的文件,并对原文件页面进行收回并销毁处理。其他文件修改后,整个文件的文件修改状态从A/0,依此改为A/1,A/2….填写《文件更改通知单》并按《文件发放登记表》的名单发放修改后的文件,并对原文件页面进行收回并销毁处理。4.2.3收到更改文件版本的有关人员,应及时学习和传达,以保证最新版本的文件内容得以贯彻执行。4.2.4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文件必须换版:a)管理体系有变动;b)组织机构有重大调整;c)文件经多次修改后有必要进行换版时。4.2.5作废文件由文件管理人员负责销毁,并做好记录;外来文件由文件管理人员进行收发登记,负责列入有效文件清单并实施有效控制管理。4.2.6文件管理人员负责定期核查使用的国际标准、国内标准、行业标准、外来版本是否有效,并及时更换过期文件。4.3文件的发放和回收4.3.1质量手册为受控文件,发放范围由质量负责人审定,其它文件应按文件内容发至执行文件的各室。4.3.2文件管理人员应建立文件总目录及发放收回记录。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XXXXXXXXXXX检测中心文件编号AA.BB-03-2017版本第A版第0次修改文件控制程序页码共2页第2页4.3.3文件管理人员应根据文件分发记录于声明文件作废或修订批准后,按收旧领新的原则。确保各相关场所使用文件的有效性。4.4文件的使用、保存、存档要求4.4.1文件管理员应建立有效文件目录,并每年审查一次,非现场使用的文件,由检测中心专人管理。4.4.2任何人均不得在有效文件上随意涂改,当文件污损影响使用时,应及时向文件管理员进行更换。4.5文件标识4.5.1发放文件标识受控文件:对发至检测中心人员使用的文件加盖受控印章;非受控文件:对发给检测中心外部有关部门和人员的参考用文件,盖不受控印章。4.5.2发放后标识失效作废文件:对经修改/换版的管理体系文件或过期作废的技术文件,加盖作废印章。4.6文件编号4.6.1质量手册编码规则如下:CC.BB.SQM-XXXX&CC.BB.:公司质量文件代码,SQM:检测中心质量手册,XXXX:版本年号,&:版次以A,B,C依次更替4.6.2程序文件编码规则如下:AA.BB-XXXX&CC.BB.:公司质量文件代码,SQP:检测中心程序文件,XXXX:版本年号,&:版次以A,B,C依次更替4.6.2技术与质量文件编码规则按XXXXXXXXXXX《技术文件管理办法》编写。4.6.4质量记录编码规则如下:SD.QR-XX&SD.:公司代码,QR:质量记录代码,XX:记录过程代号,&:版次以A,B,C依次更替,检测中心质量体系专用记录在XX前加S号,代表检测中心。5.相关文件5.1《记录控制程序》AA.BB-04-20175.2《检测方法确认程序》AA.BB-17-20175.3《技术文件管理办法》CC.BB.JG-016.记录6.1《文件发放登记表》SS.VV4-026.2《有效文件目录清单》SS.VV4046.3《文件更改通知单》SS.VV403编制审批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XXXXXXXXXXX检测中心文件编号AA.BB-04-2017版本第A版第0次修改记录控制程序页码共1页第1页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1目的为证明满足质量要求的程度或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提供客观证据,对记录进行控制。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质量和技术记录的标识、收集、编目、存档、借阅、维护、清理等环节。3职责3.1质量负责人负责内部审核、管理评审记录的保存,批准质量记录格式。3.2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记录格式的批准。3.3质量和技术活动的完成人员负责记录的规范填写。3.4文件管理员负责记录的收集、编目、储存、保管和处置。4控制程序4.1控制范围4.1.1技术记录:证明检测满足质量要求程度的技术记录,如原始观察记录,校验(准)记录、检测记录和报告等。4.1.2质量记录:证明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质量记录,如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记录,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等。4.2控制要求4.2.1记录由记录使用部门起草,由质量负责人统一设计格式,统一编号后实施。4.2.2所有记录均应字迹清楚、数据准确、信息齐全。如记录出现错误,不应涂改,应用在错误部分盖章并在旁边写上正确值,且应保证原错误数据在必要时能够辩认清楚。4.2.3理化、无损检测报告由相应专业I级(含I级)以上资格人员填写,由专业授权签字人审核后方可生效。4.2.4所有记录应保证安全和保密。4.2.5所有记录应便于检索,储存保管设施应符合要求,避免损坏、变质和丢失,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保存期限按《质量手册》规定执行。4.2.6检测中心应有专人保护以电子方式储存的记录(备份),防止未经授权接触或修改这些记录。4.2.7记录的标识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4.2.8资料室记录不准外借和复印,查阅必须经质量负责人的批准,且限期归还。5相关文件5.1《文件控制程序》AA.BB-03-20176记录6.1《质量记录清单》SS.VV4-01编制审批XXXXXXXXXXX检测中心文件编号AA.BB-05-2017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版本第A版第0次修改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程序页码共2页第1页1目的确认客户与检测中心双方对合同规定内容理解的一致性;确认合同规定内容与本国和国际法律、法规、指令及惯例的非冲突性;确认检测方法;确认检测中心有能力保证合同的执行;确认检测人员能及时理解合同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合同。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对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3职责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新的、复杂的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合同评审员负责常规、简单、重复性的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4控制程序4.1评审分类4.1.1常规评审:指对客户提出的要求属于常规、简单检测工作范畴或属于已评审过的重复性检测工作范畴的合同的评审。这种评审由合同评审员负责。4.1.2小组评审:指对客户提出的要求属于新的、复杂的或更高要求的检测工作范畴的合同的评审。这种评审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如果评审包括检测分包,则需负责检测分包人员参加。4.2合同的受理4.2.1合同评审员负责合同的受理。受理的合同以《检测委托单》的形式体现,也可以其它书面或口头协议方式体现。但以口头协议方式体现的合同要及时记录在《检测委托单》上。4.2.2合同评审员受理合同后,首先要根据分类原则判断其是否属于例行评审的范畴,如属于这个范畴则要由合同评审员本人评审。否则递交质量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小组评审。4.3合同的评审4.3.1常规评审:合同评审员接收客户委托后,首先检查、确定《检测委托单》填写是否规范,如:客户的要求填写的是否明确;所附的信息、资料是否充分:检测方法、验收标准(如合同中包括取样工作内容时,则包括取样)和对检测报告的要求是否明确等。然后检查随合同所带样品的标识是否清晰、样品状态是否符合检测要求等。如符合上述要求,合同评审员在《检测委托单》上注明日期并签名即可。否则,应与客户协商确认或者拒签合同。4.3.2小组评审:质量负责人从合同评审员处接到合同后。先确定参加评审的人员,这些人员应是合同评审员和与合同要求的检测工作相关的人员。如果评审包括检测分包的工作,则需负责检测分包人员参加评审。评审的形式,在一般情况下采用会议评审。评审的内容除4.3.1中涉及的惯例评审内容外,还应重点评审客户要求是否符合国家法令、法规、贸易条款和国际检测惯例和检测中心有无检测能力(包括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工作经验、设备条件与状态,检测中心检测分包方的能力,标准方法与标准物质的支持、检测时限等)。如果评审结果符合上述要求,则合同评审员代表检测中心在《检测委托单》上签字,质量负责人在《合同评审记录》上签字。否则,应拒签或要求客户修改,重新评审后签订合同。合同评审员负责填写《合同评审记录》。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XXXXXXXXXXX检测中心文件编号AA.BB-05-2017版本第A版第0次修改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程序页码共2页第2页4.3.3合同的执行合同评审通过后,由合同评审员开具《检测工作任务单》并随样品分发至各室。4.3.4合同的修改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如客户要求修改合同,原合同评审人员须依据同样的合同评审手续进行评审。负责合同评审的人员要将变更情况通知所有受影响人员。4.3.5合同的偏离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如由于检测中心原因造成合同执行的偏离,室主任应及时通知客户。同时需与客户进行协商,如客户让步,则继续履行合同;否则终止合同。4.3.6合同的归档合同评审员负责各种合同及评审记录的填写和整理,并定期交给文件管理员保存。见《记录控制程序》。6相关文件6.1《记录控制程序》AA.BB-05-20176.2《抽样控制程序》AA.BB-19-20177记录7.1《检测委托单》Q10HYJZ0017.2《检测合同评审记录》Q10HYJZ015编制审批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XXXXXXXXXXX检测中心文件编号AA.BB-06-2017版本第A版第0次修改检测的分包控制程序页码共2页第1页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1目的对检测分包方进行评审,选择合格分包方的各项控制活动。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检测工作的分包全过程。3职责技术负责人负责分包工作。4控制程序4.1分包范围检测中心由于资源、能力、工作量等原因,可将部分检测工作分包给有能力的分包方。分包工作可包括:a.由于工作量大,人员和设备等资源情况已处于超负荷状态,无法保证及时出具结果报告的检测项目;b.个别需要特殊专业检测技术的检测项目;c.暂时尚不具备检测能力的检测项目。4.2对客户的责任4.2.1由客户指定分包方检测的项目,检测中心不承担任何工作责任。4.2.2检测中心就分包检测项目向客户负责。4.3分包方的选择和评价4.3.1检测中心分包检测项目将选择符合CNAS/RL01:2007《检测中心认可规则》(等同采用ISO/IECl7025:2005)要求的分包检测中心,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就分包项目对分包检测中心的检测能力、资源和检测工作质量进行考核,合格后填写供方评定记录,由质量负责人审批,签署《分包协议书》并将该分包方列入《合格供方名录》。分包方应向检测中心保证:a.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检测结果报告(包括相关的原始记录等);b.不得以任何借口将分包的检测工作转包给其它检测中心;c.分包检测中心人员、设备等资源发生变化,影响到分包的检测工作时,应及时通知检测中心。4.3.2技术负责人对分包方检测中心的技术能力和检测结果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填写《供货业绩表》,当发现其能力和检测质量无法满足规定要求,应取消分包方资格。4.4分包的实施4.4.1技术负责人根据4.1条要求,确认需要分包检测项目后,在实施分包之前,将《分包通知书》或内容转达到客户,获得客户确认后(最好是书面确认)实施分包,并保留客户对分包检测项目的确认记录。4.4.2技术负责人根据分包检测项目,从《合格供方名录》所列出的检测中心中指定合格的分包检测中心进行分包检测工作。4.5所有分包方检测中心的档案(包括资格证明材料和分包检测记录)由文件管理员归档保存。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XXXXXXXXXXX检测中心文件编号AA.BB-06-2017版本第A版第0次修改检测的分包控制程序页码共2页第2页5.相关文件5.1《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程序》QSP32-20075.2《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程序》AA.BB-05-20176.记录5.1《合格供方名录》SS.VV7-085.2《供方评定记录表》SS.VV7-075.3《供货业绩表》SS.VV7-09编制审批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XXXXXXXXXXX检测中心文件编号AA.BB-07-2017版本第A版第0次修改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控制程序页码共1页第1页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1目的确保检测中心选择有质量保证并符合检测要求产品的供应商。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对检测中心供给仪器、设备及试剂和易耗物品的供应商的评价。3职责3.1质量负责人负责合格供应商的批准。3.2设备管理员、试剂管理人员负责供应商的考察和合格供应商的考核。4控制程序4.1供应商的考察设备管理员、试剂管理人员负责供应商的考察,考察的内容包括:供应商管理体系完善及产品质量保证情况,产品满足检测工作以及供货时间、售后服务情况等。4.2侯选供应商的选择设备管理员、试剂管理人员负责将考察合格的供应商报质量负责人审批后列为侯选供应商,并可给检测中心试供给。4.3合格供应商审批设备管理员、试剂管理人员根据侯选供应商供货的服务和产品质量情况决定是否推荐为合格供应商,经质量负责人审核批准,方可与检测中心签定长期供给合同并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录》。4.4合格供应商监督设备管理员、试剂管理人员通过对各合格供应商供应的设备、试剂和易耗品进行验收及验证来监督合格供应商。如果某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供货能力和服务质量等不符合规定的要求,应通知其限期整改(一般为3个月),整改后仍不合格者,报质量负责人审批后,取消合格供应商资格。5相关文件5.1《试剂和易耗品接收、储存程序》QSP26—20076记录6.1《合格供应商名录》SS.VV7-08编制审批XXXXXXXXXXX检测中心文件编号AA.BB-08-2017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版本第A版第0次修改投诉处理程序页码共1页第1页1目的确保正确处理投诉,增加客户对检测中心的可信度。2适用范围本程序用于客户及其它方面对中心的投诉处理。3职责检测中心质量负责人负责投诉的受理、处理4控制程序4.1检测中心应接受署名且有事实根据的投诉,并及时处理并回复。检测中心质量负责人负责投诉接待,质量负责人不在,则由技术负责人负责接待。4.1.1对客户的电话投诉,工作人员应主动、热情、耐心地询问清楚投诉内容,并记录在《顾客信息反馈表》上,并告之答复时间,然后尽快提交质量负责人。4.1.2来自于上级机构转来的投诉材料,由检测中心主任组织处理,并把处理结果以书面形式回复。4.2投诉的调查4.2.1涉及检测方法或检测报告质量的投诉由技术负责人组织调查,记录调查结果,并安排处置;4.2.2涉及工作程序、合同执行、检测时限的投诉由质量负责人组织调查,记录调查结果,并安排处置;4.2.3凡涉及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工作作风、遵章守纪、保守机密等方面的投诉,由质量负责人负责记录调查结果,并提交给检测中心主任进行处置。4.3投诉的处理4.3.1检测中心主任根据投诉的调查结果签署处理意见并答复客户。处理意见填写在《顾客信息反馈表》上。4.3.2经调查核实,因检测中心责任已对客户造成损害的投诉,在处理时首先要尽量挽回客户的损失和影响。4.3.3如客户投诉的问题,经调查确认己影响检测中心的检测质量或检测中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时,应立即根据《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采取纠正措施处理。4.3.4如投诉方对投诉的处理有疑问或不满意时,检测人员应告知客户进一步向上级部门投诉的程序,并协助实现。4.3.5经调查确认,如客户投诉的问题不属实或不是检测中心的责任,检测中心主任应及时向客户说明情况,并征得客户认同。5相关文件5.1《不符合检测工作控制程序》AA.BB-09-20175.2《纠正措施控制程序》AA.BB-10-20175.3《预防措施控制程序》AA.BB-11-20176记录6.1《顾客信息反馈表》SS.VV7-05编制审批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XXXXXXXXXXX检测中心文件编号AA.BB-09-2017版本第A版第0次修改不符合检测工作控制程序页码共2页第1页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1目的为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必须对检测工作中出现的不符合项进行识别和控制,防止不合格报告发放和使用。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检测中,管理体系和技术操作中出现的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3职责3.1质量负责人负责对不符合工作的确认、严重性评价和控制。4控制程序4.1不符合检测工作的确认质量负责人负责接受各种渠道的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报告,并及时进行判断和确认,一经确认,立即取消此项工作。4.2通知客户如此项工作已对客户造成损失或影响,则由质量负责人通知客户。如检测报告已经发出,应立即收回并尽量避免或减少客户的损失。4.3严重性评价4.3.1由质量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不符合检测工作的严重性进行评价,按不符合检测工作的严重性程度分成一般不符合和严重不符合:一般不符合:指尚未影响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在技术操作方面未给客户造成损失和影响,属于偶然事件,纠正或补救后不可能再次发生的不符合工作。严重不符合:指已影响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对客户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的不合格工作;或纠正后可能再次发生的不符合工作。4.3.2质量负责人应将不符合检测工作严重性评价的结果,上报检测中心主任。4.4不符合检测工作的处理4.4.1一般不符合检测工作的处理:管理体系运行方面的不符合,由质量负责人组织检测中心检测人员进行及时纠正。技术操作方面的不符合,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检测工作进行返工,采取诸如复验等手段进行及时纠正或补救。4.4.2严重不符合检测工作的处理:由质量负责人指令取消此项工作。从质量管理和技术手段两个方面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具体按照《预防和预防措施程序》执行。4.5检测工作的恢复质量负责人根据不符合检测工作严重性评价结果,决定何时恢复工作。一般不合格工作,纠正后即可恢复,严重不符合工作要看所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是否有效来决定是否恢复工作。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XXXXXXXXXXX检测中心文件编号AA.BB-09-2017版本第A版第0次修改不符合检测工作控制程序页码共2页第2页4.6.2对于严重不符合检测工作的责任者,质量负责人应停止责任者的检测工作,并上报检测中心主任,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和造成的影响,对责任者进行换岗或辞退。4.7不符合检测记录质量负责人应将对不符合检测工作的评价和处理的情况汇总,填写《不符合检测工作记录》,交文件管理员归档保存。5相关文件5.1《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AA.BB-10-20175.2《预防措施控制程序》AA.BB-11-20175.2《人员培训程序》QsPl4-20076记录6.1《不符合检测工作记录》Q10HYJZ028编制审批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XXXXXXXXXXX检测中心文件编号AA.BB-10-2017版本第A版第0次修改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页码共1页第1页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1目的确保所采取纠正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消除或者减少不合格造成的影响和损失。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对不符合检测工作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控制。3职责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和组织实施纠正措施计划以及纠正措施的监控;各检测室检测人员负责纠正措施的实施。4控制程序4.1纠正措施的选择和实施质量负责人应根据不合格原因分析的结果,选择和制定纠正措施。在制定计划时应考虑:a问题的严重程度;b对体系其他要素或其他部门的影响:c采取措施所需的资源和时间;d能从根本上消除产生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并防止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e验证措施的有效性;f对于有效的纠正措施要立即执行,必要时修订相应的文件。4.2纠正措施的监控质量负责人应对采取纠正措施的过程中以及采取纠正措施的结果进行监控,以保证所采取的纠纠正措施的有效性。4.2.1纠正措施完成后,质量负责人应组织有关人员对所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验证并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登记表》。4.2.2如果经验证认为纠正措施无效,则需再次采取纠正措施。4.3纠正措施的具体实施者负责纠正措施实施过程中有关记录的填写和整理。资料管理人员按《记录控制程序》负责记录的归档。5相关文件5.1《文件控制程序》AA.BB-03-20175.2《记录控制程序》AA.BB-04-20175.3《管理评审程序》QSPl3—20076记录6.1《纠正预防措施登记表》SS.VV8-18编制审批XXXXXXXXXXX检测中心文件编号AA.BB-11-2017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版本第A版第0次修改预防措施控制程序页码共1页第1页1目的确保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减少不合格发生的可能性。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预防措施的实施控制。3职责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实施预防措施方案以及预防措施实施的监控。各室负责预防措施的实施。4控制程序4.1预防措施方案的制定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有关人员根据潜在的不符合原因的分析结果制定预防措施计划。计划中要考虑:a潜在不合格原因的严重程度;b对体系其他要素或其他部门的影响;C采取预防措施所需的资源和时间;d能从根本上消除产生不符合工作的潜在原因的措施;还要确定:e负责实施的责任人员和部门;f如何控制措施的效果;g对于有效的预防措施要利用好改进的机会。4.2预防措施的实施责任人要负责预防措施的实施,并填写《预防措施登记表》。4.3预防措施的监控4.3.1在采取预防措施的过程中质量负责人应组织人员对预防措施实施的效果进行监控,以保证所采取的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在预防措施完成后,还应对所采取的预防措施进行验证并填写《预防措施登记表》。4.3.2质量负责人应组织相关人员对经验证认为有效的预防措施,利用改进的机会,必要时对管理体系文件或技术操作文件按《文件控制程序》进行更改。4.4记录实施预防措施的责任人员负责预防措施实施过程中有关记录的填写和整理。文件管理员要按《记录控制程序》负责记录的归档。5相关文件5.1《文件控制程序》AA.BB-03-20175.2《记录控制程序》AA.BB-04-20175.3《管理评审程序》QSPl3—20075.3《内部审核程序》QSPl2—20076记录6.1《纠正和预防措施登记表》SS.VV8-18编制审批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XXXXXXXXXXX检测中心文件编号AA.BB-12-2017版本第A版第0次修改内部审核程序页码共2页第1页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l目的验证检测中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得到有效地保持、实施和改进。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检测中心内部审核活动的控制。3职责3.1质量负责人全面负责内部审核工作,委派内审员,批准审核计划和报告。3.2受委派的内审员负责编制《内部审核检查表》,实施审核。3.3各室负责纠正措施的制定和实施。4控制程序4.1审核组成员:检测中心内审员应具备中专以上的文化程度;经过内审员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应:(1)由质量负责人指定具有内审资格,并具有较强独立工作能力的审核员为组长:(2)由审核组长在内审资格合格的人员中选定小组成员;(3)审核时,审核人员应与被审核的检测工作无直接责任的人员。4.2内审4.2.1内部审核计划(1)内部审核每年至少安排1次,每年对每个有关部门、审核的范围包括管理体系所规定的全部条款。综合管理室每年制定年度审核计划,报质量负责人审批。(2)当质量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或质量保证标准修改时,可安排临时审核计划,经质量负责人审批后方可实施。(3)审核计划的内容包括:审核目的、范围、依据、审核人员组成、被审核部门、审核的日程安排等;4.2审核的实施4.2.1审核组长按《内部质量审核计划》组织实施。各有关检测中心按审核计划的内容配合。4.2.2审核组成员依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及检测中心职能编制《内部质量审核检查表》,并负责进行现场审核,通过抽查及询问等方式检查管理体系文件的执行情况,并做好记录。4.2.3审核组长根据审核组成员审核结果,综合分析,确定不合格项。4.2.4由审核员填写不合格报告。报告中应明确不合格项内容及责任检测中心。4.3编写审核报告审核结束后,由审核组长组织编写《内部质量审核报告》,报告包括审核的基本情况及不合格报告,交检测中心主任审批后,下发至各受审职业部门。审核报告作为管理评审内容。4.4纠正和预防措施4.4.1对于内审确定的不合格项,责任检测中心应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及完成时间。4.4.2审核员负责对受审检测中心采取的纠正或预防措施进行监督和跟踪验证,并填写记录。XXXXXXXXXXX检测中心文件编号AA.BB-12-2017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版本第A版第0次修改内部审核程序页码共2页第2页4.6记录的管理在内审中产生的记录,按《记录控制程序》进行。5.相关文件(1)《记录控制程序》AA.BB-04-2017(2)《纠正措施控制程序》AA.BB-10-2017(3)《预防措施控制程序》AA.BB-11-20176.记录6.1《内部质量审核计划》Q10HYJZ0446.2《内部质量审核核查表》Q10HYJZ0456.3《内部质量审核报告》Q10HYJZ0476.4《不符合项报告》Q10HYJZ0466.5《纠正和预防措施登记表》Q10HYJZ048编制审批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XXXXXXXXXXX检测中心文件编号AA.BB-13-2017版本第A版第0次修改管理评审程序页码共2页第1页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1目的通过定期评审,对检测中心管理体系和检测活动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用和有效,并进行必要的改进。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检测中心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3职责3.1检测中心主任主持管理评审活动。3.2质量负责人负责收集并提供管理评审所需要的资料,负责管理评审计划的落实。3.3各检测室负责提供有关评审资料,负责实施管理评审中提出的相关的纠正和预防措施。3.4质量负责人负责管理评审会议决定事项的跟踪落实。4控制程序4.1管理评审的时机:管理评审每12个月至少进行一次,通常是在管理体系运行半年后或在认可机构审核前以及检测活动出现较大偏离或在环境、任务有较大变化时进行。具体时间由检测中心主任确定。4.2管理评审的输入:a、内部评审结果(包括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b、外部评审结果:c、客户反馈和投诉;d、监督和管理人员的报告;e、检测中心比对或水平检测的结果;f、内部工作量和类型的变化;g、政策和程序的适宜性;h、ISO/IECl7025:2005和试验标准的修改;i、纠正和预防措施;J、改进的建议。4.3管理评审计划由质量副负责人负责制定《管理评审计划》,以确定评审目的、评审内容、方法、时间安排,以及准备工作要求,策划应形成书面记录,报检测中心主任审批。4.4管理评审的实施4.4.1评审准备由质量负责人准备管理评审文件、资料,如内审报告、管理评审表等。4.4.3评审会议评审会议由检测中心主任主持,各有关人员参加。4.4.5评审报告质量负责人根据会议记录,评审意见形成评审报告,评审报告的内容:评审的目的、参加人员、评审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XXXXXXXXXXX检测中心文件编号AA.BB-13-2017版本第A版第0次修改管理评审程序页码共2页第2页概况、各项评审内容、评价结论、主要问题、改进措施和要求等。4.4.6纠正和预防措施质量负责人跟踪检查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以保证其有效性。5相关文件5.1《内部审核程序》AA.BB-12-20175.2《纠正措施程序》AA.BB-10-20175.3《预防措施程序》AA.BB-11-20176记录6.1《管理评审计划》SS.VV5-016.2《管理评审报告》SS.VV5-02编制审批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XXXXXXXXXXX检测中心文件编号AA.BB-14-2017版本第A版第0次修改人力资源控制程序页码共1页第1页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1目的通过对检测中心人员的能力识别和培训,持续保持人员的能力,满足当前和预期检测任务的需求。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检测中心人员教育、管理体系培训、检测技能培训等活动。3职责3.1检测中心主任负责人力资源的配置。3.2检测中心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编制培训计划并审批。3.3办公室负责编制各类人员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4控制程序4.1能力识别和人员安排质量管理体系的职责人员就具备相应的岗位所需的能力,对能力的判断应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方面综合考虑。检测中心各检测人员应具备高中文件及以上学历,具备相应岗位应有的知识和作业技能。4.2培训内容培训应包括对包括公正行为、法律、职业道德以及安全和防护知识等培训,管理体系文件培训和仪器设备操作、检测、数理统计技术、不确定度评估等与检测技术相关内容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4.2培训方式(1)内部培训:指由检测中心内部组织进行的培训;(2)外部培训:指到相关机构、仪器设备厂家、学术团体去参加的培训。这种培训所取得的资格,可作为人员检测能力的证明;此外特殊检测工作需要的培训,这种培训通常有专业(权威)部门组织进行、而后进行考核,发给资格证书,如理化、无损检测的取证培训。4.3培训计划4.3.1各室根据其自身发展需要和人员变动情况,提出培训需求报办公室。4.3.2办公室依据培训需求,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报技术负责人审批。4.4培训计划的实施根据不同的培训要求及内容,应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内部培训,应按计划确定受培训人员、培训目的和内容、授课人员、培训教材、培训时间以及考核办法。办公室负责培训全过程的组织管理并记录。4.5培训考核每次培训(检测中心内部的)都要对培训人员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要重新培训。5记录5.1《员工培训计划》SS.VV6-015.2《员工培训档案》SS.VV6-025.3《员工培训记录表》SS.VV6-036.4《培训计划跟踪表》SS.VV6-066.5《员工培训效果评价表》SS.VV6-07编制审批XXXXXXXXXXX检测中心文件编号AA.BB-15-2017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版本第A版第0次修改设施和环境条件管理程序页码共1页第1页1目的通过科学、严谨、务实的设施和环境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检测环境,确保各项检测工作顺利进行。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检测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3职责3.1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环境、安全、文明、卫生等法规制度、方针政策、相关条例等基础知识培训。包括环境控制、安全设施的维护和使用、安全急救措施等技能的培训。3.2质量负责人组织日常管理工作程序的制定、修改、补充及审核,并监督实施。3.3各室检测人员遵照本程序要求进行检测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4控制程序4.1设施与环境控制4.1.1化学分析室和物理金相室应当配置温度、湿度控制设施及检测仪器,如:空调等,保持仪器设备在适当的温度、湿度条件下运转,保证检测条件符合规定要求。4.1.2化学湿法分析的加热、溶解试样等操作应在通风柜内进行,保证有毒气体集中通畅排放,不污染分析间,不危害操作人员。4.1.3无损探伤操作(特别是射线检测操作)应当装设适当的防辐射、防电磁、防震动设施,保证探伤工作顺利进行。4.1.4物理检测室应当配备低温控制仪、温度计等设施和仪器以保证低温冲击对温度的控制要求。4.1.5所有检测室均应保证符合检测现场对环境的其他要求。4.2文明卫生控制4.2.1检测中心应建立日常卫生值同制度,保证地面清洁卫生,样品、试剂等摆放有序,道路畅通、安全。4.3人员控制4.3.1一切与检测无关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试验现场,非检测中心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检测中心。4.3.3易燃、易爆、毒品、药物及药剂应严格遵守存放、领用、操作等规章制度。严禁违章操作。4.3.4精密贵重仪器、器皿、样品,(如:光谱仪、显微镜、白金坩埚、金银样品等)应专管专用,防止损坏、丢失等事件发生。必要时应做交接及使用记录。4.3.6检测中心内应配置一定数量的常用消防器材及各种烫伤、灼伤急救药品等。5相关文件5.1《毒品库管理制度》HYJZl495.2《检测中心卫生安全管理规定制度》HYJZl535.3《仪器设备管理制度》HYJZl545.4《化验室药品库管理制度》HYJZl50编制审批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XXXXXXXXXXX检测中心文件编号AA.BB-16-2017版本第A版第0次修改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程序页码共2页第1页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l目的对测量不确定度做出合理评估,保证满足CNAL的不确定度政策要求,当客户有要求时,能够科学、规范、准确地评估和表述测量不确定度。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检测中心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和表述。3职责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4控制程序4.1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要求:4.1.1如果某公认的检测方法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极限值并规定了计算结果的表现形式,在这种情况下,检测中心只要遵守该检测方法和报告的要求,不需重新评估测量不确定度。4.1.2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检测方法的特性,无法对测量不确定度从计量学和统计学的角度进行有效的、严格的计算,在这种情况下,应尝试确定不确定度的所有分量并做出合理评估。同时应保证评估结果的报告形式不会造成对不确定度的错觉。4.1.3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所需的精度取决于:检测方法的要求、客户要求及确定符合规范所依据的限量范围。评估测量不确定度时,不考虑样品预计的远期特性。4.1.4如果对已评估的方法进行某些更改,应重新进行评估。4.2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工作由技术负责人组织评定小组,小组成员由各室检测方法使用人员以及检测方法所用仪器设备的负责人构成。必要时,应聘请专家参加。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估和报告根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来实施。具体方法如下:4.3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过程4.3.1明确被测量的技术规定,并定量表述被测量的值与其所依赖的参数之间的关系。4.3.2识别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a.取样:当内部或外部取样是规定程序的组成部分时,不同样品间的随机变化以及取样程序存在的潜在偏差将影响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b.仪器的影响:所用仪器的精度及其性能指标的可靠性等。C.存储条件及测量条件的影响:不同的存储条件及检测环境引起的不确定度。d.计算的影响:选择的校准模型以及数据的修约会导致一定程度的不确定度。e.操作人员的影响:如操作人员的习惯性做法也会引起最终结果的偏离。f.随机影响:在所有测量中都有随机影响产生的不确定度。在确定这些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对总不确定度的贡献时还要考虑这些因素相互之间的影响。4.3.3量化不确定度分量要对每一个不确定度来源通过测量或估计进行量化。首先估计每一个分量对合成不确定度的贡献,排除不重要的分量。可用下面几种方法进行量化:(1)通过实验进行定量:(2)使用标准物质进行定量;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XXXXXXXXXXX检测中心文件编号AA.BB-16-2017版本第A版第0次修改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程序页码共2页第1页(3)基于以前的结果或数据的估计进行定量;(4)基于判断进行定量。4.3.4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根据JJF1059—1999中第4、5、6节规定的方法,通过确定A类和B类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4.3.5计算扩展不确定度根据JJF1059—1999中第7节规定的方法计算出扩展不确定度。4.3.6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根据JJF1059—1999中第8节规定的方法报告不确定度。并保证报告的形式不会造成对不确定度的错觉。原测量不确定度评估人员负责对在检测报告中出现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4.4不同检测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方法不同,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完成有关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和表述。5相关文件《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l0596记录6.1《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报告》编制审批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XXXXXXXXXXX检测中心文件编号AA.BB-17-2017版本第A版第0次修改检测方法确认程序页码共1页第1页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1目的确保检测中心采用的检测方法适合于预期用途,并满足特定要求。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非标准方法、检测中心自制方法、超出其预定使用范围的标准方法及经过扩充和更改的标准方法的确认。也适用于对样品的取样、处置和传递程序的确认。3职责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对方法确认的制定及确认的效果。4控制程序4.1技术负责人根据检测工作需要,组织制定检测方法确认计划。4.2技术负责人根据确认计划及方法的预期使用部门和检测内容,及组织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或II级(包括II级)以上检测人员进行检测方法确认。4.3确认的方式和技术应为下列一项或多项的组合:a、使用参考标准或标准物质校准;b、与其他方法所得结果对比;C、检测中心间比对;d、系统评价影响结果的因素;e、评价结果不确定度。4.4确认工作完成后,由确认人员填写“非标/自N/偏离方法确认报告”一式两份,连同被确认的方法及有关资料一起交技术负责人审核。4.5经审核的确认报告交技术负责人审批,并根据确认方法所得的数据的范围和准确性是否适合预期用途和客户要求,决定是否批准使用。4.7确认的方法应确保在所有有关人员中进行交流。4.8确认报告、确认的方法及有关资料由文件管理人员统一归档,并作为检测中心的受控文件。4.9如果对已确认的方法进行了某些更改,应将更改的影响文件化,并应重新进行确认。5相关文件5.1《人力资源控制程序》AA.BB-14-20175.2《文件控制程序》AA.BB-03-20176记录6.1《非标/自制/偏离方法确认报告》编制审批XXXXXXXXXXX检测中心文件编号AA.BB-18-2017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版本第A版第0次修改测量设备控制程序页码共2页第1页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1目的通过校准,确保检测设备的量值传递准确、可靠。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检测设备的校准。3职责3.1检测设备管理员负责检测设备校准计划的制定并组织实施。3.2检测设备检测人员利用校准提供的有关信息,正确进行检测数据处理。4控制程序4.1检测设备的校准4.1.1检测设备管理员根据检测中心检测设备实际使用情况的技术性能及其对检测的影响程度制定检测设备校准计划。4.1.2校准计划内容应包括检测设备名称型号、分类、校准时间等。4.1.3经校准的设备均应有校准证书,证书应能提供下列信息:(1)授权文件及标识;(2)结论或校准数据;(3)可进行量值溯源的证据(上一级的标准器的标识和校准证书号);(4)校准的技术依据;4.1.4校准证书由检测设备管理员统一保管。4.2校准4.2.1检测设备的校准由检测设备管理员联系,计量检定机构来厂或送检进行。4.2.2校准过的设备应有清晰的标识,对检测质量不具有重要影响的检测数据或检测数据本身处于正常允差范围内,可不进行数据修正处理而直接采用。当校准数据结果显示可能对检测数据存在重要影响时,应在使用设备处可查询校准数据信息,便于检测过程考虑数据的影响。4.2.3检测设备管理员应索取校准机构的资格证明(包括授权/认可范围),国家法定校准机构难以收集除外。4·2.4检测设备管理员应对各个校准项目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适当的评定,为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提供相关信息。4.2.5当设备被拆卸或损坏时,重大修理后,封存已久后重新启用或对设备的准确性产生怀疑时,应重新校准后才能进行检测使用。4.3设备的使用和维护4.3.1检测室操作人员负责对设备和仪器的日常使用和维护。开机前,应检查仪器设备的使用状态,确认正常后方可开机使用,检测人员应严格按照仪器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如有异常情况应记录在设备点检卡,并联系设备维修人员查看设备异常情况并作维修记录。4.3.2检测人员违反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操作,有可能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的,应按照《不符合检测工作控制程序》采用相应的措施及时处理。4.3.3设备管理员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制定设备周期检修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维护和保养并记录。4.3.4设备管理员应经常进行仪器设备所处环境的安全及卫生,始终保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环境。4.4仪器设备的检查验证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XXXXXXXXXXX检测中心文件编号AA.BB-18-2017版本第A版第0次修改测量设备控制程序页码共2页第2页4.4.1为了保证仪器设备处于有效使用状态,在使用期间,由检测人员负责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验证。检查和验证通常在下述情况下进行:a.仪器设备导出数据异常;b.仪器设备故障维修或改装后;C.长期脱离检测中心控制的仪器设备在恢复使用前(如外借);d.仪器设备经过运输或搬迁;e.使用本检测中心控制范围以外的仪器设备。4.4.2验证内容a.仪器设备的基线漂移、本底水平、信噪比、零点稳定度检测;b.光学仪器设备的波长重现性和灵敏度的检测;C.采用有证标准物质,对仪器设备进行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检测;d.制作测量工作校准曲线,根据线性回归方程,获得校正因子,确认仪器设备的检测范围和检出限量。4.4.3经检查验证发现问题时,技术负责人应组织有关人员对检测结果进行追踪评定,出现重大偏离时应及时通知有关客户,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4.5仪器设备状态控制4.5.1设备管理员应对仪器设备做相应的标识,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设备编号等唯一性标识。4.5.2为了避免检测人员误用非正常状态下的仪器设备,如设误操作或过载等结果显示可疑、处于维修或暂停不启用和经维修、验证、校准确认无法使用等情况,设备管理员应对仪器设备予以停用并且标识。4.5.3处于停用期间的仪器设备,经维修、验证、校准恢复正常后,设备管理员应及时撤除停用标识,恢复正常使用。4.5.4对未进行检定的库存和新购置的测量仪器和设备,使用前应进行检定或校准。4.6仪器设备的维修和报废4.6.1仪器设备出现一般故障或异常情况,由检测人员负责及时排除和处理。重大故障应通知设备管理员报请技术副主任,联系有关生产厂家或维修部门维修。4.6.2仪器设备维修后,应及时填写《设备检修记录》。并应经校准或验证,确认正常后方可投入使用。4.6.3报废的仪器设备应及时撤出使用场所。5相关文件5.1《不符合检测工作控制程序》QSP08—20075.4《测量溯源性控制程序》QSP27—20076记录6.1《设备周期保养检修计划》SS.VV7-246.2《设备周期保养检修记录表》SS.VV7-256.3《设备检修记录》SS.VV7-286.4《设备点检卡》SS.VV7-266.5《设备台帐》SS.VV7-23编制审批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XXXXXXXXXXX检测中心文件编号AA.BB-19-2017版本第A版第0次修改抽样控制程序页码共1页第1页1目的保证检测中心取样符合规定,满足检测要求。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抽样作业。3职责抽样:技术人员负责抽样方案。4控制程序4.1抽样计划的制定和审批技术人员根据《检测委托单》客户提供的信息,如:货物的状态、包装、批次、数量、重量、货物存放环境及客户要求和检测方法等,制定抽样计划。抽样计划应包括:抽样标准方法、抽样点数、抽样数量或重量及抽样的储藏和运输工具及要求、抽样作业时间等。抽样计划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后使用。4.2《抽样计划》的实施4.2.1取样人员根据《抽样计划》,对货物存放情况进行现场核实。核实内容包括:待抽样货物名称、数量、包装等情况和《检测委托单》提供的信息是否相符;货物堆放情况是否满足抽样计划要求;货物存放环境是否会对货物造成污染;是否能按抽样计划实施取样作业等。4.2.2如经核实上述情况满足抽样计划要求,则应按照抽样计划进行现场取样作业。4.2.3如经核实发现上述情况不满足抽样计划的要求,则取样人员应根据现场偏离情况,与客户协商。如客户要求偏离、增补或删除文件化的抽样计划或抽样方法,则取样人员须把这些情况和适当的取样数据一起详细记录,并须记入包含检测结果的所有文件中,同时通知有关人员。4.3抽取样品的标识取样时,须对抽样产品、试料、样坯和试样作出清晰的标识,保证始终能识别取样的位置与方向。每一件试样均须有唯一性标识,标识内容一般包括:试样编号、材质、规格等(如试件过小,可只编号,但须与试件登记表一一对应)。4.4抽取样品的运输取样作业结束后,应采取适当措施,尽快运抵检测中心,保证样品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其原有属性。5相关文件5.1《样品运输、接收、处置、保护、储存和保管控制程序》QSP21—20075.2《样品标识程序》QSP29—20076记录6.1《取样计划》Q10HYJZ0386.2《取样记录》Q10HYJZ039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编制审批XXXXXXXXXXX检测中心文件编号AA.BB-20-2017版本第A版第0次修改样品管理程序页码共1页第1页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1目的保持样品在检测过程中的可追溯性。2适用范围适用于样品在取样、接收、检测和储存过程中的标识。3职责取样人员负责所抽取样品的标识。合同评审员负责接收样品的标识。4控制程序4.1取样样品的标识取样员按《抽样控制程序》取样后在样品适当位置进行标识。4.2接收样品的标识合同评审员按检测样品的处置要求接收客户送检样品时,要保持原标识。4.3检测样品和保留样品的标识检测人员拿到样品后,按检测方法缩分、制备样品,对于检测样品的标识,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可用记号笔或简易标签进行标识,以进行检测过程中的样品追溯。4.4样品内部编号的编写方法为了保证样品标识上的唯一性,公司内部送检的样品标识一般使用炉号标识。4.5样品的保存公司内部的检测样品炉后化学试样、金相试样保留10年,拉伸、冲击、硬度和腐蚀试样保留半年。备用留存的样品保留10年,并保存于适合的条件下,且便于查找使用。5相关文件5.1《抽样控制程序》AA.BB-19-20176记录6.1《样品保存、处置记录》Q10HYJZ040编制审批XXXXXXXXXXX检测中心文件编号AA.BB-21-2017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版本第A版第0次修改测量溯源性控制程序页码共1页第1页1目的保证检测中心所进行检测量值的可溯源性。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所有检测中心内对结果准确性和有效性有重要影响的仪器设备和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及标准物质的使用和管理。3职责测量设备和仪器的溯源性管理由测量设备管理员负责实施。化学试剂的溯源性由检测室检测员负责实施。4控制程序4.1检定/校准计划测量设备和仪器的检定或校准由测量设备管理员负责管理,具体按《测量设备校准程序》实施。4.2内部检定/校准对于计量部门暂不能检定/校准的仪器设备实施内部校准或验证,检测中心技术人员在使用前根据设备说明书的要求以及样品检测的特点进行校准,可采用下列方式对仪器设备的性能进行验证:a.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验证;b.不同原理仪器设备检测结果比对;c.同类仪器检测中心间检测结果比对;4.3标准物质管理4.3.1标准物质由化学分析技术人员负责保存和管理。4.3.2标准物质购买由使用者提出申请并说明技术要求,化学分析技术人员或委托公司采购部门实施采购。4.3.3标准物质必须向国家认证(认可)机构购买,并购置有证的标准物质。4.3.4进行仪器检定/校准、人员考核、分析检测方法评价、样品仲裁时,必须使用国家标准物质。4.3.5化学分析技术员负责标准物质验收、造册登记,注明存放的条件和有效期,根据标准物质的特性,按说明书的规定合理贮存,防止污染和变质,使用时严格按说明要求确保不受污染,挥发等,用完立即封口。4.3.6化学分析技术人员负责检查贮存标准物质的有效性,过期或失效的标准物质不得使用。4.4标准溶液制备4.4.1检测人员根据相关标准的要求配制标准溶液。标准溶液的配制记录要专门保存,保存期限要满足与其相关的检测报告的保存期限要求。标准溶液的标识要记载配制日期、配制人及有效期限等。5相关文件5.1《测量设备校准程序》AA.BB-18-20176记录6.1《试验、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SS.VV7-366.2《试验、监视和测量设备周期检定计划》SS.VV7-366.3《标准物质清单》Q10HYJZ066编制审批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XXXXXXXXXXX检测中心文件编号AA.BB-22-2017版本第A版第0次修改页码共1页第1页编制审批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序号程序文件编号文件名称1AA.BB-01-2017保护客户的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的程序2AA.BB-02-2017保证检测中心诚信度的程序3AA.BB-03-2017文件控制程序4AA.BB-04-2017记录控制程序5AA.BB-05-2017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程序6AA.BB-06-2017检测的分包控制程序7AA.BB-07-2017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控制程序8AA.BB-08-2017投诉处理程序9AA.BB-09-2017不符合检测工作控制程序10AA.BB-10-2017纠正措施控制程序11AA.BB-11-2017预防措施控制程序12AA.BB-12-2017内部审核程序13AA.BB-13-2017管理评审程序14AA.BB-14-2017人力资源控制程序15AA.BB-15-2017设施和环境条件管理程序16AA.BB-16-2017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程序17AA.BB-17-2017检测方法确认程序18AA.BB-18-2017测量设备校准程序19AA.BB-19-2017抽样控制程序20AA.BB-20-2017样品管理程序21AA.BB-21-2017测量溯源性控制程序精彩文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