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140165
大小:64.0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7
《《比较文学概论》试题(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比较文学概论》试题(一)《比较文学概论》试题(一)一、填空填(20分)1、比较文学具有 ( 开放性 )、( 多方位 )、( 动态性 ) 的特点。2、文化的发展,总是通过 ( 认同 ) 和( 离异 )两种作用来进行的。3、过去常有人把比较文学的法国学派简化为 ( 影响 )研究,把美国学派简化为( 平行 )研究。4、标志着比较文学正式成为一门有条理、有系统的学科,是( 戴克斯特 )的学术活动。5、被誉为法国比较文学喉舌的杂志是 ( 《比较
2、文学评论》 ),创始人是(巴登斯贝格 ) 。6、美国第一个比较文学系1899年创立于( 哥伦比亚大学 )大学。7、德国古典语文学家 ( 霍普特 )关于荷马史诗和尼伯龙根之歌的平行研究为德国比较文学开辟了道路。8、东欧唯一译本自成体系的比较文学理论性著作是 (久里申 ) 的《比较文学研究》。9、文化外求的三个方向是 ( 外求于他种文化;外求于同一文化地区的边缘文化;外求于他种学科)。10、中国比较文学的源头可以上朔到 ( 1897年 ) 年林纾翻译《茶花女》。1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
3、国正式出现则是在 ( 20年代末30年代 )(时间)。12、三四十年代显示我国比较文学实绩的是 ( 朱光潜 ) 的《文艺心理学》、《诗论》和钱钟书的(《谈艺录》)。二、名词解释(20分)1、文学批评: 对某一具体文学作品的研究,它要求对具体文学现象作出分析与评价。文学批评在一定的文学历史中来进行,它必然是某种文学流派、文艺思潮的反映,因此又必然和文学史相联系。2、文化转型: 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文化发展明显产生了危机和断裂,同时又进行急遽的重组与更新。3、文化离异: 表现为批判和扬弃,即在一定时期内,对主流文化怀疑,甚至否定、打乱既成规
4、范和界限,对被排斥和曾经被驱逐到边缘的加以兼容,把被压抑的能量释放出来,因而形成对主流文化的批判,乃至颠覆。4、题旨(母题): 题材所显示的信号和意义就是题旨,或称母题。题旨或母题是可以从题材中读出来的某种意义,它是一种可以在各种主题中多次出现的因素。三、简答题(30分)1、文学研究的两种不同层次划分是指什么?举例说明这两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文学研究的两个不同层次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和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这两个层次之间既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例如文学理论不仅可以进行某一国的文学理论的研究,也可以进行不
5、同文化体系的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也可以对某一文艺理论问题,从世界的角度进行总体性的研究。无论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都有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三方面的内容。2、简述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名称与性质》一书的观点?答:(1)比较文学是一种没有语言、种族和政治界限的文学研究;(2)对比较文学来说,比较历史上毫无关系的语言和风格方面的现象,同研究从阅读中可能发现的相互影响和平行现象一样有价值;(3)比较文学不能只用来研究文学史(渊源和影响),而且也要用来研究和评论和当代文学;(4)比较文学上从国际的角度来研究一切文学,它认为一切文学创作和经验都有统
6、一的一面,因而存在从国际的角度来展望建立全球文学史和文学学术这一遥远的理想;(5)比较文学的性质和对象决定了它不可能只局限于运用单纯的比较方法,在比较文学论述的过程中,描绘、特性刻画、阐释、叙述、解说、评价等方法都同比较一样经常被应用。3、理解“和而不同”的主要内涵,以及其作为比较文学重要原则的要求。答:“和”的主要精神就是要协调“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产生新的事物,这一事物又与其他事物构成新的不同。最后,所有的不同并不消失,并不是混为一体,而是构成更大、更完美的和谐。这是比较文学承认差别,不断开放,不断追求新的和谐的精神。作为比较文学的重
7、要原则,则要求一方面在不同的文化里,从诸多差别里,寻找其内在的一致,也就是“和”,另一方面,要在已有的、已然呈现的和谐中,分解出其差别和不同。四、论述题(30分)1、 钱钟书《管锥篇》在比较文学领域的贡献答:《管锥篇》的伟大贡献在于综观古今,横察世界,从“针峰栗颗”之间展示出极其丰富多样的文学现象并总结出重要的文学共同规律;但同时其中没有一条是从纯粹抽象、推理得出而脱离了艺术实践的;《管锥篇》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突破了各种学术界限,打通了全部文艺领域,以寻求共同的文心和诗心,此外,关注各时代各地域之间文学的实际联系,作者也予以一定的注意;《管锥篇
8、》有很多篇幅进行了以西方文艺理论阐明中国文艺现象和以中国文艺理论阐发西方作品的双向阐发研究。在跨学科研究方面,则强调了各学科之间的相通。2、 举例分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