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109683
大小:69.0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7
《理念下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课标理念下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摘要]提问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活动,其作用是获取教与学的反馈信息,激发学生展开联想、积极思维、探求新知,引导学生培养、提高语言输出能力。研究课堂提问的策略可促进课堂教学技巧的形成。[关键词]新课标,问题,提问策略新课标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包括新的教师观、新的学生观、新的教材观和新的教学设计理念。在新教学理念的驱动下,我们找到了新的教学途径、方法和技巧。研究课堂提问的策略可促进课堂教学技巧的形成。提问是教师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提问可以增加师生课堂互动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于
2、所学的内容上,并有利于教师评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也有利于学生对其学习行为和效果做出自我评价。在新课标理论指导下,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与不断的教学反思中,笔者对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进行了一些探讨。一、不同的信息寻求策略反映不同的提问方式有人把提问分为封闭式提问(closedquestion)和开放式提问(openquestion);也有人把提问分为常识性提问(generalinformationquestion)和特定提问。这两者提问分类的本质区别是前者期待特定的、封闭的答案,而后者期待有一定质量的,开放式的答案。随着人们对课堂语言交际性的日益关注,提问又分为展示式提问
3、(displayquestion)和参阅式提问(referentialquestion)。前者指有确定答案的、对知识核对性提问;后者指没有确定答案的提问,是更高认知水平的提问。如果展示性提问可以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话,那么参阅式提问则会更有益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际,因此,不同的提问方式反映了不同的寻求信息策略。当我们采用三种分类中的前者提问时,我们寻求的是答案的唯一性。往往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同时抑制了学生用英语表达的积极性;而用三种分类中的后者方式提问,学生无需揣摩正确答案是什么,他们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激发他们交流思想的愿望,使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加强。例如,笔
4、者在教NSEFCBook4Unit2APIONEERFORALLPEOPLE时,向学提出开放式的问题:WhathaveyoulearnedfromDrYuanLongping?3回答这类型的问题可培养用英语思维和表达意思的能力。二、提问中正确使用信息提供策略和信息修饰策略信息提供策略就是指教师在提供信息的过程中夹带暗示,以期待学生准确地理解,常采用or-choice或blank-filling的形式;信息修饰策略是指教师通过重复、意译、改用选择句、等待时间等形式以便学生理解信息和接受信息。这两种策略对学生理解疑难问题并使课堂进展顺利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向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
5、不要急于叫学生回答,而应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否则,往往只有几个学生能够回答,甚至会出现教师自问自答的尴尬局面。三、课堂提问是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布鲁纳也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一旦有了兴趣,他的知觉就会清晰而明确,思维就会精细而敏锐,参与学习的情绪就会高涨,克服困难的意识也会增强。因此,我们设计问题时不仅要以知识点、教材内容的落实为出发点,而且要开动脑筋、巧妙构思,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例如,笔者在教NSEFCBook3Unit3TheMillionPoundBan
6、k-Note时,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Willyoujudgeapersonbyhisappearance?Whatdoyouthinkofmoney?Ismoneyeverything?Ifyougotamillion-poundlotteryticket,whatwouldyoudo?通过这些话题的讨论,学生们得出了“Moneycanbuyanything,butisnoteverything”的结论,达到了教师期待的德育渗透的目的,但结论出自学生之口,而不是教师的说教,他们品尝了思考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四、课堂提问是知识性和层次性的统一有一位伟人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
7、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层层递进,由易到难,符合同一年龄学生的认知规律。此外,还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跳一跳”摘到“桃子”3,达到各自的目标,都感到学有所获。因此,在课堂提问时,既要注意知识性,又要兼顾层次性。例如,阅读教学,在阅读理解堂上限时练习后,笔者是这样分层次提问学生的:简单的细节题由下层生来回答,较复杂的细节题由中层生来回答,猜词义、中心大意、写作目的和作者的态度等推理判断的深层次理解的问题由上层生来回答。这样提问可以保护各个层次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