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荆轲刺秦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荆轲刺秦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ID:30046155

大小:11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26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荆轲刺秦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荆轲刺秦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荆轲刺秦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荆轲刺秦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荆轲刺秦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资源描述: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荆轲刺秦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荆轲刺秦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一、教学目标:教学重点: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2.了解《战国策》及相关知识,把握古代记叙散文的特点。教学难点:3.理解分析荆轲、太子丹、秦武阳等人物形象。4.掌握古代记叙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二、预习导学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戮没(mò)   拜谒(yè)   瞋目而视(chēng)B.拊心(fǔ)淬火(cuì)图穷匕见(xiàn)C.忤视(wǔ)偏袒(tǎn)卒起不意(zú)D.濡缕(rǔ)揕胸(zhèn)头晕目眩(xuàn)解析:A项,“瞋”应读“chēn”;C项,“卒”应读“cù”

2、;D项,“濡”应读“rú”。答案:B2.下列对各句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则秦未可亲也(接近) ②可谓深矣(深刻) ③既祖,取道(临行祭神灵) ④秦王惊,自引而起(指身子向上起) ⑤乃欲以生劫之(强迫,威逼) ⑥持千金之资币物(钱) ⑦被八创(受) ⑧至陛下(殿前的台阶)A.①③⑤⑧      B.②③④⑥C.①④⑤⑦D.①③⑥⑧解析:②深:刻毒;③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⑥币:礼品。答案:C三、问题引领,知识探究第一课时1.情境导入“斩首行动”是现代军事战争中较为常用的战术,其核心是斩杀敌方最高军事指挥首脑,借以瓦解敌军。而且我们说美国打伊拉

3、克的时候就是运用了这一战术。然而在我国古代也有人用过这样的战术,那就是战国末期,燕国太子丹命令荆轲刺杀秦王,好,那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这个刺杀故事。(教师板书:荆轲刺秦王)(板书课题)明确:(1)简介荆卿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

4、是课文记叙的情况。解题:(2)关于《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记人、记事形象生动。全书共三十三篇,十二策。《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的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

5、。《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3)简介课文故事发生的背景: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全国的大势已定,弱小的燕国也危在旦夕.(出示战国形势图)燕太子丹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自己在秦国做人质的“见陵”之仇,就想派勇士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9-;如不成,则刺杀秦王嬴政,使其国内大乱,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事败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2年灭燕.燕国被灭了,然而,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由于其悲壮动人而传诵千古。2.整体感知在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复述文章的

6、故事情节。提示:按文章结构来复述。学生在听读之后把握文章的基本叙述思路,根据文章的主要情节,为文章划分大致的结构。师生活动:<1>教师引导,请同学自主思考。明确:《荆轲刺秦王》的结构第一部分——开端(从“秦将王翦破赵”到“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的缘起第二部分——发展(从“荆轲知太子不忍”到“终已不顾”):行刺的准备第三部分——高潮(从“既至秦”到“必得契约以报太子”):廷刺秦王第四部分——结局(最后一段):荆轲被斩注: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详细内容。第二课时5、整体感知(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问题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

7、言有何特点?设计意图:了解行文及背景。师生活动:师生讨论明确: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文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问题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设计意图:分析人物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