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944865
大小:9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5
《2013届高考历史 考前百天试题精选预测卷 专题训练1(解析版)新人教版选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世纪金榜2013届高三考前百天新课标历史试题精选预测卷(解析版):选修一专题训练1一、选择题1.(2011年4月北京丰台区一模13题)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B.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C.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D.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2.(2012年9月山东省潍坊市高三摸底)某班同学在学习明治维新“奉还版籍,废藩置县"措施时出现争论。以
2、下是一些同学对这一措施作用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①加强中央集权,成为现代化重要前提②废除封建专制,开启政治民主化道路③强化君主专制,不利于现代化的推进④消灭封建割据,实现民族国家的统一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15题)《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A.百日维新B.戊戌政变C.清末新政D.预备立宪4.日本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时间大
3、约是A.1869年倒幕运动成功时期B.1889年颁布日本宪法时期C.1895年甲午战争获胜时期D.1910年正式吞并朝鲜时期5.(2011年11月北京西城区期中44题)观察下列历史建筑旧址图片,其中与宣传鼓动维新变法运动直接相关的A.京师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旧址C.北京强学会旧址D.北京清华学堂旧址6.(2011年10月湖北鄂州摸底17题)(宋仁宗景祐元年五月)程琳上疏,论:“兵在精不在多,河北、陕西军储数匮,而招募不已。其住营一兵之费,可给屯驻三兵。昔养万兵者,今三万矣。……天地生财有限,而用无纪极,此国用所以日
4、绌(短缺)也。”对此材料分析不正确的是()A.程琳建议减少军队员额B.程琳认为国用日绌的原因是冗兵、冗官、冗费C.程琳认为过量的兵员虚耗了国库储备D.程琳认为北宋军事制度改革有一定的弊端7.“(商鞅)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以为奴婢)贫怠以绝消耗。”毛泽东的这一评价强调商鞅变法()。A.维护了秦国人民的根本利益B.促进了秦国综合国力的增强C.阻碍了秦国商业的繁荣发展D.使秦国走上了穷兵黩武道路8.梭伦改革的诸多措施中,有利于直接稳定小农经济的是()。A.设立民众法庭B.
5、鼓励发展工商业C.划分四个等级D.创立四百人会议9.明治政府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是在A.1868年B.1689年C.1885年D.1889年10.司马光说:“介甫(王安石)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至忠直疏远,谗佞辐辏”。司马光所说的“谗佞”是指()A.政府中的贪官污吏B.拥护王安石变法的人C.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D.变法中得益的农民11.日本由闭关锁国走向开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A.“黑船来航”事件B.1854年佩里再次率舰队来到日本C.《日美亲善条约》签订D.英、俄、法、荷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
6、12.(2011年4月宣城二模20题)以下是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你从表中不能得出的观点是()时间企业数工人数(人)产值(千卢布)18609911600795418791874200051937A.俄国工业革命取得成效B.农奴制改革推动工业的发展C.俄国逐步实行了现代化D.俄国机器制造业发展迅速13.下列对西欧资产阶级解放斗争最初阶段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是A.天主教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政治影响比较大B.“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C.宗教改革是西欧反封建斗争
7、的主要形式,是解放人们思想的唯一途径D.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反封建斗争需要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14.(2012年10月湖北省鄂州市高三模拟)(宋仁宗景祐元年五月)程琳上疏,论:“兵在精不在多,河北、陕西军储数匮,而招募不已。其住营一兵之费,可给屯驻三兵。昔养万兵者,今三万矣。……天地生财有限,而用无纪极,此国用所以日绌(短缺)也。”对此材料分析不正确的是()A.程琳建议减少军队员额B.程琳认为国用日绌的原因是冗兵、冗官、冗费C.程琳认为过量的兵员虚耗了国库储备D.程琳认为北宋军事制度改革有一定的弊端15.北宋中
8、期土地兼并现象异常严重的主要原因在于()A.国家的积贫积弱 B.辽和西夏的侵扰 C.统治者对地主的纵容D.改革的一再失败二、非选择题16.(2012年11月江苏南通高三期中)有学者认为:历史上强国的形成与发展历程,虽特征不同、手法各异,但其兴盛颇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可寻:①鼎新革故,变法图强;②发展经济,壮大国力;③创新科技,崇文重教;④对外拓展,取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