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历史 备考30分钟课堂集训专题系列(07)(教师版)

2013年高考历史 备考30分钟课堂集训专题系列(07)(教师版)

ID:29931665

大小:399.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25

2013年高考历史 备考30分钟课堂集训专题系列(07)(教师版)_第1页
2013年高考历史 备考30分钟课堂集训专题系列(07)(教师版)_第2页
2013年高考历史 备考30分钟课堂集训专题系列(07)(教师版)_第3页
2013年高考历史 备考30分钟课堂集训专题系列(07)(教师版)_第4页
2013年高考历史 备考30分钟课堂集训专题系列(07)(教师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年高考历史 备考30分钟课堂集训专题系列(07)(教师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年高考历史备考30分钟课堂集训专题系列(07)(教师版)【专题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启蒙运动近代科学技术  (1)经典力学  (2)进化论  (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二、主观题1.(2013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路德在宣传他的“信仰得救”思想时说过这样的话:“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该话的思想本质上()A.指出了基督教徒的信仰途径B.找到了基督徒的正道C.升华了欧洲启蒙运动的精神D.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答

2、案】D【解析】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的发起者,宗教改革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使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D符合题意。AB只是对材料言论的片面理解,C不对,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而启蒙运动是在17、18世纪。【考点定位】宗教改革2.(2013届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三9月入学考试)有人说,中世纪的“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但后来的人们已经拥有了“直拨上帝的‘热线’了”。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3、A.主天主教会被打倒              B.人们不再信仰上帝C.上帝已经不再是人们膜拜的对象  D.出现了因信称义的宗教主张3.(2013届山东省淄博一中高三上学期阶段性复习检测)苏格拉底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苏格拉底这些话的政治意图在于()A.反对轮番而治B.提倡妇女参政C.主张人民主权D.宣扬人文精神【答案】A【解析】强调管理的专业性,应该由专业人员管理国家政治事务,不应该用抽签等方式决定国家管理人员,所以选A。【考点定位】人文主义4.(2

4、013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第五次月考)云南省玉溪一中2013届高三第五次月考皮科在其《关于人的尊严的演讲》中反复强调,上帝不仅创造了人和宇宙,而且还让人处于一个中央的位置,使人容易观察到世界的一切;同时,上帝在用其法则去限制其他一切生灵的本性时,却赋予人自由意志,让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自由地发展和塑造自己”。据此判断,皮科应是A.古代希腊的哲学家B.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C.宗教改革的领导人D.启蒙运动时代的思想家5.(2013届佛山市顺德区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

5、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路德肯定了赎罪券的功效B.路德认为个人可直接与上帝对话C.路德主张“因行称义”D.路德试图消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西方宗教改革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马丁·路德主张信仰即可获救,事实上否定了教皇和天主教会的权威,主张人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故选B。【考点定位】宗教改革6.(2013届广东省高三年级百校联考)“征服西方世界的不单纯是古典文化的复兴,而是这种复兴与意

6、大利人民的天才的结合。”这种“结合”实为A.传统先进文化的弘扬B.资本主义市场的拓展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D.意大利经济地位的提升7.(2013届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高三11月联考)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A.孔子B.普罗塔哥拉C.亚里士多德D.柏拉图【考点定位】人文主义8.(2013届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哥白尼写到:“我确信,数学家们只要认真而不肤浅地研究,就会同意我的这些结论。……如果有人利用圣经某些

7、段落来攻击我、歪曲我的原意,我会断然予以拒接。数学的真理只能由数学家来判断。”伽利略表示:“哲学写在宇宙这本大书里面,为懂得这本书,人必须首先懂得它的语言和符号。它是以数学的语言写成的,人若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就无法懂得宇宙。”根据上文和你的历史知识判断,这两位天文学者共同的观点最有可能是A.宇宙是本难以理解的大书B.宇宙奥秘不能由教会独断C.圣经成为攻击科学的利器D.科学与宗教二者势不两立9.(2013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七校联考)列宁曾说1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一样,19世纪达尔文又把“造物主

8、”从有生命领域的研究驱逐出去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形成②牛顿经典力学存在着绝对时空观无法解释物理学研究的新问题,后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推动物理学发展③牛顿和达尔文都不信仰宗教,故能把造物主驱逐出去④达尔文的代表性著作是《物种起源》⑤达尔文生物进化法则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