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927199
大小:71.5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5
《小学科学电教论文《让学生在“做”中学科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学科学电教论文《让学生在“做”中学科学》“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是科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小学科学,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研究科学知识时必须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动性思维和能力。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这是课程标准中要求我们这样做的,如何真正理解并在教学中实施呢?我认为要实现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让学生“做”,让学生学习科学在他们的亲身参与中,要让他们来“做”科学,在“做”中理解和学习科学。一、创造机会,放手“做”美国
2、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会完全理解”。这充分说明了“做”对知识学习来说有多么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入手。只有让他们“亲自”做了,才能发展他们的能力,学会科学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理解科学的含义。为此,我们科学教师要为孩子们创造“动手做”的机会,为他们开发学习资源和器材,给他们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去“真刀实枪地搞科学”。1、观察体验,感悟探究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对自然物体和自然现象感知不多的情况,首先要组织学生对事物进行由表及里、
3、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观察,要带着问题去观察,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人人都来观察。例如,在学习《有趣的浮沉现象》时,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实验,认真观察、思考、比较,获取知识。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到暖瓶塞,塑料泡膜、乒乓球等物体在水中上浮,而玻璃球、铁块、图钉等物体在水中下沉这一现象之后,我及时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生成新的问题:“为什么物体在水中会上浮?为什么物体在水中会下沉?为什么图钉那么小在水中会下沉?暖瓶塞那么大在水中会上浮?……..”从而进入对水的浮力的探究。足够的探究空间,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探
4、究之中,自主地完成对水的浮力的认识。如在《有趣的不倒翁》学习中,我准备三个“不倒翁”:一个是底部半球形的,且上面轻下面重;一个是底部半球形的,但上重下轻;一个是平底的。活动中,我演示完三个不倒翁的情况后,随即提问“为什么有的‘不倒翁’不倒,有的倒下了呢?”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激发起来,接着让学生玩不倒翁,自行探索“倒”与“不倒”的奥秘。这样学生兴趣盎然,有利于探究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样,使课堂成为发挥发挥学生聪明才智的场所,学生对自己的成功也有了满足感和荣耀感。2、设计演示,共同操作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教
5、学的重要特点。在实验过程中,师生共同操作,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就大有益处。例如《太阳和影子》一课中,我就让学生直接参与,影子虽然是极为普通的,但小学生就是对这些极为普通的影子没有太多的关注,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我有意识的设计了画影子这一教学环节,在让学生在动手画的过程中“建构”一种由生活中浅层次的表性认识,向科学的理性思考转变的过程,特别是在学生展示作品时让学生进行评价,更进一步澄清了学生心中模糊不清的问题,让枯燥的科学理论知识,融进意趣浓厚的绘画当中,相得益彰。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课堂效果很好。3、自主讨论全员参
6、与在科学活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吵”得不可开交的现象。这时,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契机,就这些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同桌两人、小组之间或者全班进行讨论,使学生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实现资源的共享,解决一些困惑和错误,帮助学生在讨论中获得真知。在上《空气在哪里》这一课时,为了能让学生了解这看不见的空气确实占据一定的空间,我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给学生准备了水槽、纸团、塑料杯,让学生自由设计实验来证明塑料杯内确实有空气。全班共有七八个小组,大家各显神通,想了各种各样
7、的实验方法:有的直接把杯子放入水中,有的竖直把杯子扣入水中,有的随意把杯子扣入水中,也有的学生把纸团塞进纸杯内后再这样做,还有一组学生想到了要用小针在杯底戳个洞……瞧他们想到的办法,可真多!经过老师的提问和大家的讨论,大家用自己的实验证明了空气确实占据空间。在这个实验中,虽然一开始,有些同学做的时候有些盲目,但我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相信他们,放手让他们自己“做”,一次,两次,三次……终究找到了正确的答案。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以探究为中心就必须让孩子们动起来,积极参与到每一项活动中,参与到每一个知识
8、的获取过程中,这样的学习过程才是最佳的,是方法的学习。二、不怕失败,贵在“做”我们的教学强调鼓励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理解科学探究过程,从中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逐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而不要强调他们科学探究的结果或水平。因而,我们要强调让学生在科学课上“做”,在做中学科学。不要过多地关心学生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特别是在学生做错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