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201-2011 绿色食品 红苕(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db51t 1201-2011 绿色食品 红苕(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ID:29913711

大小:8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25

db51t 1201-2011 绿色食品  红苕(甘薯)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51t 1201-2011 绿色食品  红苕(甘薯)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51t 1201-2011 绿色食品  红苕(甘薯)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51t 1201-2011 绿色食品  红苕(甘薯)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51t 1201-2011 绿色食品  红苕(甘薯)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51t 1201-2011 绿色食品 红苕(甘薯)生产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65.020.20B23DB51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1201—2011绿色食品红苕(甘薯)生产技术规程2011-01-25发布2011-03-01实施四川省质量监督局发布DB51/T1201—2011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产地环境条件14栽培技术15收获与贮藏36建立生产档案43DB51/T1201—2011前言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本标准由四川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黎新蓉、邓彬、梁南山、朱刚、舒宏义、丁信才。3DB51/T1201—2011绿色食品红苕(甘薯)生产技

2、术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绿色食品红苕(甘薯)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技术、收获与贮藏、建立生产档案等相关技术。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绿色食品红苕(甘薯)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105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T1049绿色食品薯芋类蔬菜3 产地环境条件产地环境应符合NY/T391的要求

3、。4 栽培技术4.1 品种选择宜选用审定推广的优质、抗逆性强、高产的优良红苕(甘薯)品种。不得使用转基因品种,并注意定期更换。4.2 地膜育苗4.2.1 苗床地选择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沙壤土。4.2.2 规范开厢苗床宽1.5m,苗床高15cm,整平厢面。4.2.3 适时殡种3DB51/T1201—2011惊蛰前后(3月5日)殡种为宜,每67m2苗床殡种75kg~100kg。播前用多菌灵等浸种并晾干,播时薯块头阳面向上、斜排、大小分开、用混合肥土填隙并浇水、盖上8cm~10cm细土,在土上平铺一层膜然后插弓盖上地膜,保温保湿促发芽。

4、1.1.1 苗床管理齐苗剪苗后以清粪兑尿素泼施苗床,每平方米施氮(N)23g,拔除杂草。1.2 壮苗早栽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栽薯。选藤粗、节间短、节上根原基发达且没有白根、顶叶齐平、叶片肥厚、大小适中、颜色浓绿、剪口浆浓而多的薯苗栽插。净作每667m2大田栽3000~3500株,套作每667m2大田栽2000~2500株。1.3 田间管理1.3.1 查苗补苗宜在插后二周内完成,补苗时选择壮苗,浇透水,成活后追肥。1.3.2 中耕、除草和培土 插后十余天至封垄前,进行2~3次。1.3.3 灌溉与排水栽苗后,若干旱无雨,连续进行2次~3次浇水,促进薯苗发根成

5、活。“伏旱”天应及时灌溉,争取早灌、浅灌、勤灌。红苕(甘薯)生长后期,如秋雨过多,应高垄深沟防止垄土过湿和涝灾。1.3.4 藤蔓管理当出现徒长趋势时,采用提蔓,拉断不定根后仍放回原处。1.4 施肥应符合NY/T394的规定。施肥原则:控氮,增磷、钾;重底肥,轻追肥;重有机肥,轻化肥。1.4.1 基肥每667m2施有机2000kg~3000kg,磷肥(p2o5)4kg,钾肥(K2O)4kg~5kg。1.4.2 追施栽后15~20天进行第一次追肥,每667m2施氮(N)2kg;在封垄前后进行第二次追肥,每667m2施氮(N)2.5kg~3kg,钾肥(K2O)

6、2.5kg。1.4.3 根外追肥在块根膨大期,每667m2用0.2%~0.3%磷酸二氢钾.0.5kg兑水30~40kg进行叶面喷施2~3次。1.5 病虫害防治1.5.1 防治原则 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3DB51/T1201—20111.1.1 防治方法1.1.1.1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虫品种,轮作倒茬,培育壮苗,精耕细作,深沟高畦,间、混、套种等。1.1.1.2 物理防治采用黄板诱杀蚜虫、粉虱等害虫;机械人工捕捉甘薯天蛾等害虫;安装频振杀虫灯诱杀害虫。1.1.1.3 生物防治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推广使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1.1

7、.1.4 化学防治农药品种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NY/T393的规定。1.1.1.5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4.6.2.5.1地下害虫蝼蛄、地老虎每667㎡用50%辛硫磷乳油50ml拌土15kg撒施。安全间隔期5d。4.6.2.5.2黑斑病、软腐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700倍液浸茎基部10min,随后扦插。4.6.2.5.3根腐病每667㎡用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133g兑水65.5kg喷雾防治。安全间隔期3d。4.6.2.5.4甘薯天蛾每667㎡用90%晶体敌百虫70~90g兑水70~90kg,于

8、下午4时后喷雾防治。安全间隔期7d。2 收获与贮藏2.1 收获时间适时收获。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