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827483
大小:24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24
《(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7 背影学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7.背影》学习设计:第1课时一、课前热身:请收集有关“朱自清”的名言、诗句和故事: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曾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抗日战争结束后,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学生运动。1946年7月,著名的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他写诗歌颂闻一多,还冒危险参加二人的追悼会,血的教训促使朱自清积极参加党所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战士。1948年8月因贫病在北平逝世,年仅50岁。其代表作有《荷塘月
2、色》《背影》《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都收在《朱自清文集》里。《背影》是一篇纪实散文,写于1925年10月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二、认定目标:1.体会本文抓住人物特征、选择最佳角度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2.理解“背影”在全文中的作用。学习本文记叙事实,不加任何修饰渲染的朴实自然的语言。3.体会本文表现的民族传统美德,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三、夯实基础:初读(预习)课文,扫清障碍。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差使交卸狼藉簌簌踌躇迂栅栏蹒跚橘子举箸赋闲拭琐屑颓唐晶莹奔丧
3、2.看意思说出相应的词语:1)乱七八糟的样子。2)纷纷落下的样子。3)凄惨暗淡,不景气。4)失业在家。5)短时间停留。6)言行守旧,不合时宜。7)衰颓败落。8)看到某种情况,心里感到悲伤。9)感情积在心里不得发泄。10)细小而繁多(的事)。四、整体感知:1.播放录音,听名家泛读,感受语言之美,并给发音不准的生字词注上拼音。2.仿读课文,理出课文结构。(标注在课本上)3.课文主要叙述了什么事情?第2课时一、研读文本(新课导入略):问题探讨:1、课文中令你最为感动的是什么?2、全文中有几次提到“背影”?请将它们找出来完成表
4、格。提到“背影”的句子“我”当时的情绪或反应运用的表达方式作用小结:开头设疑——点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再现背影。文章线索——背影(明线)3、文章有几次提到“我”流泪?请找出来并完成表格。(表格见后)在哪里流泪具体描写流泪的句子流泪的原因泪中包含的情感小结:四次背影四次流泪点题的背影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悲哀之泪买橘子时的背影望父亲买橘感动之泪离别时的背影父子离别惜别之泪思念中的背影再现背影泪光莹莹思念之泪父子情深(暗线)疑点探究:1.文章的第二、三小节交代了朱自清当时的家庭状况,
5、这段叙述是否属多余笔墨?2.文章以“背影”为题有何作用?重点突破:写父亲的4次背影中,过铁道买橘子的背影写得最详细,为什么?语言欣赏1:我看见他戴着小帽,穿着大马褂,布棉袍,地走到铁道边,慢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过铁道,要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语言欣赏2:父亲送儿子上车,前后只说了四句话,请把这四句话找出来。这4句朴实而简洁的话包含着父亲怎样的深情?请具体说明。小结:朴素的言语中往往含有深挚的爱;平淡的话语里
6、往往有不平静的心情。真理是朴素的。因此,写作,要善于用朴素的语言写出深挚的感情;选材,也要善于选择那些平常而又饱含深情的素材。二、把握主旨:这篇散文记叙了几年前在浦口车站父亲送别“我”时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感情。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三、拓展延伸:热点争鸣:1.由于多数学生反对,2003年9月曾传闻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落选鄂教版语文教材。其理由为:《背影》中“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翻越铁路线”和“父亲形象不够潇洒”,故将《背影》逐出中学语文新教材。对此你有何看法?2.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认为:
7、“《背影》短短千把字的小品里,作者便流了四次眼泪,也未免太多了一点。时至今日,一个二十岁的大男孩是不是还要父亲这么照顾,而面临离别,是不是会这么容易流泪,我很怀疑。今日的少年应该多读一点坚毅豪壮的作品。”对此你有何看法?3.在你的人生经历中,你的父母肯定也给予了你许许多多的关爱。想一想,其中的哪件事最令你感动,说出来与大家交流。4.青春年少,我们也曾对挚爱我们的父母任性过也有误解过他们的爱心,请以“我想对您说”为开头给你的亲人写一张字条。5.课外阅读《朱自清传》、《朱自清散文全集》。教学反思:《7.背影》学习方案参考答
8、案学习设计:第1课时一、课前热身:示例:故事一:朱自清的高风亮节,赢得了人民的敬仰,赢得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评价。他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写到:“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故事二:朱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