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儒家关于‘人’的概念 ──兼论儒墨之争的一桩公案.doc

古代儒家关于‘人’的概念 ──兼论儒墨之争的一桩公案.doc

ID:29741010

大小:75.00 KB

页数:51页

时间:2018-12-23

古代儒家关于‘人’的概念 ──兼论儒墨之争的一桩公案.doc_第1页
古代儒家关于‘人’的概念 ──兼论儒墨之争的一桩公案.doc_第2页
古代儒家关于‘人’的概念 ──兼论儒墨之争的一桩公案.doc_第3页
古代儒家关于‘人’的概念 ──兼论儒墨之争的一桩公案.doc_第4页
古代儒家关于‘人’的概念 ──兼论儒墨之争的一桩公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儒家关于‘人’的概念 ──兼论儒墨之争的一桩公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古代儒家关于‘人’的概念──兼论儒墨之争的一桩公案一、引论︰分类的意义与人的文化界说二、儒墨之争的一桩公案〈一〉孟子以禽兽喻杨墨〈二〉古代儒家所理解的人兽之别〈三〉墨子思想中的‘义’与人兽之别〈四〉墨者夷之章一本二本说别解〈五〉小结三、人的文化界说及其相关问题〈一〉人的文化界说〈二〉文化界说的人性论基础〈三〉合理人伦秩序的具体实践四、余论一、引论︰分类的意义与人的文化界说当我们要就某一特定范畴给予明确的定义时,有两个必要且相互依存的条件︰一方面要将该范畴与其他范畴区隔开来;另一方面要确认该范畴本身的基本内容古代儒家关于‘人’

2、的概念──兼论儒墨之争的一桩公案一、引论︰分类的意义与人的文化界说二、儒墨之争的一桩公案〈一〉孟子以禽兽喻杨墨〈二〉古代儒家所理解的人兽之别〈三〉墨子思想中的‘义’与人兽之别〈四〉墨者夷之章一本二本说别解〈五〉小结三、人的文化界说及其相关问题〈一〉人的文化界说〈二〉文化界说的人性论基础〈三〉合理人伦秩序的具体实践四、余论一、引论︰分类的意义与人的文化界说当我们要就某一特定范畴给予明确的定义时,有两个必要且相互依存的条件︰一方面要将该范畴与其他范畴区隔开来;另一方面要确认该范畴本身的基本内容古代儒家关于‘人’的概念──兼论儒墨

3、之争的一桩公案一、引论︰分类的意义与人的文化界说二、儒墨之争的一桩公案〈一〉孟子以禽兽喻杨墨〈二〉古代儒家所理解的人兽之别〈三〉墨子思想中的‘义’与人兽之别〈四〉墨者夷之章一本二本说别解〈五〉小结三、人的文化界说及其相关问题〈一〉人的文化界说〈二〉文化界说的人性论基础〈三〉合理人伦秩序的具体实践四、余论一、引论︰分类的意义与人的文化界说当我们要就某一特定范畴给予明确的定义时,有两个必要且相互依存的条件︰一方面要将该范畴与其他范畴区隔开来;另一方面要确认该范畴本身的基本内容。譬如要定义A,非A同时也因画分A的界限被定义出来了;

4、同时A的必要条件a1a2....an也必须明确地认定。当人对他所见、所感受、所想像的世界进行理解时,他必须把理解的对象概念化与范畴化,也就是,他必须将众多的对象分别界定为若干范畴,并建立各个范畴之间的关联,使整个世界井然有序。然后,他才真正生活在一个可以理解的世界里。[1]概念化与范畴化事实上就是分类。理论上分类的方式是无穷尽的,因为不同的分类标准,导致不同的分类方式与结果,也带来了不同的世界观。举个例子,依我们所熟习的现代生物学分类,老虎是哺乳类,蝴蝶是昆虫。如果有一天我们听说老虎和蝴蝶是同类,那可能意谓着老虎身上的斑纹与

5、某些蝴蝶翅膀上的花纹很类似。所选择的标准不同,所看到的世界也就相异。现代人或许以自己的文明成就自许,以为古时候原始人思想单纯,不能掌握较复杂的事象。事实上这往往是因为分类标准不同而带来的误解。例如玻利维亚高原上的艾马拉印弟安人,对茄属植物可以区分出两百五十多个品种;又如占星草药学区分出七种与行星联系的植物,十二种与黄道十二宫联系的草类,和三十六种分配给炼金术和占星术的植物。[2]这些恐怕不是现代文明人能轻易了解的。我们必须承认,在过去的时代当中,存在着许多我们陌生的世界观,只有先抛开自己的成见,才能比较平实地理解历史。《逸周

6、书》〈时训〉严整地将一年画分为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自立春之日起,每隔五天有一物候,若物候不依正常时令来到,人世则相应而起灾异。如︰立春之日,东风解冻;又五日,蛰虫始振;又五日、鱼上冰。风不解冻,号令不行;蛰虫不振,阴气奸阳;鱼不上冰,甲胄私藏。惊蛰之日,獭祭鱼;又五日,鸿雁来;又五日,草木萌动。獭不祭鱼,国多盗贼;鸿雁不来,远人不服;草木不萌动,果蔬不熟。一个现代读者,乍看之下似乎难以理解这种种物候与灾异的关联如何对应?朱右曾的注作了很好的诠译与整理︰凡言此者,人君政失则气候乖,天事恒象着以示警,使修省焉。奸,犯也。阳不胜

7、阴,故不振。鱼有鳞,甲胄之象。凡此灾祥之应有三︰蛰虫不振,阴奸阳,义也。鸿雁不来,远人不服,象也。草木不萌动,果蔬不熟,类也。蛰虫冬伏而春出,冬季阴气极盛而阳气极衰,至立春之日,阳气渐盛,蛰虫乃应之而振。若蛰虫不振,必是阴气奸阳。鱼鳞为甲胄之象,鱼不上冰,即潜伏冰下水中,相应于人间,则为甲胄私藏。鸿雁为候鸟,秋去南方避寒,立春飞回北方。鸿雁者,亦远人之象,鸿雁不来,相应于人世乃远人不服。草木、果蔬类同,草木不萌动则果蔬不熟。〈时训〉中的物候与灾异一一对应,自成一套细密而合理的解释体系。朱右曾归纳的‘义、象、类’,其实就是前面

8、所说的分类标准。当我们知道在〈时训〉作者的理解中,东风与号令同类,鱼与甲胄同类,鸿雁与远人同类,就比较容易了解那套解释体系的理论基础了。〈时训〉中的对应关系,除了建立在作者的分类方式外,还运用了‘同类相动’的基本原则上,但那与本文主题无关,兹不论。分类与命名如前所述,是同一现象的不同表达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