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上册 3.5 物体的内能(第2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

九年级科学上册 3.5 物体的内能(第2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

ID:29678555

大小:9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2

九年级科学上册 3.5 物体的内能(第2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_第1页
九年级科学上册 3.5 物体的内能(第2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_第2页
九年级科学上册 3.5 物体的内能(第2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科学上册 3.5 物体的内能(第2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体的内能(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知道燃料的热值。(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概括和分析归纳能力;培养对信息、数据的处理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有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渗透我国在航天事业中的成就,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二、教学重点燃料的热值。三、教学难点燃料的热值。四、教学器材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设计意图本堂课是“物体的内能”的第二课时,在前一堂课里同学们已经学习了热运动、做功、热传递。本堂课由热传递过度到利用公式

2、Q=cm(t-t0)进行一些定量的计算。本堂课的重点是燃料的热值,由于是第一次遇到“热值”这一概念,所以符号、单位、物理意义都要逐一讲解,使学生能理解这个物理量的意义,并且能运用公式Q=mq进行相关计算。计算时若学生清楚地理解每个字母所代表的意义,能在题中准确找到相关的数据,则计算难度不高。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在前一堂课中,我们学习了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那么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什么?生:热量。师:今天我们需要先解决一个疑问:如何定量地计算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的热量有多少呢?(二)新课探究

3、1.热量的计算师: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在八年级时学过比热容的概念,水的比热容是多少?生:4.2×103焦/(千克·℃)。师:这表示什么含义?生:质量为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为4.2×103焦。师:由此我们可以得知质量为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为多少?(4.2×103焦×2=8.4×103焦)质量为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0℃时所吸收的热量为多少?(8.4×103焦×10=8.4×104焦)师:请同学们学生小组讨论,推导由比热容来计算物体吸放热量的公式。教师引导:Q吸表示物体吸收的热量,c表示

4、物质的比热容,m表示物体质量,t0表示加热前的温度,t表示加热后的温度。在同学们讨论回答后的基础上,归纳得出:物体吸热的公式Q吸=cm(t-t0)、物体放热的公式Q放=cm(t0-t)。演示课本例题的计算:一块质量为5千克,温度为10℃的铁块加热到200℃,铁块吸收了多少热量? 查表得铁的比热为0.46×103焦/(千克·℃)强调每个字母所表示的含义,正确寻找所对应的数据。学生练习: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里装有20℃的水20千克,若发动机工作时放出1.26×106焦的热量并全部被水吸收,则水的温度会升高到多少?2.

5、燃料的热值新闻链接: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晚21时16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将中国全新研制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顺利发射升空。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师:火箭升空过程中,燃料燃烧时的能量如何转化?(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为什么火箭用的燃料一般是液态氢而不是汽油?(由于成分不同,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不同。)引出燃料的热值。(1)定义:把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强调是“完全燃烧”(2)符号:q(3)单位:焦耳/千

6、克(J/kg)(4)热值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物质热值一般不同。详见表格“常用燃料的热值”。(5)科学意义:以汽油为例q汽油=4.6×107焦耳/千克,表示每千克的汽油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是4.6×107焦(6)计算公式:Q=mq学生练习:完全燃烧1.4kg烟煤放出的热量是多少?这些热量让氢气完全燃烧放出只需氢气多少千克?(三)课堂小结本堂课主要学习了热量的计算,它的公式是什么?什么叫做热值?它的单位是什么?(四)课后巩固练习五、教学反思由于比热容是八年级上时学习的内容,所以学生可能遗忘较多,需要复习,尤其是水的比热

7、容的数值和含义。在用Q=cm(t-t0)这个公式进行计算时,要引导学生理解每个字母所表示的含义,并会在题中正确寻找所对应的数据。对于“热值”,由于是第一次遇到这一概念,所以符号、单位、物理意义都要逐一讲解,尤其是要强调是“完全燃烧”,最后都要通过具体的计算和练习来熟悉这一概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