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8.2 海水“晒盐”教案 (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 8.2 海水“晒盐”教案 (新版)鲁教版

ID:29674659

大小:7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2

九年级化学下册 8.2 海水“晒盐”教案 (新版)鲁教版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8.2 海水“晒盐”教案 (新版)鲁教版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8.2 海水“晒盐”教案 (新版)鲁教版_第3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8.2 海水“晒盐”教案 (新版)鲁教版_第4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8.2 海水“晒盐”教案 (新版)鲁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下册 8.2 海水“晒盐”教案 (新版)鲁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海水“晒盐”教学目标:1、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使学生初步学会过滤这一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操作方法。2、理解溶解度的涵义。3、初步学习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并掌握其意义。4、通过让学生参与粗盐提纯过程,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科学的态度,使学生养成耐心、细致的实验操作习惯。教学重点:1、粗盐的提纯。2、溶解度的概念及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教学难点: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与应用。教学方法:讲解法、实验探究法、图示法教学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实验准备:仪器准备:托盘天平、量筒、烧杯(50毫升)、药匙、胶

2、头滴管、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滤纸、漏斗药品准备:蒸馏水、粗盐、硫酸铜晶体、硝酸钾晶体、明矾晶体。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食盐,人们是怎样从海水中得到食盐的?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含有杂质,怎样使粗盐变为可食用的精盐呢?二、引导自学(一)1、内容:海水“晒盐”的过程2、方法:学生看书,完成思考题。3、思考题:(1)目前海水“晒盐”用的是什么方法?(2)海水晒盐的过程是怎样的?刚晒出来的食盐可以食用吗?为什么?(3)什么是饱和溶液?什么是不饱和溶液?4、学生看书、思考,并回答上述问题。5、演示实验:实验探究:饱和溶液的配制与蒸

3、发结晶。6、实验探究:粗盐的提纯(1)问题:怎样除去粗盐中的泥沙?(2)除去泥沙后,又怎样得到纯净是食盐?7、讨论实验方案8、演示实验:用过滤法提纯粗盐。步骤:(1)溶解:量取15毫升水于烧杯中。称取6克粗盐,边搅拌边将粗盐逐渐加入烧杯中,至粗盐不再溶解;(2)过滤:将粗盐溶液放在过滤器中过滤(过滤是要素、玻璃棒的用途)(3)蒸发: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边加热边搅拌(玻璃棒的用途)9、思考:上面所说,海水晒盐得到的粗言,除了泥沙,还有其他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等,如何除去这些杂质呢?看书了解工业净化食盐的方法,并了解食盐的用途。(二)1、内容:结晶2、方

4、法:学生看书,完成思考题。3、思考题:什么叫结晶?结晶有哪些方法?4、出示:硫酸铜晶体、硝酸钾晶体、明矾晶体三、教师小结四、课后练习:现有含泥沙、氯化镁和硫酸钠等杂质的粗盐,请你根据提供的试剂,设计一个方案,把所含的杂质除去,得到较纯净的食盐。可供选用的试剂:HCl、KOH、NaOH、Na2CO3、BaCl2、Ba(NO3)2等溶液。序号实验步骤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①②③④⑤⑥四、课后练习:预习下节内容第二课时实验准备:仪器准备:托盘天平、量筒、烧杯(50毫升)、药匙、胶头滴管、酒精灯、药品准备:蒸馏水、食盐晶体、硝酸钾晶体、熟石灰。教学过程:一、板书课

5、题,揭示目标固体物质溶于水都能达到饱和状态,为什么会达到饱和呢?还与什么因素有关?二、引导自学溶解度——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1、实验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1)溶质的影响(2)温度的影响2、观察老师的实验,并把结果填在空格上。3、学生看书,提问:问1: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举例说明。  (答:不同。例如食盐能溶于水,而沙子却极难溶于水。)  问2:那么,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答:不同。例如油易溶于汽油而难溶于水。)  4、教师总结: 物质溶解能力不仅与溶质有关,也与溶剂性质有关。通常我们将一种物质在

6、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叫溶解性。练习:以下四句话错在哪里?(1).l00g水中最多溶解38g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8g。(2).在10℃时,烧杯内水中最多溶有140g硝酸铵,所以硝酸铵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40g。(3).在60℃,100g水中溶有75g硝酸钾,所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75g。(4).60℃,100g水中最多溶解124g硝酸钾,所以硝酸钾在这温度下的溶解度是124。【讨论】学生讨论、辨析、纠正错误,认识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完整意义。  板书归纳:(1)溶解度的概念。(2)溶解度是四要素:①一定的温度②100克溶剂③饱和状态④所

7、溶解的质量。关键词:一定温度(指条件);100g溶剂;饱和溶液;克(单位)。影响溶解度的外因:  ①溶质的性质;②溶剂的性质(见溶解性部分);③温度。在溶质和溶剂一定的情况下,温度是影响固体溶解度的重要因素。一般规律如下: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自然界中的某些现象都跟物质的溶解度有关。请根据下列事实推测外界因素如何影响物质的溶解度。(1)2011年我国科考队在西藏羌北无人区发现,当地进入严冬时,冰冻湖泊中析出十分

8、壮观的多面体的碳酸钠晶体。(2)夏天,贮存自来水的瓶子内壁挂满一层气泡。(3)打开汽水瓶盖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